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3)
- 2023(11568)
- 2022(10250)
- 2021(9592)
- 2020(8100)
- 2019(18795)
- 2018(18771)
- 2017(37168)
- 2016(19989)
- 2015(22589)
- 2014(22533)
- 2013(22410)
- 2012(20737)
- 2011(18824)
- 2010(18608)
- 2009(17020)
- 2008(16734)
- 2007(14521)
- 2006(12536)
- 2005(11099)
- 学科
- 济(84742)
- 经济(84635)
- 管理(57543)
- 业(55331)
- 企(46845)
- 企业(46845)
- 方法(42730)
- 数学(36702)
- 数学方法(36316)
- 财(20962)
- 中国(20422)
- 农(20323)
- 学(18649)
- 业经(18052)
- 地方(16126)
- 贸(15366)
- 贸易(15360)
- 理论(15287)
- 易(14833)
- 农业(13830)
- 制(13748)
- 和(13727)
- 务(13361)
- 财务(13299)
- 财务管理(13274)
- 融(12684)
- 企业财务(12683)
- 金融(12683)
- 技术(12524)
- 银(12088)
- 机构
- 大学(291359)
- 学院(285992)
- 管理(117132)
- 济(116505)
- 经济(114079)
- 理学(102486)
- 理学院(101396)
- 管理学(99786)
- 管理学院(99268)
- 研究(94324)
- 中国(68670)
- 京(61743)
- 科学(56881)
- 财(53081)
- 所(46669)
- 财经(43558)
- 研究所(42482)
- 中心(42227)
- 农(41706)
- 业大(41313)
- 经(39719)
- 江(39561)
- 北京(39293)
- 范(38150)
- 师范(37837)
- 经济学(35325)
- 院(34238)
- 财经大学(32740)
- 农业(32697)
- 州(32585)
- 基金
- 项目(197308)
- 科学(155400)
- 研究(145900)
- 基金(144206)
- 家(124379)
- 国家(123371)
- 科学基金(106629)
- 社会(91846)
- 社会科(87065)
- 社会科学(87045)
- 基金项目(76743)
- 省(75304)
- 自然(69206)
- 自然科(67570)
- 自然科学(67558)
- 教育(66973)
- 自然科学基金(66365)
- 划(63698)
- 资助(60277)
- 编号(59569)
- 成果(48832)
- 部(44487)
- 重点(43565)
- 发(41098)
- 创(40858)
- 课题(40160)
- 教育部(38586)
- 创新(38002)
- 人文(37813)
- 科研(37699)
- 期刊
- 济(122297)
- 经济(122297)
- 研究(86073)
- 中国(47942)
- 学报(43853)
- 管理(41988)
- 科学(39923)
- 财(38313)
- 农(36755)
- 大学(33554)
- 教育(32669)
- 学学(31187)
- 农业(25929)
- 技术(23482)
- 融(23466)
- 金融(23466)
- 财经(21114)
- 经济研究(19862)
- 业经(18776)
- 经(17893)
- 图书(16862)
- 问题(15864)
- 理论(15246)
- 实践(13901)
- 践(13901)
- 技术经济(13760)
- 科技(13307)
- 业(13258)
- 现代(12869)
- 贸(12625)
共检索到408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段亚丁 车维汉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石,该理论以简洁的方式阐明了国家之间如何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贸易这一命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和出口关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研究国家层面的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也因为Jonathan Eaton和Samuel Kortum(2002)文献(EK模型)的出现而得到广泛运用,且研究方法也日益丰富。本文梳理了战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实证研究的发展脉络,评析了该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以期有助于对比较优势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寿 李安渝
本文从信息产品角度分析出口边际成本和总成本为零的现象,指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信息时代的国际贸易。基于信息产品的特殊经济特征——边际成本为零,从产成品——物质、能量、信息产品的不同经济特征,以及产品的生产要素的成本特征入手,提出新的概念,对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探索性改进,对国际贸易新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为我国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厉兵 汪洋
本文融合自然灾害对需求的复杂影响和多源比较优势理论,建模并实证了在国际分工背景下进口国发生自然灾害对出口国贸易流动的影响。据此,出口国可有效组织国内各产业调整生产经营。
关键词:
自然灾害 产业层次贸易流动 多源比较优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类承曜
1998年以来 ,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能否有效地扩大总需求 ,即财政政策是否有效 ,不仅是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也是我国今后很长时期内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回顾性理论分析 ,并在理论上论证该定理站不住脚 ,最后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定理不适用于我国。本文的结论是 :税收和国债在我国并非等价 ,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效的。
关键词:
李嘉图等价 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 国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谷克鉴 刘厉兵
文章遵循李嘉图生产率比较优势思想,将比较优势动因分解为差异化全要素生产率、受要素使用效率作用的有效要素禀赋、经济制度等因素,结合我国2000-2006年19个产业对30个国家贸易流动的实证分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制度、原材料和实物资本的有效要素禀赋以及地理距离作为比较优势动因的经济和统计意义显著,它们可以看作是我国当前比较优势动因多样性的载体。最后据此对我国进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生产率 有效要素禀赋 经济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定胜 杨小凯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把交易成本和内生比较优势引进到李嘉图模型中,考察了政府对不同的贸易政策机制的选择。有趣的结果是均衡的贸易政策和国际分工水平有紧密的关系,如果完全国际分工,政府之间会进行贸易谈判,谈判的结果是贸易自由化,如果部分国际分工,均衡的贸易政策是由纳什关税对策导致的单边贸易保护和单边贸易自由化共存。
关键词:
交易成本 贸易模式 贸易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兰玲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发展李嘉图地租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在地租理论方面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之处。李嘉图地租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对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也批判了李嘉图地租理论中的许多错误之处,并阐述了李嘉图错误的原因,在批判的同时继承、发展了他的地租理论,使地租理论成为一个科学和完善的理论。
关键词:
地租 李嘉图 马克思 比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本文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系统述评。本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阐述Ricardian模型的均衡解是各国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出口技术比较优势产品;本文分别用序列分析法和边际分析方法对HOV理论进行了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的均衡解都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比较优势的来源除了技术、要素禀赋,还有规模经济、交易效率等,这些是决定当今国际贸易结构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贸易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春明 郭界秀
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关系研究是对金融发展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深度扩展,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最新动态。本文从金融发展对比较优势来源的扩展出发,系统评述了金融发展影响比较优势变动的机制和金融发展内生于比较优势变动的可能。在此基础上,评述了相应研究的福利分析。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比较优势 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蒂 李晓钟
本文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我国外贸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机械及运输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正处于具备比较优势的临界状态,而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差。
关键词:
显性比较优势 贸易竞争力 外贸产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毅
现实生活中,政府通过举债融资时,消费者往往因为忽略了未来的税负的改变而增加需求,从而违背了李嘉图等价原理。通过建立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上述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国债余额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长期上来看,国债的发行对于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从而论证了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的不适用性,并指出其不成立的原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一 李娟娟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和发展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章通过研究马克思和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从时代背景、地租理论基础、地租定义、地租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者阶级性五个方面对二者地租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地租理论存在的异同点。指出二者地租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李嘉图 地租理论 比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江 胡静锋 宋彦 何青松
生产效率是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逻辑基础,基于生产效率研究区域—产业比较优势具有前瞻性的特征。本文基于垄断竞争市场框架,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的效率内涵进行了溯源性解析,表明产业生产价格是市场结构、生产率、生产弹性和生产成本的函数。生产价格与全要素生产率成反比,与生产成本成正比。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5年至2016年19个制造业门类为样本,实证检验表明:轻工业部门的生产价格长江上游区域相比下游区域更低,重化工业方面上海、江苏、江西、重庆等传统工业基地具有更低的生产价格,技术装备制造业部门的较低生产价格呈现区域均衡分布特征。针对技术装备制造业部门的实证分析表明,比较优势与区域产业格局具有一致性,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具有后发技术优势特征。
关键词:
李嘉图比较优势 效率 生产成本 生产价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何乘材
一、引言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早在19世纪初,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思想,即在财政支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政府是通过征税(一次总付税)还是发行债务来融资,对经济的影响是等价的,都会减少居民的消费支出(李嘉图,1981,p.208)。这一思想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人詹姆斯·布坎南(Buchanan,1976,p.337—342)在《巴罗论李嘉图等价定理》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彦锋 李贞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巨额财政支出的筹资工具主要依赖税收还是债务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对李嘉图等价定理和税收平滑定理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正确评价税收和国债——政府的这两种主要筹资工具的不同效应。
关键词:
李嘉图等价定理 税收平滑定理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