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8)
2023(11238)
2022(9397)
2021(8711)
2020(7451)
2019(17465)
2018(17165)
2017(33595)
2016(17885)
2015(20225)
2014(20318)
2013(20383)
2012(19613)
2011(18009)
2010(17985)
2009(17127)
2008(16856)
2007(15070)
2006(13355)
2005(12353)
作者
(52287)
(44056)
(44036)
(42227)
(28213)
(21057)
(20069)
(17237)
(16618)
(15484)
(15334)
(14564)
(14158)
(14053)
(13987)
(13738)
(13035)
(12972)
(12701)
(12640)
(11008)
(10884)
(10590)
(10136)
(10111)
(9993)
(9527)
(9526)
(8920)
(8792)
学科
(99278)
经济(99198)
管理(47524)
(44895)
方法(38903)
数学(35034)
数学方法(34825)
(33962)
企业(33962)
中国(25164)
(22775)
地方(20893)
(20019)
(17957)
(17733)
贸易(17723)
(17223)
业经(17217)
(15893)
农业(15364)
地方经济(13819)
(13523)
金融(13521)
(13168)
银行(13142)
环境(12933)
(12671)
(12529)
(11705)
(11108)
机构
大学(270392)
学院(266934)
(130592)
经济(128378)
研究(100191)
管理(99256)
理学(85077)
理学院(84061)
管理学(82852)
管理学院(82346)
中国(77403)
(57283)
科学(57174)
(56928)
(51448)
研究所(46536)
财经(45362)
(44574)
中心(44317)
经济学(42961)
(41324)
(38726)
经济学院(38674)
北京(36989)
业大(36640)
农业(35003)
(34952)
(33937)
师范(33645)
财经大学(33592)
基金
项目(170338)
科学(134885)
基金(126940)
研究(124344)
(110623)
国家(109770)
科学基金(93125)
社会(83219)
社会科(78985)
社会科学(78964)
基金项目(66167)
(62628)
自然(57339)
自然科(56014)
自然科学(55994)
教育(55849)
自然科学基金(55072)
(53595)
资助(52928)
编号(47902)
(40025)
成果(39910)
重点(38708)
(38367)
国家社会(36111)
(34737)
教育部(34554)
中国(33886)
课题(33211)
人文(32868)
期刊
(146840)
经济(146840)
研究(85646)
中国(51255)
(43682)
(40801)
学报(40026)
科学(37666)
管理(36124)
大学(30355)
学学(28679)
农业(27612)
(26211)
金融(26211)
经济研究(25626)
财经(23962)
技术(21879)
教育(21452)
(20808)
业经(20047)
问题(19763)
(18324)
世界(16837)
国际(16220)
(15656)
技术经济(15585)
统计(14174)
经济问题(12328)
(12192)
商业(12031)
共检索到410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鹤  刘金全  顾洪梅  
本文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描述和检验了国外总需求和总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国外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拉动作用不仅是2003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为此,中国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要将提高和保持国际贸易规模、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目标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少霞  
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我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我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与我国经济所处的运行阶段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关系。在需求约束条件下,出口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在供给约束条件下,净出口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进口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敏  李文溥  
基于AD-AS模型,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产出和价格水平的结构式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揭示1996—2005年期间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总供需力量变化,并发现,近年来的"高增长、低通胀"是在有效供给能力改善的强有力推动下实现的。这意味着,全球化条件下实现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正在从需求转向供给。因此,现阶段的宏观调控应更加重视供给管理,把提升本国经济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能力、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放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首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伍戈  刘琨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刘易斯拐点等的冲击,中国经济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总需求调整受到越来越多制约。外需无法回至危机前;消费需求短期也难以大幅提升;投资需求爱前期房价高企及金融危机后融资条件等约束,刺激空间也明显缩小。因此,单靠传统的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彻底破解中国经济的困局。本文在总供给—总需求(AD-AS)的系统性分析框架下,借鉴供给学派的部分主张,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困境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以避免走过度依赖投货币、上项目的老路,实现更加合意的经济均衡:一方面应继续坚持逆周期的总需求调控,但要格外注重追求投资效率、把握刺激力度,充分考虑物价对总需求扩张的敏感程度;另一方面,应试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剑  
全球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同样严峻,中国政府已经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了从理论层面厘清人口老龄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分别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GDP显著降低0.23个百分点,即一个国家的老年抚养比的提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结合联合国有关中国的人口预测数据来分析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于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少年抚养比的逐年递减和老年抚养比的逐年递增将导致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建议制定配套政策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年龄等,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爽  
多年来消费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居民消费量较低,导致内需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鉴于此,本文选取我国1997-2016年居民消费以及政府消费数据,基于协整模型定量研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居民消费总量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为正相关关系,我国经济规模会随着居民消费总量的扩大而扩大;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政府的过度消费会导致腐败、不公平等社会问题,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于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学工  刘雪燕  
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强劲增长,但与此同时进口增长也迅速上升,增速超过了出口,结果导致贸易顺差急剧减少。但由于受价格和汇率因素的影响,今年贸易顺差的变化不能准确反映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实际变化情况。经计算表明,今年1-7月我国贸易顺差下降21.2%,而实际货物净出口却上升了62.7%,两者出现了完全相反方向的变化。预计2010年全年我国贸易顺差将为932亿美元左右,比上年下降52%,净减少1050亿美元。但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将为正增长,比上年增长14.2%,拉动经济正增长0.56个百分点,考虑到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仍在扩大,向下拉动GDP约0.06个百分点,则2010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增长拉动经济正增长0.5...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占风  
文章依据经济理论分析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对我国不同时段的最终消费率进行了国际对比分析,表明我国的消费率偏低。最后使用协整分析建立了总产出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长期协整方程。得出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的结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华兵  龚江洪  
利用中国1985年~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研究了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性拉动作用,但不显著,进而导致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必须通过不断增加服务贸易出口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广斯  
我国居民休闲消费已成为目前消费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休闲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本文讨论了我国居民休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对1995~2011年城乡居民休闲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做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居民休闲消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系,旅游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比文化娱乐消费强,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休闲消费贡献率大,并且城乡居民休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呈上升趋势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爱俭  牛凯龙  
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内在调整周期与外部调整周期出现重叠,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遇到了严峻挑战,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是提振信心、采取行动的基础。本文以支出法国民收入恒等式为依据,在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变动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贸易环境,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的变动作了分析展望,以此为基础,对2008年及以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作了预测。本文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速将保持在9.6%左右,2009~2010年能够保持在8%以上。从中长期看,只要宏观经济政策得当,我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增长的坚实基础,但增速和波动幅度将比过去30年有所放缓。最后,本文对如何保证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史晋川  刘青  
劳资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问题,一度成为各经济学流派争论的焦点。本文基于总需求结构视角,运用面板VAR模型,考察了劳资分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结论表明:在高增长时期,资本份额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推动效应,且会通过总需求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类需求渠道在机制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消费需求结构渠道的作用明显强于其它两个渠道;由于劳资分配传导机制的叠加效应,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表现为明显的资本份额驱动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增长放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栋  宋辉  刘新建  
鉴于一般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缺乏对历史数据反映供需失衡状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IO)分析原理的总供给—总需求(AS-AD)分析框架,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较小;减税能够改善就业和对外贸易状况,且对劳动者收入改善效果显著;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改善就业和劳动者收入政策措施的配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孙永君  
在我国的失业产出关系中,短期内,总供给冲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总需求冲击则是失业波动的主要来源,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共同破坏了产出失业之间反向变化关系,但是总需求冲击的破坏作用更多一些。在长期,总需求冲击对产出没有影响,总供给冲击对产出有显著的正的影响,总需求冲击在长期对失业没有影响,但总供给冲击在长期会对失业产生不利影响,即正的供给冲击的累积影响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在长期使我国的失业率上升。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含琳  岳敏  
通过对我国1981—2005年的投资、消费、净出口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率高,而投资效率低;消费效率高,而消费率低;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但整体上净出口的拉动效率不大。需要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消费效率,优化出口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