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5)
2023(9788)
2022(8789)
2021(8431)
2020(7039)
2019(16361)
2018(16284)
2017(31781)
2016(17426)
2015(19583)
2014(19531)
2013(19248)
2012(17530)
2011(15708)
2010(15552)
2009(14131)
2008(13554)
2007(11513)
2006(10128)
2005(8629)
作者
(49494)
(40882)
(40534)
(38799)
(26063)
(19662)
(18446)
(16240)
(15456)
(14465)
(14339)
(13602)
(12976)
(12865)
(12571)
(12376)
(12321)
(12151)
(11693)
(11514)
(10246)
(9814)
(9735)
(9276)
(9179)
(9065)
(9043)
(8974)
(8153)
(8131)
学科
(67446)
经济(67373)
管理(48439)
(43881)
(36572)
企业(36572)
方法(32671)
数学(27463)
数学方法(27171)
(17353)
(16406)
中国(16067)
(16053)
业经(14679)
地方(14653)
理论(12408)
农业(11976)
(11306)
(10937)
贸易(10933)
环境(10911)
(10584)
(10259)
技术(10159)
(9644)
教育(9618)
财务(9585)
财务管理(9564)
(9524)
企业财务(9064)
机构
大学(242658)
学院(241916)
管理(100134)
(89955)
经济(87864)
理学(87409)
理学院(86423)
管理学(84958)
管理学院(84526)
研究(78623)
中国(56689)
(51995)
科学(51332)
(40709)
(38806)
(37236)
业大(37210)
研究所(35757)
中心(35216)
(34015)
师范(33739)
(33485)
财经(33227)
北京(32958)
(30243)
农业(29215)
(28945)
(27988)
师范大学(27454)
经济学(25703)
基金
项目(172337)
科学(135210)
研究(126123)
基金(124772)
(108478)
国家(107589)
科学基金(92704)
社会(77962)
社会科(73760)
社会科学(73741)
基金项目(67966)
(67318)
自然(61503)
自然科(60004)
自然科学(59994)
自然科学基金(58898)
教育(57235)
(56648)
编号(52136)
资助(51403)
成果(41428)
重点(37911)
(37360)
(36429)
(35426)
课题(35084)
创新(32929)
科研(32863)
项目编号(32078)
大学(32028)
期刊
(96556)
经济(96556)
研究(68700)
中国(40896)
学报(38306)
科学(36431)
管理(34375)
(33326)
大学(28562)
(28536)
教育(27037)
学学(26834)
农业(23995)
技术(19464)
(16760)
金融(16760)
业经(16345)
财经(15062)
经济研究(14852)
图书(14167)
问题(12661)
(12622)
理论(12553)
科技(12271)
(12014)
资源(11962)
实践(11724)
(11724)
技术经济(10916)
(10703)
共检索到337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中华  文静  李瑾  
本文回顾了地方理论的基本内涵及旅游研究中地方理论研究的国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地方依附应用旅游观光意象研究的内涵,探讨游客观光意象与地方依附感之间的关系,地方依附感的旅游学认知架构,以及游客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地方依附程度。最后从旅游规划管理和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地方理论应用旅游营销研究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中华  王岚  张沛  
地方是一个充满经济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承载的地点也称为场所,地点理论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旅游地是一个具有多重行为意义的空间,旅游的地方特性彰显出旅游地的地方感,人对地点特性感知基础上,建构出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差异。本文回顾分析国外地方理论研究进展,从地方依附感的旅游学认知架构与旅游形象建构角度,探讨游客地方依附感的形成与感知意象差异。最后从旅游规划与管理角度,提出地方理论应用旅游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玉宗  李东和  黄明丽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逐渐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外《AnnalsofTourismResearch》和《TourismManagement》两种SSCI引用的旅游期刊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梳理,较为系统地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其研究焦点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某些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和态度、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以及基于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差异的群体聚类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进行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烨莹  张捷  周云鹏  曾湛荆  庄敏  刘伟  
公共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形式,一直受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领域关注。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成为重要的吸引性景观,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文献梳理与问卷调查,确定了乡村公共空间的17个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划分了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维度;进一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感知与游客地方感的内在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乡村公共空间感知维度包括物理性功能特征和心理性感知特征;乡村公共空间对游客地方感形成有积极意义,心理性感知特征的正向影响作用明显,而物理性功能特征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的发展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钧  邱宏亮  吴雪飞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响情感意象。设施意象与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依赖,且通过情感意象来实现。安全意象和景观意象间接影响地方依赖。安全意象、服务意象及景观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认同,且通过地方依赖来实现。设施意象间接影响地方认同。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来实现。景观意象、设施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明  
本文将以大连大长山岛为例探究旅游地居民——家庭旅馆经营者对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影响的看法与感知,以及不同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这些家庭旅馆经营者对旅游的感知。根据因子分析法,家庭旅馆经营者感受到的旅游影响包括七个方面:经济影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作用、生活质量提高、常见的自然环境恶化、沙滩退化、海水污染和安静生活被打扰。同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所有接受调查者按照不同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分为四组群,并建立了四组群与旅游影响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乌铁红  张捷  李文杰  
在旅游地意象研究中,学者们一直很重视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影响。文章基于旅游地意象构成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方法,以内蒙古草原旅游地为例,对比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区内和区外两个地域文化组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的认知、情感以及整体意象感知的变化和差异。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两个地域文化组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都是积极正面的,草原旅游地意象在市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区内文化组旅游者的整体意象感知高于区外,但区外文化组却拥有比区内文化组更高的情感意象。在7个认知意象维度中,多数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  陆林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理论解释三方面。而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基于此,作者提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加强从多学科、各层面、多角度地进行理论层次的研究;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注意区别不同国家旅游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对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及其影响加以重点研究;加强跨地区、跨文化的共时比较研究,以及对旅游发展演进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瑞  王茂强  吴孟珊  殷红梅  
以贵州省青岩古镇为典型案例地,运用语义差别方法系统性地测度与分析了游客对古镇旅游地意象的功能感知与心理感知及其优化对策。结果显示:古镇游客的意象总体感知与其意象功能感知呈较积极态度,而古镇游客的意象心理感知则呈中立态度;具体之,在游客意象功能感知中,游客对古镇整体风貌、核心景区环境、基础设施、门票价格和内外交通便利性依次呈较完整、较整洁、较完善、中立和稍消极态度,而游客对古镇居民友好程度、主体空间商业化环境、镇域肌理文化氛围、镇域空间历史厚重感和全镇域社会文化意象的心理感知则依次呈较冷漠、较失望、较浓厚、较强烈和中立态度。基于此,认为优化古镇旅游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突破"门票经济"优化古镇旅游产业链、注重空间社会公正和空间肌理文化活化,可提升游客对古镇旅游地的意象感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敏  徐云松  章艺  
通过网络评价研究临安旅游地意象。利用去哪儿网站收集网友点评,按照设定条件筛选得到临安乡村旅游过夜游客的302条点评。然后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法,得出游客对临安旅游地意象的感知。研究发现,较多游客喜欢临安山水景观,但普遍认为乡村旅游住宿设施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对临安民宿市场定位、基本原则、发展布局、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黄燕婷  
旅游地意象已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关于旅游地意象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旅游地意象不等同于旅游地形象,该文首先对意象的概念进行了剖析,随后,基于"认知-情感"模型,提出了旅游地意象的四维结构,旨在进一步提升旅游地意象概念的可操作性,为后续旅游地意象的测量和评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选取云南丽江古城作为研究案例地,以网络游记为分析文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旅游地意象的具体维度由景观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和情感意象组成;(2)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要素的感知表现出动态与静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特征;(3)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的情感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负面情感相对较少;(4)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的主题可以归纳为3类,包括本真性的意象、浪漫性的意象以及商业化的意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汲忠娟  蒋依依  谢婷  
居民作为旅游地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感知和态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学者的研究重视,成为测度旅游业对旅游地影响最常涉及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1975-2015年国内外主要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和结果的总结,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研究认为:不同影响因素与居民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受发展阶段与条件的左右,需进一步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特殊形态进行实证研究;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本土化探索,但鲜有理论构建,可在审视旅游现象的过程中,推动理论抽象与创新;需要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深入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汲忠娟  蒋依依  谢婷  
居民作为旅游地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感知和态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学者的研究重视,成为测度旅游业对旅游地影响最常涉及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1975-2015年国内外主要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和结果的总结,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研究认为:不同影响因素与居民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受发展阶段与条件的左右,需进一步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特殊形态进行实证研究;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本土化探索,但鲜有理论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卢春天  石金莲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理论上,尽管存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但是国内研究者对各个主要理论的优势和不足认识不够,对理论的发展和构建重视不足;在实践上,就影响感知和态度因子的效应而言,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量表存在测量上的分歧和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深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忠福  张利  
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给旅游地带来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日益明显,这些影响较长时期作用于旅游地居民,引起旅游地居民相应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反应,形成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地居民的支持与否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旅游地的开发、规划与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文章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加以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