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8)
2023(6917)
2022(5846)
2021(5712)
2020(4722)
2019(10660)
2018(10251)
2017(20975)
2016(11631)
2015(12874)
2014(12998)
2013(13011)
2012(12279)
2011(10583)
2010(10940)
2009(10229)
2008(10622)
2007(9575)
2006(8511)
2005(7756)
作者
(29348)
(24117)
(23965)
(23470)
(15607)
(11295)
(11168)
(9218)
(9154)
(8948)
(8229)
(7960)
(7848)
(7843)
(7526)
(7412)
(7225)
(7069)
(6791)
(6735)
(6142)
(5858)
(5807)
(5667)
(5568)
(5566)
(5456)
(5237)
(4894)
(4765)
学科
(42391)
经济(42338)
管理(36514)
(34166)
(29534)
企业(29534)
(28634)
(21889)
税收(20447)
(20274)
财政(15109)
方法(14753)
(13749)
中国(13286)
(12582)
财务(12568)
财务管理(12525)
(12473)
地方(12235)
企业财务(11943)
业经(11871)
数学(11501)
(11402)
数学方法(11328)
产业(9857)
(9049)
农业(8416)
(8121)
贸易(8119)
(7899)
机构
学院(154671)
大学(150686)
(67026)
经济(65615)
管理(58752)
研究(50768)
理学(49418)
理学院(48930)
管理学(48403)
管理学院(48081)
(45991)
中国(41109)
(31027)
财经(30542)
(27354)
科学(27097)
(25781)
(25075)
中心(23253)
财经大学(21897)
研究所(21332)
经济学(20550)
北京(20094)
(20043)
(19982)
师范(19895)
经济学院(18570)
(18488)
(18096)
(17282)
基金
项目(90529)
研究(74049)
科学(71563)
基金(63991)
(52663)
国家(52161)
社会(47106)
科学基金(45214)
社会科(44825)
社会科学(44818)
(35531)
教育(32712)
基金项目(32692)
编号(32288)
(28957)
成果(28828)
资助(26582)
自然(25393)
自然科(24740)
自然科学(24736)
自然科学基金(24310)
课题(21934)
(21405)
(20951)
项目编号(20621)
(20348)
重点(19811)
(19253)
国家社会(19023)
(18811)
期刊
(80436)
经济(80436)
研究(57624)
(39513)
中国(31787)
管理(22111)
(18006)
(17925)
金融(17925)
教育(17868)
(17295)
学报(16093)
(15757)
科学(15215)
财经(14829)
税务(14008)
经济研究(13320)
大学(13162)
业经(12912)
(12781)
农业(12408)
学学(12103)
技术(11855)
问题(10374)
(9965)
(9415)
财政(9415)
会计(9324)
国际(9280)
财会(9142)
共检索到256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庆华  
我国的文化产业虽已粗具规模,但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本文通过研究和借鉴世界文化强国在财税政策方面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探索我国从财税政策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以加快新兴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丹  
本文在对韩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财税政策在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总结归纳其主要经验,并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文化消费不足、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提出我国财税政策完善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明娥  
本文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并总结了各国政策的共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席卫群  
目前,我国虽已初步形成了住房保障体系,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财政税收政策在住房保障上的运用也不成熟。本文通过介绍美、日、新、韩等国在住房保障方面的财税政策,总结出一些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财税政策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平  
本文梳理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的财税政策,以期为我国大陆相关财税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其政策启示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协调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的调控力度,统筹财税与金融工具以及短中长期政策目标,注重政策体系与财税理论及国际惯例的衔接,在促进就业创业的同时健全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秋玉  池巧珠  
新加坡为防止道路拥堵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出台了从车辆购置、使用、报废退出环节在内的一系列财税政策,借鉴其成功经验,中国可健全交通财税政策、增加使用环节的征税比重、财税政策中要突出环保功能、采取综合性配套以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秋玉  池巧珠  
新加坡为防止道路拥堵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出台了从车辆购置、使用、报废退出环节在内的一系列财税政策,借鉴其成功经验,中国可健全交通财税政策、增加使用环节的征税比重、财税政策中要突出环保功能、采取综合性配套以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兰相洁  焦琳  
文化产业是提升一国参与国际竞争"软实力"的重要力量,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财税政策的扶持对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比较研究了美国、法国和日本三个典型国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一、主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财税政策比较(一)美国模式——以实现文化产业市场化为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可动摇,对文化产业发展采取自由主义的市场化政策。一方面对某些非营利部门给予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为激励、引导私人企业向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平  
本文在介绍国外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国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支持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少强  贾颖  
1.财税政策是林业发展的基本政策。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林业发展离不开政府财税政策的支持。政府支持林业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林业的弱质产业,林业靠天吃饭,产业发展竞争力不强,二是林业的公益性和外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银玲  徐思奇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5年我国GDP增长率为6.9%,这个数字远低于我国近十年来的增长率和2015年的增长目标。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我国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发挥财政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本文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在促进就业方面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探讨我国财政应如何在促进就业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石建华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出台了各种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措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本国能源安全。它们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在制定和完善我国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建立起支持节能的长效机制时,应注意理顺与明确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目标,建立和完善与能源相关的税收体系、能效标准和认证体系,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来支持节能工作的开展,建立相应的节能基金,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与机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凤轩  谷艳芳  
近年来,为缓解就业压力,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两方面入手,通过财政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对促进就业的行业、企业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给予优惠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鼓励社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满洪  贺震川  
发达国家促进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实践表明,征收碳税有利于碳的减排并能够获得相应的财政收入,但是,征税的主要目的在于碳减排。对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提供财政补贴,具有显著的激励效果。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提供资助,不仅能够促进碳减排,而且能够促进低碳发展,实现双重盈利。我国实施促进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需要考虑发展阶段、经济水平、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丹  吴仲斌  杜辉  
国外生态环境补偿财税政策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森林生态补偿,生产生态正效应的经济主体是明确的,但受益对象是不确定的,主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生产者予以补助。二是流域生态补偿,包括水资源补偿和水污染补偿,提供生态正效应的地方是明确的,受益地也是确定的,主要采取地方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由受益者对提供者予以补助。三是资源消耗和污染,生产生态负效应的经济主体是明确的,但受害对象是不确定的,主要采取向生产者征收资源环境税收和收费形式予以惩罚。可借鉴国外经验,从完善森林生态补偿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多元化筹措水流域生态补偿基金、优化生态税收体系以治理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理顺各级政府生态补偿关系等方面完善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