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4)
2023(15932)
2022(13778)
2021(13108)
2020(10765)
2019(24879)
2018(24751)
2017(47023)
2016(25423)
2015(28523)
2014(28410)
2013(28363)
2012(26595)
2011(24337)
2010(24428)
2009(22203)
2008(21732)
2007(19045)
2006(16861)
2005(15342)
作者
(73422)
(60745)
(60371)
(57333)
(39038)
(28956)
(27487)
(23892)
(23194)
(21714)
(20759)
(20678)
(19373)
(19322)
(18752)
(18713)
(18080)
(17649)
(17343)
(17339)
(15165)
(15039)
(14613)
(13841)
(13601)
(13569)
(13464)
(13373)
(12294)
(12029)
学科
(107392)
经济(107268)
管理(70585)
(66895)
(54035)
企业(54035)
方法(43854)
数学(37661)
数学方法(37298)
中国(33288)
(28683)
地方(25357)
(24318)
业经(24109)
(22114)
(21228)
贸易(21210)
(21095)
(20595)
(19774)
银行(19725)
农业(19381)
(19274)
金融(19273)
(19117)
(16974)
环境(16967)
理论(16285)
技术(16277)
(15279)
机构
大学(364050)
学院(359321)
(150175)
经济(147083)
管理(140779)
研究(129764)
理学(120820)
理学院(119405)
管理学(117611)
管理学院(116959)
中国(99920)
(79898)
科学(77955)
(68095)
(65779)
研究所(59766)
中心(57710)
(57683)
财经(54022)
(52014)
北京(51768)
业大(51463)
(49596)
(49366)
师范(49159)
(46767)
经济学(45251)
农业(44985)
(42398)
经济学院(40671)
基金
项目(240409)
科学(189606)
研究(177997)
基金(175224)
(152533)
国家(151264)
科学基金(129316)
社会(112597)
社会科(106671)
社会科学(106648)
基金项目(92615)
(90859)
自然(82755)
教育(81175)
自然科(80864)
自然科学(80845)
自然科学基金(79415)
(77723)
资助(72343)
编号(72295)
成果(60059)
(54334)
(54178)
重点(53615)
课题(50063)
(49692)
教育部(46656)
国家社会(46515)
创新(46361)
科研(45378)
期刊
(168877)
经济(168877)
研究(114065)
中国(74169)
学报(55376)
管理(53824)
(53405)
科学(52544)
(48920)
教育(43508)
大学(42153)
学学(39171)
农业(37583)
(36418)
金融(36418)
技术(29970)
经济研究(27413)
业经(26712)
财经(26163)
(22400)
问题(21763)
图书(20726)
(20379)
(18344)
理论(17704)
世界(17654)
科技(17345)
技术经济(17235)
国际(16703)
现代(16402)
共检索到548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慧辉  潘飞  奚玉芹  
由于存在高管自利择时行为,期权激励有可能无法实现缓解公司高管与股东利益冲突的激励相容目标。本文从高管在期权激励契约的授予、行权及行权所得股票的出售三个环节中的事前信息披露时间操纵和事后倒签这两类择时行为出发,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高管期权激励制度和相应的税收制度安排,阐述了实施期权激励的高管为了最大化自身期权激励净收益,在激励计划披露、行权以及行权所得股票的出售等关键环节也存在的自利择时行为动机;并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环境,剖析了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对期权激励中的高管择时行为的影响。本文对于丰富和深化我国期权激励中高管行为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青华  
本文从高管股票期权(ESO)激励与股东利益相关性、实施ESO激励的动因以及授予ESO后的公司风险承担和对R&D的投资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了国外有关文献,发现授予ESO对公司高管会形成正负两种激励,故ESO既可能增加公司价值,也可能增加新的代理问题、损害股东利益。因为公司实施ESO激励有诸如公司规模、资本结构、管理者的视野与任期、所有权结构和流动性约束等内在动因和增长机会、面临的风险和会计数据噪声等外部促进因素,而各因素会形成高管不同动机的驱动力,进而在风险承担和R&D投资上采用不同的行为。我国上市公司ESO激励的效果、动因与行为还有待更深入地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实施E...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烨  孙慧倩  陈志斌  
国外经验研究表明,高管层会通过股票期权授予(或行权)时点的机会主义选择,或围绕股票期权授予(或行权)的价值相关信息披露的机会主义择时等方法影响行权价格(或公司股价),以最大化自己的股票期权价值。机会主义择时会损害股东利益,增加权益资本成本。通过规范相关信息披露,完善董事会等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抑制股权激励机会主义择时。文章从授权和行权两方面剖析了国外股票期权激励机会主义择时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评析,以期为深化正在起步的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树友林  张敏  
关于高管股权激励的研究文献很多,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行为理论,研究股权激励与高管行为的关系。文章试图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及不足,并探索高管股权激励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静然  孙策  
本文以TCL集团2011年11月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为案例分析对象,分析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推出前后的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研究后发现:TCL集团的管理层为实现其预期收益,选择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时点,倾向在激励计划草案公告出台前发布不利消息、延期公布利好消息,同时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在股权激励中出现机会主义择时行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向艺  陆淑婧  方政  
本文从最优契约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和心理所有权理论等视角对高管显性激励安排与代理成本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发现该领域研究正在逐步由关注单一激励安排的局部均衡分析阶段,向更加注重协同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阶段过渡。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包括正确区分股权和期权激励对代理成本的不同影响、系统考虑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协同效应、深化心理因素对高管激励安排的治理效果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赵青华  
关于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来解答。无论是委托代理理论、信号理论、激励理论,还是契约理论,都有诸多的假设前提;而利用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又依赖于数据样本、计量方法以及公司薪酬、业绩等代理变量;因而,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理论模型研究,对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的关系都未有定论。在研究我国公司高管激励问题时,还应将经济制度、法制乃至人文环境加入激励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建平  
本文薪酬主要是指经济类的报酬。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知识员工的薪酬激励,已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课题。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对知识员工薪酬激励问题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知识员工薪酬激励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玉霞  
锦标赛理论、行为理论及公平理论分别从结果和过程两个角度解释高管薪酬差异。本文从薪酬差距计量方法、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并针对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薪酬差距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便为我国薪酬制度设计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遂昆  
本文以三种国际会计史专业学术期刊在2008~2012年间刊登的原创性文章为依据,对作者、研究主题等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其中的一些代表性文献进行述评,探讨了国外会计史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的现状和优势,指明其研究缺陷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以期为我国会计史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向伟  李朝晖  
文章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动因的国外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有外部环境、公司治理和公司特征动因。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动因和行为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迅  李东升  
法国国有企业高管主要是来自于知识精英阶层,政府做为选拔的主体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合同制对享有高度集中控制权的高管进行制约,并根据高管在不同类别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薪酬,而知识精英阶层的声誉机制,确保了激励方式作用的有效发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伟  刘兴坤  
信息不对称以及担保和抵押缺失,是造成低收入群体和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微型金融团体贷款不仅解决了低收入群体和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还实现了极高的还贷率。国外经济学者纷纷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契约理论和博弈论来分析团体贷款激励机制克服或缓解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以及提高还款率、降低交易成本和放松信贷约束的机理。本文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理清了团体贷款激励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框架,最后在肯定现有研究理论贡献的同时指出了仍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树友林  王波  
关于高管薪酬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大多数研究文献是以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但近些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鉴行为理论研究薪酬激励与高管行为的关系。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现有研究的成果及不足,并探索日后高管薪酬激励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晓东  田利华  李晏墅  
有效的薪酬激励可以吸引阅历更丰富、能力更强的人进入企业,鼓励公司内部员工接受职位变化。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使其对企业的价值存在着重大差异,企业内部有着不同的阶层和特殊的群体,最典型的主要有高管人员、知识员工、销售人员等三类。这三类人力资本特性各异,在企业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如何通过薪酬激励他们为企业价值的增加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一直是企业界和理论界的研究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