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9)
- 2023(11431)
- 2022(10180)
- 2021(9729)
- 2020(8061)
- 2019(18638)
- 2018(18659)
- 2017(36615)
- 2016(19862)
- 2015(22191)
- 2014(22285)
- 2013(21778)
- 2012(20026)
- 2011(18015)
- 2010(18065)
- 2009(16351)
- 2008(15735)
- 2007(13680)
- 2006(12062)
- 2005(10467)
- 学科
- 济(74752)
- 经济(74669)
- 管理(57246)
- 业(53720)
- 企(44542)
- 企业(44542)
- 方法(33913)
- 数学(29276)
- 数学方法(28883)
- 农(21621)
- 中国(19907)
- 财(19377)
- 业经(16908)
- 学(16339)
- 地方(16050)
- 贸(14711)
- 贸易(14707)
- 易(14299)
- 农业(14236)
- 理论(13365)
- 制(13335)
- 策(12660)
- 和(12501)
- 技术(12165)
- 环境(12157)
- 务(12120)
- 财务(12054)
- 财务管理(12033)
- 企业财务(11390)
- 银(11295)
- 机构
- 学院(275183)
- 大学(274155)
- 管理(112485)
- 济(107187)
- 经济(104662)
- 理学(97576)
- 理学院(96528)
- 管理学(94967)
- 管理学院(94471)
- 研究(90861)
- 中国(66756)
- 京(58320)
- 科学(56261)
- 财(49305)
- 所(44933)
- 农(41185)
- 中心(41083)
- 研究所(40912)
- 业大(40031)
- 江(39866)
- 财经(39319)
- 范(37532)
- 师范(37268)
- 北京(37049)
- 经(35720)
- 院(33553)
- 州(32601)
- 农业(32093)
- 经济学(30301)
- 师范大学(29992)
- 基金
- 项目(189351)
- 科学(148693)
- 研究(142436)
- 基金(135826)
- 家(116873)
- 国家(115853)
- 科学基金(99914)
- 社会(86960)
- 社会科(82295)
- 社会科学(82275)
- 省(74152)
- 基金项目(72457)
- 教育(65621)
- 自然(65266)
- 自然科(63689)
- 自然科学(63676)
- 自然科学基金(62502)
- 划(62283)
- 编号(60336)
- 资助(56043)
- 成果(49185)
- 重点(41780)
- 部(41629)
- 课题(41132)
- 发(40328)
- 创(39106)
- 项目编号(37106)
- 创新(36294)
- 教育部(35791)
- 科研(35769)
- 期刊
- 济(118120)
- 经济(118120)
- 研究(82567)
- 中国(48608)
- 管理(40320)
- 学报(39843)
- 科学(37793)
- 农(37744)
- 财(35002)
- 教育(34445)
- 大学(30351)
- 学学(28316)
- 农业(26880)
- 技术(24132)
- 融(23989)
- 金融(23989)
- 业经(20362)
- 经济研究(18519)
- 财经(17863)
- 图书(15761)
- 问题(15093)
- 经(15067)
- 理论(14304)
- 科技(13451)
- 实践(13350)
- 践(13350)
- 业(13056)
- 现代(12974)
- 技术经济(12859)
- 商业(11807)
共检索到397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辉 卢乃桂
环顾全球,择校在一些国家表现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在另一些国家则体现为一项变革"政策"。近年来,国外择校研究继续向着"广"与"深"的方向发展,这既拓宽了我们观察全球择校现象的视野,也深化了我们对西方国家择校政策的认识。本文基于近三年来国外择校研究的最新文献,从择校"现象"的动因、择校"政策"的设计和成效方面,描绘本研究领域的前沿图景,并思考相关启示。
关键词:
择校 社会现象 教育政策 教育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郅庭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晓明
自2009年以来,区域性国际组织及其成员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相关政策报告,重新确定发展方向、调整变革思路、规划革新蓝图。这些改革措施反映出当前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确立技能立国、强调面向实践和关注整体变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晓明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进下,近几年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进行了重要改革,包括技能立国变革方向的确立,形成了能力为本、实践为主、需求为重的教学改革思路,立足国际视野,提出建立"技能生态系统"的新构想,这些都体现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着眼未来发展、以渐进式变革方式确保变革的稳定性及追求整体改进的独特变革思路。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职业教育与培训 技能立国 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新自由主义思潮催生了自由择校的教育改革。但自由择校并非各国学校招生的惟一模式,限制择校甚至是较多国家的政策选择。私立学校在公立学校竞争中承担着减压阀的作用。无论自由择校还是限制择校,基本着眼点都在于保证教育的基本平等。基于学生居住地划分学校招生区域的模式,确实存在着先天的不平等。自由择校虽然是对家长权利的肯定,但能否改善学习质量并惠及所有学生,促进教育平等目前尚无定论。我国择校问题的最终解决当然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但当前突出的问题是不公平。强化学校分区,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教育政策的当务之急和明智之举。
关键词:
自由择校 学校分区 择校热 教育平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曹淑江
择校问题是公共产品提供中蒂伯特选择问题的一种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 ,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学生和家庭的选择权力 ,能够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家庭和学生能否对学校进行有效选择的关键在于家庭和学生关于学校的信息是否充分 ,以及学校和家庭之间是否存在交易的关系专用性等因素。目前对于中国而言 ,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大消除 ,家庭、学生与学校之间交易的专用性关系很弱 ,大大降低了家庭择校的交易费用 ,由于这两方面因素导致的市场交易失灵不存在 ,所以增加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力是有效率的。同时 ,这也不会妨碍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辉 唐雅莉
2018年11月3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主办了第二届"教育治理与学校变革"国际研讨会。在"全球视野、本土实践、跨界对话、纵深交流"的导向下,本次会议以"教育治理格局中的领导"为主题展开交流。之所以聚焦"教育领导"议题,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自去年首届"教育治理与学校变
关键词:
学校变革 教育治理 领导力 研究与实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绘
2014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19个大城市当年制定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这一政策的出台具有标志性意义,在该政策出台后的"后择校"时期,包括北京、上海等择校最激烈的大城市通过取消共建生、禁止条子生,极大地遏制了权利寻租现象,这是对新政收效的一个印证。但是,政策运行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急需解决,对于人民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松林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入学考试制度。由于初中教育优质资源相对的紧缺,所以,为子女选择优质学校成为毕业班家长关注的焦点。奥数原本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学习项目,现在则成了众多学生进入优质学校的敲门砖。全民奥数现象的出现,不仅使学生的课业负担更加沉重,而且产生一大批厌恶学习的小学生。
关键词:
择校 奥数 学生负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钋
本文基于实证调查,认为仅依靠以治理教育乱收费为目的的"三限"政策(即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时实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原则)无助于解决公立高中择校问题。对个人择校行为的分析表明,"三限"政策只作用于低收入家庭,对其他社会群体没有影响。对三省高中收费和择校政策的分析显示,择校与高中财政性经费不足、限价与限量要求冲突、统一定价不合理等因素有关,不妥善解决这些矛盾,"三限"政策难以对学校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
关键词:
“三限”政策 高中择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辉 卢乃桂
义务教育择校屡禁不绝,表明相关治理政策并未成功实施。本文以长三角地区G市为例,具体描述并分析了一线执行者对择校治理政策理解与实施的实然状态。初步研究发现,执行者对择校治理政策的认知是复杂乃至矛盾的,他们认同政策的良好意图,却质疑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成效。由此不难发现,虽然择校的空间逐渐萎缩,但实践中这个"游戏"似乎会更为隐蔽地延续下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择校治理政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莫申江 王重鸣
本文首先对单一组织认同概念向双重(多重)认同概念演进的历程进行了简要梳理,分析了双重(多重)认同的概念内涵;进而,基于对以往相关实证研究的述评,总结了有关双重认同形成和影响机制的研究结果及其贡献,指出了关注双重认同内在交互组合作用机制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要点。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宗乾进 袁勤俭 沈洪洲
基于Web of Science,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国外社交网络(SNS)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国外社交网络研究一直关注的重点是:模型、身份、朋友、交流和互联网使用;(2)社交网络研究的热点领域是:用户接受、web2.0、企业2.0、社会资本、自尊、性别、隐私、社会网络分析、用户行为、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传播、自我呈现与自我表露、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MySpace、Twitter)、社会化媒体等;(3)社交网络研究的前沿领域呈现出细分趋势,主要集中在健康、青少年与儿童、知识管理,以及社会化电子商务等方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晓东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庭利益、教育精神、社会融合三者的冲突。本文基于社会调查,就公众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态度以及对招生改革的主张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接受非完美方案、制订次优制度、扩大优质教育机会、不断加强与公众的对话、收敛社会择校偏好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宝贵 葛瑞
在分析科技政策研究机构历史演进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国内外37个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科技政策研究机构,分别从机构独立性、战略定位、机构职能、研究概况、出版物、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经费来源8个维度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整体描述,并从与隶属部门关系、自身研究特色及机构影响力3个方面概括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
科技政策研究机构 演进 图景 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