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3)
- 2023(3650)
- 2022(3102)
- 2021(3156)
- 2020(2699)
- 2019(6289)
- 2018(6603)
- 2017(13228)
- 2016(7818)
- 2015(9216)
- 2014(9582)
- 2013(9182)
- 2012(8975)
- 2011(8390)
- 2010(8699)
- 2009(8088)
- 2008(8079)
- 2007(7304)
- 2006(6738)
- 2005(6349)
- 学科
- 济(27654)
- 经济(27609)
- 管理(17262)
- 业(16092)
- 中国(14021)
- 方法(12379)
- 企(12108)
- 企业(12108)
- 数学(10227)
- 数学方法(10117)
- 农(8324)
- 制(7741)
- 理论(7326)
- 银(7077)
- 银行(7071)
- 财(7024)
- 行(6876)
- 贸(6338)
- 贸易(6334)
- 易(6203)
- 教育(6164)
- 融(6052)
- 金融(6052)
- 业经(5939)
- 学(5529)
- 农业(5011)
- 和(4948)
- 体(4837)
- 税(4599)
- 策(4514)
- 机构
- 学院(114799)
- 大学(114192)
- 济(46478)
- 经济(45274)
- 管理(38825)
- 研究(38019)
- 理学(32639)
- 理学院(32243)
- 管理学(31776)
- 管理学院(31544)
- 中国(28938)
- 财(25396)
- 京(24908)
- 范(20333)
- 师范(20270)
- 科学(20028)
- 财经(19604)
- 所(19289)
- 教育(17683)
- 经(17608)
- 江(17238)
- 研究所(16974)
- 北京(16946)
- 中心(16255)
- 师范大学(16213)
- 职业(15270)
- 经济学(15128)
- 技术(14849)
- 财经大学(14419)
- 州(14046)
- 基金
- 项目(61082)
- 研究(53550)
- 科学(48456)
- 基金(41322)
- 家(33586)
- 国家(33200)
- 社会(31573)
- 社会科(29689)
- 社会科学(29684)
- 教育(29675)
- 科学基金(27281)
- 编号(25624)
- 省(23737)
- 成果(23003)
- 划(21610)
- 基金项目(21169)
- 课题(19245)
- 资助(17395)
- 年(16620)
- 部(16033)
- 项目编号(15141)
- 性(14799)
- 规划(14566)
- 教育部(14474)
- 重点(14450)
- 自然(14324)
- 发(14294)
- 自然科(13893)
- 自然科学(13887)
- 自然科学基金(13639)
共检索到181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江霞
自从费登伯格 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以来 ,它的研究日渐受到关注。近年来 ,“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延伸到了教学领域。本文就是在总结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谈一谈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教师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成义
职业倦怠是指人们不能有效面对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压力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症状。教师是倦怠水平较高的职业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两种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历程模型和结构模型,然后对两种理论模型作了简评并提出了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关键词:
教师 职业倦怠 理论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立
文章在梳理认知失调理论主要观点基础上,从认知失调理论视角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作了如下分析:教师职业价值与某些职业价值间的价值观念冲突;教育变革的发动者与教师对教育变革的认识未统一造成教师的变革观念冲突;教师职业活动多重角色之间的角色观念冲突;教师的职业理念与从业行为间的矛盾导致观念与行为不协调;学校教师评价中的缺陷导致的行为与行为不一致。
关键词:
教师 职业 倦怠 认知 失调 理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柳 李方方
特殊教育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对特殊教育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特殊教育质量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国外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危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等。尽管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研究取样相对狭窄、研究设计较为单一以及干预研究数量较少等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取样,丰富研究设计以及开展更多的干预实证研究。
关键词:
特殊教育教师 职业倦怠 干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芳贵 蒋莉 肖志成
从定义与测量、发展过程、成因等方面综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进展情况;介绍了职业倦怠研究的理论成果;最后探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 .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 成因 理论模型 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莉 邵勤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成人教育中相当普遍的现象之一,直接对成人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参考了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必须结合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管理体制、教师待遇、教学压力以及自身素质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高校 成人教育 教师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闫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长期以来,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努力,不断创新,在教书育人中发挥了很好作用。然而,据笔者调查,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必然会对教师自身、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及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昕 魏峰 周晓璐
预防和化解教师职业倦怠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必要工作。对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的探究试图从强调个体适应机制“失灵”的心理学归因转向强调个体与环境相互建构的生态学发展。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统筹分析了空间维度内关键环境要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勾勒出教师空间环境系统之间叠加积累、调节抵消的关系;纳入“时间”维度,刻画出教师在社会时间及历史时间内职业倦怠变化的规律;纳入“群体-个体”维度,揭示个体职业倦怠自下而上汇聚融合和群体心理自上而下扩散的双向建构过程。未来对于教师职业倦怠采取预防及化解措施时,应当提供全系统的外部支持,注重系统合力;把握职业倦怠变化规律,建立心理危机预判机制;觉察个体情绪状态,疏导群体负性心态。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 生态系统理论 干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勇军 屈正良
对全国范围的职业院校1238名任课或兼课教师进行调查,比较职业院校不同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发现,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的检出率分别为34.2%、15.7%和11.1%,情绪衰竭在婚姻、教龄、职称、兼任行政职务和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低成就感在年龄、职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格解体在性别、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青华
职业倦怠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学状况。文章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压力五个方面分析了工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及其成因;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和教师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倡导"尊师重教"引领社会发展等减轻工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
工科院校 青年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芳
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有社会、职业和个人三个主要方面。因此,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消极心理状况。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心理 矫治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奇志
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文章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预防和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师 职业倦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雪恩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师自我发展、对工作具有极强破环力的因素。籍以问卷、座谈方式和工作中积累的资料,试图从现实的微观层面入手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尝试提出缓解策略。
关键词:
中职教师 职业倦怠 分析及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宜娟 张景焕
环境是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关乎教学的质量及教师的发展。对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环境因素能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通过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通过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良好的社会、工作与生活环境有助于减轻英语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能感,进而避免或减轻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晓军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备受教师及社会关注。本文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了心理分析,最后提出了合理进行教师的自我职业发展规划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 心理分析 解决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