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9)
2023(7397)
2022(6334)
2021(5845)
2020(5073)
2019(11269)
2018(11166)
2017(21184)
2016(12006)
2015(13491)
2014(13639)
2013(13358)
2012(12397)
2011(10947)
2010(11371)
2009(10975)
2008(11211)
2007(10144)
2006(9027)
2005(8560)
作者
(32105)
(26916)
(26710)
(25845)
(17239)
(12638)
(12243)
(10260)
(10090)
(9803)
(9132)
(9044)
(8835)
(8774)
(8646)
(8227)
(7877)
(7799)
(7782)
(7752)
(6917)
(6458)
(6412)
(6177)
(6140)
(6118)
(6017)
(6004)
(5401)
(5267)
学科
管理(47001)
(41366)
经济(41271)
(37884)
(33707)
企业(33707)
(30366)
(17139)
方法(15489)
财政(15337)
(14055)
财务(14030)
财务管理(13976)
中国(13711)
企业财务(13327)
数学(12957)
数学方法(12758)
(12585)
(11698)
(11427)
业经(10297)
(9913)
银行(9899)
体制(9834)
(9304)
(8947)
制度(8916)
地方(8776)
(8616)
金融(8614)
机构
大学(165342)
学院(163139)
(68335)
经济(66798)
管理(61861)
研究(54235)
理学(51933)
理学院(51410)
管理学(50728)
管理学院(50400)
(47321)
中国(44580)
(34452)
财经(32032)
科学(29588)
(28830)
(27589)
(26971)
中心(25656)
财经大学(23366)
研究所(23113)
(21993)
北京(21881)
经济学(21878)
(20825)
(19834)
(19760)
师范(19661)
经济学院(19608)
(19516)
基金
项目(100357)
科学(79356)
研究(76760)
基金(73863)
(62785)
国家(62248)
科学基金(53914)
社会(50370)
社会科(47751)
社会科学(47740)
基金项目(38142)
(38016)
教育(35677)
自然(32574)
自然科(31815)
自然科学(31808)
(31635)
自然科学基金(31267)
编号(30758)
资助(30340)
成果(27985)
(25562)
(23390)
重点(22626)
课题(21961)
(21562)
国家社会(21302)
教育部(20782)
(20686)
(20270)
期刊
(82271)
经济(82271)
研究(57578)
(44207)
中国(39325)
管理(24902)
学报(22404)
(20549)
科学(20209)
(20107)
金融(20107)
教育(18433)
大学(18291)
财经(17169)
学学(16909)
(14614)
经济研究(13141)
农业(12715)
技术(12631)
会计(11265)
业经(11191)
财会(10958)
问题(10627)
(9645)
财政(9645)
(9189)
(8748)
(7952)
图书(7855)
理论(7813)
共检索到271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军  贾康  祝小芳  项中新  张晓云  
财政均衡制度(fiscal equalization ystem)是成熟币场经济国家处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是确保各级各地政府具有提供均等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尊严与平等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公正与统一市场形成的有效手段。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均衡制度的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进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恩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均衡配置。虽然财政能力均衡理论在国外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且均衡制度已比较完善,但我国以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的财政能力均衡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政府间财政能力纵向配置和横向配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效果不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借鉴国外的财政能力均衡制度来完善我国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文良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姚文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是以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财政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焦国华  姚文良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国际比较与借鉴焦国华姚文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财政体制的一个重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春  李欣  
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级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仅仅是这一体制中划分收入的方法。为了逐步推进改革,还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现有预算调剂方法;而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市场经济国家转移支付制度运作的成功经验.无疑会加速这一进程。一、福利经济学与西方国家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在现代国家的预算管理体制中,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配套政策,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江涛  
日本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其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转移支付制度设计有较为科学的基础,并且有效地解决了财政的纵向和横向均衡问题,值得我国借鉴。一、日本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特征(一)政府间职责和事权的划分。日本属于单一制国家,政府级次有三级,包括中央、都道府县(相当于我国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和市町村(相当于我国的市、县),其中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管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杨之刚  
德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考察报告刘溶沧,杨之刚1995年6月,我们对德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专题考察,鉴于近年来德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行办法多次修改,特别是东西部合并后所出现的诸多新问题和新政策,故这次考察与以往在国内读到的有关资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许宏才  张宏安  
德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考察报告张通许宏才张宏安德国从50年代开始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并不断根据新的情况加以修订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转移支付模式。一、纵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德国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可以从联邦对州和州对地方这两个层次进行考察。(一)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开  
由财政部全国财政干部培训中心、东北财经大学和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高级政策研讨班”,于1994年9月中旬在大连举行。参加研讨班的中方专家,来自我国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单位;外方专家,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家;30名学员主要是财政部门的高级官员和财政理论界人士。中外专家和学员一致认为,在我国新的财政体制运行了半年多之后举办这样的研讨班,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大家围绕着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这一主题,从多种角度和侧面进行了介绍、交流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慧  万芷轩  岳希明  
文章基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等相关法律对德国各级政府间公共事务立法权、执行权和支出责任,税收立法权、执行权和收入归属权,以及增值税划分、州际财政平衡和联邦补充拨款等财政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和数据研究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现状。在对比分析中德两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和转移支付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借鉴之处:促进财政体制法制化建设,将社会保障等收入分配功能较强的基本公共服务置于中央政府的事权之下,减轻地方政府的支出负担,增强转移支付的财力平衡效果,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拴友  
目前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缺陷与不足。政府间财政平衡制度是转移支付制度的核心内容,其平衡模式宜选择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方式。政府间财政平衡的关键是在确定各地的标准收入和标准支出的基础上,计算分配可用于转移的均衡拨款数量。实施规范的政府间财政平衡制度,必须增加中央财政的可支配收入,其选择途径有:(1)优化分税制;(2)改革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3)调整税收政策;(4)重视非税收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成  
在分权化财政体制下,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收入分配的不对称以及包括要素投入价格和生产能力在内的成本差异都将导致财政差异的产生。为消除财政差异,均等化转移支付要求将财政能力均等化至全国平均水平,并对各地区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和成本予以补偿。在中国目前的分权约束条件下,宏观经济指标法是衡量中央以下各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理想选择。在支出需求方面,应在承认特定地区成本和需求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以支出需求为基础的最低标准的转移支付,使某些公共服务的财政需求简便而客观地得以补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作者认为,日本财政体制的基础是中央调控的市场经济和地方自治制度。日本的经验在五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必须以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的明确划分为前提;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划分应尽可能同政府职能的分配相一致;单一制国家在进行地方税收分权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管理;政府间的财政转移应当力争多样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在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同时,严格对地方债的宏观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