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6)
- 2023(6438)
- 2022(5177)
- 2021(5108)
- 2020(4017)
- 2019(9111)
- 2018(8877)
- 2017(17477)
- 2016(9758)
- 2015(10519)
- 2014(10344)
- 2013(10206)
- 2012(9514)
- 2011(8697)
- 2010(8883)
- 2009(8195)
- 2008(7935)
- 2007(7426)
- 2006(6627)
- 2005(5859)
- 学科
- 农(48398)
- 济(41454)
- 经济(41399)
- 业(34489)
- 农业(32457)
- 管理(21625)
- 业经(15986)
- 企(13401)
- 企业(13401)
- 财(12556)
- 中国(12421)
- 农业经济(12346)
- 方法(11368)
- 地方(10352)
- 数学(10211)
- 数学方法(10156)
- 制(9906)
- 发(9815)
- 村(9416)
- 农村(9399)
- 劳(9232)
- 劳动(9215)
- 发展(8576)
- 展(8565)
- 收入(7849)
- 体(7599)
- 土地(7482)
- 建设(7278)
- 策(7043)
- 财政(6979)
- 机构
- 学院(132333)
- 大学(127547)
- 济(59918)
- 经济(58865)
- 管理(51949)
- 研究(45506)
- 理学(45375)
- 理学院(44984)
- 管理学(44493)
- 管理学院(44254)
- 农(43307)
- 中国(37129)
- 农业(32313)
- 财(27573)
- 京(25457)
- 业大(25272)
- 科学(25101)
- 中心(22488)
- 所(22454)
- 财经(20559)
- 江(20232)
- 研究所(19938)
- 农业大学(19699)
- 经(18975)
- 经济学(17744)
- 范(17425)
- 师范(17325)
- 经济管理(17277)
- 发(16157)
- 经济学院(16119)
- 基金
- 项目(87598)
- 研究(69961)
- 科学(69939)
- 基金(64451)
- 家(54897)
- 国家(54285)
- 社会(46934)
- 科学基金(46657)
- 社会科(44012)
- 社会科学(44003)
- 基金项目(34614)
- 省(34531)
- 编号(30314)
- 教育(29538)
- 划(27481)
- 农(27114)
- 自然(26355)
- 自然科(25701)
- 自然科学(25697)
- 自然科学基金(25258)
- 成果(25075)
- 资助(24382)
- 部(20697)
- 发(20536)
- 国家社会(20066)
- 制(19425)
- 课题(19005)
- 性(18959)
- 重点(18713)
- 创(18031)
共检索到204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贺斐
应当说现代化的发展和转型对于我国来说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期,经济的发展以及机构的变化可以说对于国内的形势来说有一个很强的驱动性。就工业化的水平来说,我们已经可以说基本升上接近了工业化的成熟体系,因而实际上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由于效率的提高而下降,另一方面则由于实际生产需求的增加而增长,因此可以说城镇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类似的问题也就必然的需要涉及到农村的转型问题,实际上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对于第一产业本身的附加价值的认定较低,实际上农村劳动力的富余状况确实是比较严重的。现阶段的主要分流方式就是通过暂时性的流动来进行转移,从效果来说具有一定的临时性质。实际上关于这方面的问...
关键词:
国外经验 农村剩余劳动力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学英
本文分析了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我国和日本的情况做了简单比较,阐述了我国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职能:(1)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处理好农业税减免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3)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4)加强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关键词:
日本 启示 农村剩余劳动力 政府 职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育才
文章首先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的扩大,并指出了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接着结合实际提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并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转移过程中的困难及制约因素,最后指出了政府在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的作用。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 政府行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智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保金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兼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来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平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敬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仙娥 王春艳
本文在比较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同时 ,分析了这些国家或地区出现不同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经济绩效。这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择优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比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改姣 孙海渔 俞学伟 吴明圣
过去的20多年,巨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要实现全面小康,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就必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乡不离土的流动转变为离乡又离土的转移。为此,政府必须破除一切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制度障碍,积极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转移,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的优化配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臣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又较低,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存在许多相似和可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探究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解决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枉和有效办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扬
1.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呈上升趋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场所,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转移模式优势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直接在当地农村从事工作,同时还可兼顾家庭的农业生产。在传统观念中农业的收入比较稳定,农民不会主动放弃农业生产活动。此时,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不容忽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