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5)
2023(9391)
2022(7874)
2021(7232)
2020(5669)
2019(13345)
2018(13076)
2017(24754)
2016(13686)
2015(15252)
2014(15486)
2013(15427)
2012(14899)
2011(14136)
2010(14361)
2009(13395)
2008(13817)
2007(12470)
2006(11570)
2005(11088)
作者
(41984)
(34950)
(34803)
(32963)
(22716)
(16720)
(15703)
(13546)
(13446)
(12844)
(12226)
(11875)
(11457)
(11393)
(11279)
(10869)
(10336)
(10327)
(10291)
(9878)
(9068)
(8721)
(8619)
(8355)
(8027)
(7923)
(7882)
(7797)
(7232)
(6856)
学科
(66042)
经济(65965)
(37220)
管理(36642)
(30822)
企业(30822)
方法(22997)
中国(20143)
数学(18760)
地方(18624)
数学方法(18537)
(18363)
银行(18336)
(17408)
(16831)
(16284)
业经(15393)
(14960)
(14872)
金融(14871)
(14042)
农业(11417)
理论(11071)
(10618)
地方经济(10440)
(9835)
贸易(9823)
(9799)
财务(9770)
财务管理(9754)
机构
大学(206997)
学院(205213)
(84945)
经济(83059)
研究(76947)
管理(74021)
中国(63236)
理学(62040)
理学院(61200)
管理学(60083)
管理学院(59698)
科学(46175)
(45987)
(42927)
(40414)
研究所(36228)
(35921)
中心(34287)
财经(33040)
(33026)
北京(30059)
(29959)
(29938)
师范(29627)
农业(28000)
业大(27331)
(27124)
(27101)
经济学(26468)
财经大学(24708)
基金
项目(124919)
科学(98389)
研究(91443)
基金(90203)
(78605)
国家(77893)
科学基金(66137)
社会(58053)
社会科(55009)
社会科学(54991)
(48274)
基金项目(46925)
教育(42053)
自然(41923)
(41321)
自然科(40984)
自然科学(40970)
自然科学基金(40286)
资助(37488)
编号(36734)
(31893)
成果(31826)
重点(28828)
(27797)
课题(26373)
(25784)
发展(25477)
(25019)
创新(24131)
教育部(23811)
期刊
(104621)
经济(104621)
研究(69876)
中国(46361)
(34426)
(34365)
金融(34365)
(32755)
学报(32052)
科学(30233)
管理(30006)
教育(25709)
大学(24130)
学学(22481)
农业(22264)
财经(17056)
技术(16460)
业经(16433)
经济研究(16218)
(14533)
问题(13218)
(11534)
(10470)
理论(10416)
图书(10383)
世界(10068)
国际(9960)
现代(9646)
技术经济(9610)
(9515)
共检索到337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海昌  陈海明  
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中几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都普遍存在着显著的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进行研究仍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之一。本文将具体介绍国外学者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研究的现状及其所形成的一些理论解释,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海明  李东  
中介机构声誉假说认为,知名中介机构所承销或审计的新股发行抑价程度要低于普通会计师事务所的。以我国1996年1月至2003年3月在沪市发行上市的A股为样本,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这一假说并不完全成立。我国应放开审计服务市场,鼓励上市公司聘请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为主审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超  
IPO抑价(IPO UnderPrIcIng)指的是新股发行上市后市场交易价格远高于发行价格,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出现较大价差,导致投资者可以在新股发行上市后获得显著超额收益的现象。统计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IPO抑价程度通常保持在15%左右,而我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若A股市场的抑价率长期停留在过高的水平,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不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铁成  韩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汉熙  
论文按照研究框架的不同,将现有IPO抑价理论划分为IPO抑价的委托代理模型、逆向选择模型、信息显示模型、信息揭示模型、声誉模型和从众行为模型等六个主要类别,针对各类模型及相关实证检验成果分别予以介绍和评述,最后探讨了IPO抑价理论研究发展的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梅  
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短期股价效应,结果显示,非公开发行的短期股价效应显著为正,说明投资者认为成熟的控股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参与的非公开发行可能显示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较好。此外,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时短期股价效应低于控股股东未参与认购的情况,说明投资者对于我国特殊股权结构导致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非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则可能传达了上市公司高质量的信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志强  高耿子  
通过GMM估计方法,文章讨论了询价机制下影响抑价率的因素——询价区间价格宽度和参与询价的机构中投资者的数量,并且对市场中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中签率与抑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询价区间价格宽度越宽,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不确定性越高,抑价率也越高;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数量越多,询价越充分,信息不确定性减低,从而降低了抑价率;中签率越低,投资者情绪越高涨,抑价率越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志凌  李艳宏  
文章在简要介绍我国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情况的基础上,选取17个符合条件的样本公司,利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是否影响其股价以及影响程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杨  
本文提供了一个新规则下新股发行抑价的简单模型。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上,券商是新股发行中最关键的参与者,主导着发行价格的形成,因而构造了一个损失函数来说明券商的决策机制和抑价的形成。比较静态分析的结论显示,抑价幅度随着发行盘的增大、需求不确定程度的增大、需求弹性的降低、过高(低)估价的期望成本的增大(降低)而增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尧  孟卫东  熊维勤  
固定价格、累计投标询价和拍卖发行机制下的IPO抑价模型可解释我国新股发行市场长期存在的高抑价现象:散户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乐观情绪会推高二级市场的IPO交易价格,但却不能在IPO发行定价中得到完全体现。单纯通过变革新股发行机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抑制IPO高抑价产生,只有疏导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才能彻底解决IPO高抑价问题,权宜之策是将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嵌入IPO发行定价之中以消除IPO高抑价现象,允许散户投资者参与询价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且具有可操作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利辉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在推进,其成功与否应该建立在对于历史问题的总结。我国股票发行上市首日回报率高达267%,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各国。本文构建了新股发行的供求理论,实证检验了发行超额抑价的影响因素。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设立了发行上市额度并且规定了发行定价方式,希望籍此稳健发展股市,但是实际上导致了发行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扭曲。同时,已发行的股票不一定能够及时上市流通。除信息不对称风险外,新股的认购者还要承担我国特有的投资锁定风险和财富转移风险。通过理论论证和实证检验,本文指出金融管制和投资风险导致了我国股票发行超额抑价。从根本上讲,我国以往的新股发行超额抑价现象是制度性抑价,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结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李德忠  
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并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对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影响。本文认为,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与外国不同,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高低与股东的身份有关,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要低于向非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并且,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越低,投资者获得的超额累积收益率越高。本文运用中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新股的数据,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及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对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的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卫东  
本文认为,向控股股东及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时控股股东及关联股东认购发行的定向增发新股的数量越多,宣告定向增发新股的效应越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劲  
新股抑价现象几乎在每个有股票市场的国家(地区)都存在。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西方金融学界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假说,即信息不对称假说、投资者行为假说、承销商行为与影响假说。尽管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新股抑价现象作出了一定的解释,但其解释力仍然较弱,甚至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和缺陷。我们可以借助这些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从法律体系和制度特色的角度出发,更加规范地开展实证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股抑价理论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龙菊  
本文以西方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目前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的特点及问题,指出现阶段竞价发行并非最好的选择。应采取必要的限价措施,在恢复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同时,完善发行方式,集中配售,分步上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