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5)
2023(14007)
2022(12494)
2021(11790)
2020(10093)
2019(23470)
2018(23648)
2017(46298)
2016(25572)
2015(29169)
2014(29638)
2013(29570)
2012(27403)
2011(24807)
2010(24894)
2009(23080)
2008(22900)
2007(20682)
2006(18009)
2005(15792)
作者
(76441)
(64287)
(63773)
(60826)
(40525)
(30867)
(29006)
(25458)
(24125)
(22739)
(21714)
(21492)
(20172)
(20055)
(19997)
(19774)
(19750)
(18863)
(18326)
(18114)
(16276)
(15676)
(15597)
(14625)
(14621)
(14461)
(14249)
(14234)
(13215)
(12930)
学科
(106104)
经济(105998)
(74277)
管理(67652)
(52367)
企业(52367)
方法(49508)
(49140)
数学(43632)
数学方法(43202)
农业(32417)
中国(25638)
业经(25318)
(24656)
(22811)
地方(22001)
(19768)
贸易(19763)
(19334)
(19195)
理论(15822)
(15608)
环境(15491)
技术(15482)
(15057)
(15042)
财务(14987)
银行(14982)
财务管理(14950)
(14232)
机构
学院(371689)
大学(370006)
(146781)
管理(146641)
经济(143495)
理学(127536)
理学院(126154)
管理学(123975)
研究(123830)
管理学院(123334)
中国(92072)
(82306)
科学(80479)
(78557)
业大(64700)
(64546)
农业(64115)
(63451)
研究所(59056)
中心(57688)
(54977)
财经(51273)
北京(49127)
(48712)
师范(48250)
(46608)
(44386)
(43315)
经济学(42462)
经济管理(40692)
基金
项目(253171)
科学(196008)
研究(183786)
基金(180576)
(157906)
国家(156523)
科学基金(132393)
社会(112520)
社会科(106142)
社会科学(106107)
(101278)
基金项目(97340)
自然(87026)
自然科(84875)
自然科学(84852)
(84167)
教育(83360)
自然科学基金(83318)
编号(77518)
资助(74277)
成果(62442)
重点(56423)
(55655)
(54933)
课题(52229)
(52054)
科研(48744)
创新(48560)
大学(46698)
计划(46577)
期刊
(162589)
经济(162589)
研究(103663)
(81254)
中国(67596)
学报(64252)
科学(57424)
农业(55367)
大学(47757)
管理(47386)
(46603)
学学(45225)
教育(37950)
(32062)
金融(32062)
业经(31673)
技术(31391)
(27117)
财经(23783)
经济研究(23514)
问题(23011)
(20193)
(20088)
图书(19347)
技术经济(18722)
科技(18543)
理论(18152)
业大(17706)
现代(16857)
资源(16855)
共检索到533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敏  陕婧婧  柴廷友  熊小龙  李天  
对引进的18份大豆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运用多元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供试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具有较为丰富的变异潜力,株高、生育期、单株荚数、百粒重、单位面积产量变幅较大;籽粒蛋脂总量达高级标准的有5个;适应四川雅安生态条件,可作不同熟性的材料种植。②相关分析表明,节数与株高、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播种到开花日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荚数、每荚粒数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③主成分分析中,单株个体、品质、粒重、产量构成及株型等5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3.11%。④聚类分析表明,当阈值为6.08时,可划分为4个性状不同的类群,各类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春志  裴翠娟  荆慧贤  张孟臣  王涛  邸锐  刘兵强  闫龙  
以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号为母本,高油大豆冀黄13为父本所获得的F9重组自交系的148个株系为试验材料,构建该群体的连锁图谱,并对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底荚高、分枝数、主茎节数、有效荚、无效荚、单株粒重、单株粒数)进行调查及QTL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共检出15个QTL位点,其中蛋白和油份含量定位在A2连锁群上,贡献率分别为10%,16%,同时发现C2连锁群上聚集了与产量相关的位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礼凤  李伟  徐冉  戴海英  王彩洁  
对1 069份大豆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概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豆品种中黄豆资源丰富,且生育期、株高、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变幅大,选择范围广。在品质方面,蛋白质含量≥40%的品种989份,占92.52%,为我省培育高蛋白大豆品种提供了充足的原始材料。对蛋白质含量≥45%的164份品种进行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证明,高油、高蛋白育种在后代选择中紫花品种蛋白高于白花品种,百粒重大的品种含油量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数进  杨凯敏  周永航  王燕平  李贵全  
以经~(60)Co-γ辐射的大豆品种晋大78M5代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诱变后代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研究后代各品系7S、11S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并分析其与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性状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变异系数最小,主茎粗、株高、百粒重和主茎节数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程度较低;单株产量、主茎节数、百粒重和主茎粗4个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均有较高的关联度;7S相对含量与11S相对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7S、11S各亚基与其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7S相对含量与蛋白质、脂肪含量均呈正相关,11S相对含量与蛋白质含...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凤瑶  辛秀珺  张代军  周顺启  
为了探究抗灰斑病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选用了近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7个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各性状及性状组基因型值进行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并建立了以产量性状为目标的各性状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性状组的单株粒数、3粒荚数、单株荚数;农艺性状组的生育期、单株节数及株高,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组间以正相关为主;生育日数与百粒重呈正相关、底荚高与4粒荚数呈负相关;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组间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且生育日数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产量性状的选择应以株高中等、生育期适中、单株多有效节数、较低的结荚部位、粒中等大、单株粒数多为选育目标,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茹芳  卢思慧  曹金峰  高广居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适合我市的夏大豆育成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产量>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脂肪含量>始花(R1)~成熟(R8)日数>主茎节数>出苗~始花(R1)日数;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影响较大的是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与脂肪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始花(R1)~成熟(R8)日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产量>蛋白质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出苗~始花(R1)日数;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始花(R3)~成熟(R8),影响较大的是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节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庆山  张忠臣  刘春燕  辛大伟  单大鹏  邱红梅  单彩云  
【目的】大豆的多数农艺性状均为重要的数量性状。对大豆的数量性状进行基因定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方法】以美国半矮秆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业大学高蛋白大豆品系东农594为父本及其F2:10代重组自交系的154个株系为实验材料。164个SSR引物经亲本筛选后用于群体扩增,并构建遗传图谱。对亲本间表现多态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及QTL分析。【结果】农艺性状包括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蛋脂总量等);产量性状(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和其它农艺性状(株高、生育期、分枝数、主茎节数、平均叶长、平均叶宽等)。结果表明,12个农艺性状共检出68个QTLs。每个性状的Q...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伍新龄  张旭  莫家琪  荆红彭  赵菲  关文强  
对近年选育的津鲜豆3号、津鲜豆4号、2013-99、台75、95-1这5个鲜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并对鲜食大豆鲜荚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为筛选出较好的鲜食大豆品种及其品质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鲜食大豆品种的二粒荚数、一粒荚数、株高、节数、百粒鲜质量、百荚质量、单株荚重、蛋白质、葡萄糖、蒸煮损失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单株荚重与株高、节数、百粒鲜质量、百荚质量、单株荚数、一粒荚数、二粒荚数和三粒荚数呈极度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负相关。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二粒荚数、一粒荚数和株高,建立的相关产量预测模型的理论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较好的拟合性,适合用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光利  汪燕  梁成刚  江谷驰宏  丁春邦  李天  
对从斯里兰卡引进的65个籼稻品种(90系列14个、At系列20个、Bg系列18个、Bw系列2个、IR系列3个、SN系列5个、其他系列3个)进行了农艺性状、加工及外观品质性状分析,并对29个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加工及外观品质各性状均显著或极显著受品种影响,各品种全生育期变幅为137~189 d,株高为82.1~139.7 cm,穗长为20.6~32.6 cm,有效穗数为5.9~17.3,千粒重为11.6~29.5 g,产量为0.3~1.0 kg/m2,多数品种加工与外观品质达到优质标准;多数品种属迟熟类型,株高相对较高,分蘖能力强,穗偏中大,结实率较高,但千粒重和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胜先  牛远  李梦  魏世平  刘晓芬  吕海燕  章元明  
【目的】发掘大豆农艺性状稳定表达的QTL、优异等位变异及其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为大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等后续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利用大豆基因组上均匀分布的135对SSR引物对通过分层随机抽取的6大生态区的257个栽培大豆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以获得分子标记信息,2009年和2010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农场对供试群体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茎粗和单株荚数进行表型鉴定以获得数量性状表型观测值,用广义线性模型、优化压缩混合线性模型和上位性关联分析3种方法,实施农艺性状表型与SSR标记基因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供试品种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茎粗和单株荚数变异系数介于24.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涛  杨春燕  赵青松  闫龙  肖付明  智海剑  张孟臣  
以冀豆12为母本,冀nf 58为父本通过杂交构建包含175个家系的F9:11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134个SSR标记,利用Kosambi函数绘制了一张包含117个标记,长度为1 373.6 cM的遗传图谱。运用QTL Cartogra-pher v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QTL Network 2.0软件的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区间作图法(NWIM)同时检测到2个控制开花期性状的QTL。其中,qFTO-1定位在O连锁群标记区间Satt581~Sat_190内,加性效应值分别为2.49和2.02,增效基因来自nf 58,贡献率最高为27.2%;qFTC2-1定位在C2连锁群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宏  
针对山西省干旱少雨气候特点、大豆产量突破比较困难的现状,通过滚动筛选,对18份产量突出的不同生态类型大豆种质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研究,以期为高产、超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参试材料采用聚类分析,划分生态类型;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OD=5.54处将其分为4类:第1类为多分枝结荚类型;第2类为中等分枝结荚类型;第3类为披针叶少分枝结荚类型;第4类为椭圆叶少分枝结荚类型。不同生态类型大豆种质产量与分枝数和三粒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质量、二粒荚数、荚粒质量、粒质量和茎秆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冉  李伟  张礼凤  王彩洁  戴海英  邢邯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害虫,对大豆的危害十分严重。了解大豆的农艺、品质性状与抗烟粉虱的关系,为大豆抗烟粉虱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13个国内外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鉴定其单叶、单株感染的烟粉虱2~4龄若虫的数量,同时调查各品种的结荚习性、种皮色、子叶色、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主茎粗、分枝数、总荚数、总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荚长、荚宽、籽粒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烟粉虱数量与各种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大豆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能够代表大豆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大豆感染烟粉虱的数量受结荚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刚  王家银  杨若菡  孙玲  吴学英  刘飞虎  刘其宁  
对81份外引亚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度进行分析,表明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多样性比较丰富。在此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把能代表7个性状的前3个因子归类为产量因子、单果种子数因子和株形因子,经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各性状之间的关系。按系统聚类,把81份材料聚成为3大类,为不同育种目标提供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松强  李向东  王石华  张忠林  
对46份外引黑米种质资源株高、有效穗、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谷粒长宽比、播始历差等8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及聚类分析,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为85.69%的前5个主成分;在主成分的基础上,对46份外引黑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d2=4.19的水平上将其划分成3大类型:第1大类群为为晚熟、高秆、适穗、多粒类型;第2大类群为早熟、中秆、长穗、重粒类型;第3类群为晚熟、高秆、多穗、多粒、轻粒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