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4)
2023(6188)
2022(5324)
2021(5132)
2020(4285)
2019(9879)
2018(9925)
2017(21054)
2016(11145)
2015(12568)
2014(12837)
2013(12970)
2012(12502)
2011(11472)
2010(11933)
2009(11449)
2008(11326)
2007(10491)
2006(9701)
2005(8920)
作者
(31536)
(25803)
(25731)
(24873)
(16695)
(12069)
(11927)
(9976)
(9696)
(9561)
(8599)
(8358)
(8233)
(8231)
(8040)
(8015)
(7609)
(7600)
(7501)
(7462)
(6628)
(6357)
(6323)
(5948)
(5923)
(5874)
(5872)
(5681)
(5190)
(5055)
学科
(50784)
经济(50729)
(33367)
管理(32006)
(26087)
企业(26087)
方法(19159)
数学(16424)
数学方法(16255)
(16160)
中国(15806)
(12818)
业经(12758)
(12170)
(11681)
贸易(11674)
(11246)
地方(11053)
(10396)
(10376)
银行(10370)
(10060)
产业(9933)
农业(9726)
(8834)
金融(8834)
(8161)
技术(8068)
(7797)
(7545)
机构
学院(169010)
大学(165731)
(78440)
经济(76828)
管理(66488)
研究(56159)
理学(56041)
理学院(55517)
管理学(54960)
管理学院(54617)
中国(45532)
(38827)
(34848)
财经(29625)
科学(29329)
(27659)
(26577)
(26086)
中心(25365)
研究所(24270)
经济学(24138)
北京(22871)
经济学院(21874)
(21649)
师范(21546)
财经大学(21514)
(21512)
(21064)
(19961)
业大(18930)
基金
项目(97551)
研究(78685)
科学(77534)
基金(69374)
(57191)
国家(56695)
社会(50307)
科学基金(48796)
社会科(47870)
社会科学(47862)
(38042)
基金项目(35811)
教育(35329)
编号(33791)
(31386)
资助(29282)
成果(28942)
自然(27849)
自然科(27114)
自然科学(27107)
自然科学基金(26649)
课题(23444)
(23361)
(22610)
重点(21277)
(20703)
项目编号(20521)
(20428)
发展(20239)
国家社会(20038)
期刊
(94074)
经济(94074)
研究(58326)
中国(31001)
(26752)
管理(26132)
(22143)
金融(22143)
(20889)
业经(18063)
教育(18020)
科学(17619)
经济研究(16679)
学报(16053)
财经(14501)
农业(14396)
技术(14323)
大学(13367)
问题(13125)
(12633)
学学(12291)
(12083)
商业(11250)
国际(10416)
理论(9428)
技术经济(8998)
现代(8944)
世界(8601)
实践(8375)
(8375)
共检索到265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君  
加人WTO之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着双重重大课题,首先要增强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必须制定保护民族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及产业组织的产业政策;同时保护企业正当竞争、禁止垄断。但进入后WTO时代,当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培养与建立,以及国外的超级零售企业的逐步进入,他们都对中国流通业市场竞争格局、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及最终对中国的生产制造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会影响到中国经济健康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后WTO时代,中国政府有必要制定合理的流通产业竞争政策从而对维护健康的流通产业竞争环境,规范流通企业的竞争行为,促进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肖怡  
目前,我国流通产业由于过度进入而导致低效竞争和无效竞争,必须实施进入规制。在各发达国家根据各自国情对流通企业实施进入规制所采取的各种手段中,以日本和法国的《大店法》最引人注目。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对大型零售店铺的规制,在动机上应从防止过度进入和过度竞争入手,防止资源浪费;从规制的方式上,可以先制订管理条例和商业规划进行规制,然后推出专门的《大店法》;从规制的程度上,对不同业态类型的商店需要作不同程度的规制;从规制的程序上,我国可以适当借鉴法国听证的做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昭玲  
竞争政策旨在保护和促进竞争,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协调成效并不显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竞争政策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西方学者提出创建全球性竞争政策的观点,主张将竞争政策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竞争政策的国际化需要贸易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作出相应协调与配合。我国对全球性竞争政策的建立应采取积极态度,并以此为契机完善国内竞争体系,调整其他相关经济政策,在竞争中求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俊华  
文章通过战后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演变,来评价日本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日本政府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经验,对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逸墨  
从国外发达国家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入手,探究国外商贸流通业在信息技术水平、流通结构、现代化水平、经营模式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现行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状态,分析国外流通经验对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的启示,提出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向现代化、高效化、健康化和系统化发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苏  
文化产业领域的国际税收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竞相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吸引资本、创作人才和艺术品流入本国。本文分析了文化产业国际税收竞争的起因和现状,并针对我国如何应对文化产业国际税收竞争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永春  
加入WTO,我国大多数商品的流通和销售限制取消,国内外流通企业在平等的外部条件下竞争,我国流通业面临着入世最初阶段的严峻挑战。我国流通产业的“小、散、差”,如何应对发达国家商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如何塑造中国的商业巨人,构建和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形象好、潜力大的中坚流通企业或企业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进入壁垒与市场集中构成市场竞争度的一般分析框架,本文以此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竞争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简要讨论了降低我国流通产业市场竞争度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耿莉萍  
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不仅要依靠科技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制造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更要依靠流通现代化。提升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要努力降低流通总成本(主要包括物流成本和批发零售环节的经营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要重视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体系的建设,逐渐形成国内高效的流通网络体系,并逐渐向国外市场渗透;要积极探索多种"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流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上创利  崔晨明  
流通产业能够有效衔接生产和消费,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流通主体、基础设施水平、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四方面构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能正向促进流通产业竞争力,各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存在差异。文章最后从缩小区域间差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激发流通产业发展潜力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玮  
本文对现行反倾销制度和竞争政策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二者之间日益明显的矛盾冲突,针对中国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反倾销现状,提出了如何利用反倾销制度和竞争政策之间的冲突,有效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永培  宣烨  
长期以来,流通产业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流通无用论和无流通的观点充斥于人们的思想当中,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流通产业的作用日益呈现出来,被认为是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流通产业与制造业是不可分割的,它在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促进本地电话竞争是美国 1 996年颁布新的《通信法》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将讨论美国促进本地电话竞争的政策目标和主要政策措施 ,分析美国本地电话竞争政策的实施效果 ,最后着重讨论美国本地电话竞争政策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鲁桐  
竞争中立政策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部分发达国家的国企改革,并在欧美国家的推动下,向双边和多边规则过渡,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竞争中立的实质是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市场化治理,维护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竞争中立政策在多国的实践中存在类似的法律法规,亦存在一定的挑战。中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需明确国家所有权,提高公司治理的标准和要求,更加注重透明度,这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