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6)
- 2023(12127)
- 2022(10063)
- 2021(9108)
- 2020(7434)
- 2019(16607)
- 2018(16347)
- 2017(31324)
- 2016(16902)
- 2015(18884)
- 2014(18572)
- 2013(18676)
- 2012(17757)
- 2011(16386)
- 2010(16521)
- 2009(15401)
- 2008(15102)
- 2007(13651)
- 2006(12478)
- 2005(11464)
- 学科
- 济(78710)
- 经济(78634)
- 业(50480)
- 管理(48673)
- 企(37069)
- 企业(37069)
- 方法(29310)
- 中国(25946)
- 数学(25741)
- 数学方法(25606)
- 农(24228)
- 地方(20910)
- 业经(18333)
- 技术(17626)
- 贸(16859)
- 贸易(16843)
- 农业(16753)
- 易(16368)
- 财(16158)
- 制(15026)
- 银(14475)
- 银行(14425)
- 学(14073)
- 行(14021)
- 融(13457)
- 金融(13457)
- 环境(13264)
- 发(12768)
- 地方经济(11721)
- 和(10481)
- 机构
- 学院(255099)
- 大学(252983)
- 济(111220)
- 经济(109124)
- 管理(95649)
- 研究(92814)
- 理学(81736)
- 理学院(80791)
- 管理学(79664)
- 管理学院(79199)
- 中国(70580)
- 科学(57041)
- 京(54695)
- 农(50603)
- 财(49293)
- 所(48527)
- 研究所(43938)
- 中心(41325)
- 业大(40973)
- 农业(40019)
- 财经(38811)
- 江(38747)
- 经(35273)
- 北京(35051)
- 经济学(34187)
- 范(33313)
- 院(32905)
- 师范(32875)
- 经济学院(31069)
- 州(31005)
- 基金
- 项目(166123)
- 科学(129999)
- 基金(119218)
- 研究(118758)
- 家(106154)
- 国家(105222)
- 科学基金(88162)
- 社会(77180)
- 社会科(73411)
- 社会科学(73397)
- 省(65943)
- 基金项目(63266)
- 自然(55974)
- 划(55785)
- 自然科(54654)
- 自然科学(54639)
- 自然科学基金(53666)
- 教育(52944)
- 资助(47966)
- 编号(46711)
- 发(41978)
- 重点(37757)
- 成果(36891)
- 部(36377)
- 创(35650)
- 创新(33506)
- 发展(33197)
- 课题(33032)
- 展(32680)
- 国家社会(32365)
- 期刊
- 济(126424)
- 经济(126424)
- 研究(77683)
- 中国(53273)
- 农(46692)
- 学报(42699)
- 科学(39104)
- 管理(36097)
- 财(34309)
- 农业(32403)
- 大学(31664)
- 学学(30073)
- 融(26792)
- 金融(26792)
- 教育(25804)
- 技术(23411)
- 业经(22494)
- 经济研究(21129)
- 财经(19064)
- 问题(17653)
- 业(17525)
- 经(16496)
- 技术经济(14784)
- 贸(14582)
- 科技(13611)
- 商业(13469)
- 国际(12890)
- 世界(11986)
- 理论(11902)
- 现代(11627)
共检索到391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燕波 李磊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国内外研发变量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分别以公共物品、进口份额和FDI三种方式定义国际研发外溢,对研发外溢的不同途径对我国生产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吸收国际研发外溢主要通过公共物品形式的渠道,并且国际研发外溢和本国研发资本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协调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以及协调政府与私人在研发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静
本文以非参数估计方法估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以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观、中观、宏观等各层面吸收能力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结论支持了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但也发现我国现阶段内外资技术差距过大;同时发现,如果要提高FDI技术外溢效果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自身研发,培养行业内我国自己的大型企业。
关键词:
FDI DEA 技术外溢 吸收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革非
技术、生产与生产力于革非技术的实体是什么?是物、或包括着物、抑或根本就不包括物?技术与生产的关系如何以及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这些不仅是技术市场学和生产力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诊断的前提,而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剑
从理论上推导出存在技术外溢情况下社会收益率的经验估计方法,并利用中国的行业数据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研发的社会收益率在一般情况下都大于1,说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行业内的外溢非常显著;企业的自主研发效率存在虚假现象,一旦控制了外溢,自主研发效率就不再显著,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来自于模仿等外溢因素,而非创新。
关键词:
技术外溢 研发资本 社会收益率 面板协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浩
本文利用专利竞赛模型 ( patent race) ,探讨技术引进及其二次创新活动中技术引进费用与自身应用性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二次创新速度和市场均衡时参与该竞赛的厂商数目的决定。同时也分析了研发外溢效应对模型的冲击。文章的主要结论是 :技术引进与自身应用性研发投入是互补抑或替代关系需视两者相对大小而定。双方的关系呈现阶段性变化。此外 ,随外溢效应的增强 ,整个参与竞赛的厂商数目和厂商应用性研发投入水平均趋于下降 ,但是整个社会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速度却趋于加快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裘文进 周文泳
加强内外联动是东道国从外资研发机构获得技术外溢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上海外资研发机构的发展特点、技术外溢面临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增强外资研发机构技术外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研发机构 技术外溢 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朱勤
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研发投资发展迅速,理论界迫切需要回答一个现实问题,即海外研发投资是否促进了我国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本文运用我国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计量方程,通过"外资R&D介入强度"作为分组指标展开分组检验。回归结果证实海外研发投资有助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亚峰 樊秀峰 周文博
针对传统的"永续盘存法"对知识资本积累估计的缺陷及忽略技术外溢对企业研发绩效造成的有偏估计,本文构建知识资本动态积累模型,利用动态面板(DPD)测算四个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R&D投入对技术形成的贡献弹性为0.02-0.05,行业内企业间的技术外溢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企业的研发绩效,同行业的关联企业或企业集团间的技术外溢能提升企业的研发绩效,这可成为我国企业协同研发的主要组织形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魏丽华
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上升,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大量外资的流入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其中焦点之一是是否存在着外资对国内企业发展的技术外溢效应。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理论分析背景,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具有正外溢效应的结论。认为大力吸引外资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应长期坚持下去。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产业发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有鑫 赵雅婧
3月16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提高25个基点至0.75%1%。本文分析美联储加息意图、前景及对中国外溢影响。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正常化背景下的加息周期,与以往相比,本轮加息周期经济复苏基础尚未完全稳固,主要是为防范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未来加息还面临新兴市场溢回效应冲击和特朗普新政不确定性影响。本次加息将对我国经济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外溢影响,对我国跨境资本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健
不同于国内外既有基于贸易角度的国际研发知识外溢研究,文章在价值链国际分工背景下,重点关注了制造业细分行业研发知识存量异质性对国际知识外溢的影响。主要结论表明:只有在与国际研发知识存量资源相结合的情况下,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的进一步扩张及由此形成的研发知识溢出,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价值链国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且是价值链国际分工影响我国制造业部门效率水平提升非常稳定的作用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大伟 聂海松
文章构建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影响碳生产率的空间效应模型,利用2001—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直接溢出和间接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不仅促进了本区域碳生产率的提高,而且间接地提高了其他区域的碳生产率;国外引进技术合同直接效应对本区域碳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降低了其他区域的碳生产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俊艳
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证分析表明FDI为了保持技术上的垄断地位提高了新技术进入的成本,使我国的技术被锁定在了低水平的陷阱中。从产业分布可以看出,FDI对外输出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能力,阻碍了技术外溢。我国可持续发展所依存的技术条件必须通过自我有意识投资的提高来实现;同时,只有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提高利用FDI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其产业布局,才能最终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