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4)
2023(11830)
2022(10494)
2021(9835)
2020(8285)
2019(19019)
2018(19008)
2017(36259)
2016(20077)
2015(22823)
2014(22984)
2013(22741)
2012(20802)
2011(18722)
2010(18699)
2009(17201)
2008(16786)
2007(14770)
2006(13077)
2005(11573)
作者
(58907)
(48241)
(48035)
(45948)
(30746)
(23398)
(22065)
(19117)
(18486)
(17469)
(16752)
(16172)
(15491)
(15236)
(14947)
(14657)
(14589)
(14235)
(13952)
(13809)
(12067)
(12051)
(11578)
(10991)
(10988)
(10859)
(10819)
(10693)
(9805)
(9525)
学科
(78487)
经济(78397)
管理(60822)
(55726)
(47475)
企业(47475)
方法(36768)
数学(31174)
数学方法(30732)
(20654)
(20603)
中国(20549)
业经(18656)
(18029)
地方(17048)
理论(14735)
(14401)
农业(13915)
(13813)
(13759)
财务(13683)
财务管理(13656)
(13573)
贸易(13560)
(13120)
企业财务(12985)
技术(12546)
环境(12417)
(11900)
银行(11865)
机构
大学(284721)
学院(281579)
管理(116593)
(106504)
经济(103925)
理学(100173)
理学院(99091)
管理学(97441)
管理学院(96933)
研究(93235)
中国(69508)
(61967)
科学(58665)
(49637)
(46665)
中心(43842)
(43833)
研究所(42331)
业大(42243)
(42085)
财经(39580)
北京(39552)
(38517)
师范(38205)
(35736)
(34810)
(34382)
农业(34179)
师范大学(30906)
技术(30121)
基金
项目(193496)
科学(151250)
研究(143050)
基金(138504)
(120002)
国家(118978)
科学基金(102404)
社会(87486)
社会科(82773)
社会科学(82749)
(76022)
基金项目(73934)
自然(67236)
自然科(65625)
教育(65620)
自然科学(65610)
自然科学基金(64407)
(63926)
编号(60035)
资助(57524)
成果(49669)
重点(42815)
(42075)
课题(40808)
(40475)
(39448)
项目编号(37556)
科研(36839)
创新(36731)
大学(35928)
期刊
(117105)
经济(117105)
研究(83473)
中国(54131)
学报(44229)
管理(41978)
科学(39734)
(38954)
(37434)
教育(35804)
大学(32812)
学学(30001)
农业(27438)
技术(25384)
(23395)
金融(23395)
图书(22095)
业经(19086)
财经(18150)
经济研究(17677)
理论(15949)
(15301)
实践(15036)
(15036)
书馆(14914)
图书馆(14914)
情报(14884)
问题(14855)
(14488)
技术经济(14029)
共检索到417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苏君华  杜念  
[目的/意义]旨在回顾应急信息质量评价研究,梳理相关研究结构及内容特征,并展望未来研究。[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全评价”体系的评价六要素对21世纪以来国外应急信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论/发现]国外应急信息质量评价研究集中于医疗健康领域,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包括来源、交换获取、内容、表达、效用五个维度,主要指标有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未来研究趋势是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应急信息质量评价、混合评价方法、构建完善的应急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价值]从“全评价”体系角度系统梳理国外应急信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有助于从信息质量方面提升国家公共危机应急反应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付国珍  摆万奇  
当前我国耕地面临粮食保障与耕地严重撂荒、耕地保护与普遍"占优补劣"、农产品安全与土壤环境污染等诸多现实矛盾,针对新问题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亟待开展。本文在梳理现有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耕地质量的内涵及概念;总结了针对农业生产能力、耕地潜力、土地适宜性、土壤及环境质量、可持续利用、分等定级等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综述了已有研究在国家、区域、地块三个尺度的进展;提出了耕地质量评价重点转移、结合农户视角的综合评价、时空变化监测网络构建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标准化评价四个发展方向,以期为耕地质量评价理论提升及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姚乐野  胡康林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是当前国内外都十分关注的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主题,总结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视角与方法,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按研究内容主题和重点领域对国外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结论]从应急信息基本内涵、应急信息沟通、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和应急信息管理重点领域4个方面着重分析国外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研究现状,对国内研究的启示包括:应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多领域深入研究,加强案例和实证研究,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维海  
应急信息质量评价是应急信息过滤的关键环节,也是应急信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支撑。文章以传统的信息质量评价和信息过滤方法为基础,针对应急信息过滤需求,筛选出应急信息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依据不同应急处置不同阶段对应急信息的差异化需求,设计不同的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应急信息质量的模糊评价方法,这将为应急信息过滤和应急信息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佳佳  叶继元  
本文从"全评价"体系分析框架提出的评价六大要素角度,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方法、评价制度,对21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网站评价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应包括: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根据现实需要,理性拓展网站评价客体类型;明确评价目的;努力完善形式、内容与效用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确立规范、合理的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实用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重视网站评价制度研究。表7。参考文献63。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茄莉  
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为政府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依据1974年以来国外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总结了不同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根据进行可持续性评价时是否考虑了系统内部组分之间及内部组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评价方法分为三类:指标列举法、流量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分析得出现有评价方法存在六点薄弱之处:对可持续性评价框架背后的机理研究较少;指标的选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指标的标准化、赋权及集成方法的选取尚无统一标准;流量分析方法未包含与可持续性有关的全部强度参数;鲜有评价方法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规模;极少方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阈值范围。最后,指出了未来需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剑鸣  汤彪  俞薇楠  
本文采用主题文献挖掘方法,以政府信任提升为核心线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关于公众感知评价的内涵、应用领域、机制和方法、缺陷及发展趋势等内容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比较分析在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范式演变中学术界对公众感知价值及其获得方式的认知差异,归纳“公众感知评价-政府价值与流程再造-政府信任提升”的演进逻辑,这是以单一主题管窥学术范式演变的一种尝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目前,关于流通产业定位的观点主要有"流通基础产业论"、"流通先导产业论"和"流通战略产业论"等几个方面。文章在对现有流通产业定位的观点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流通产业定位的研究趋势,即科学界定和区分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等概念;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对流通产业进行定位;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流通产业也应该重新定位;流通产业中不同具体行业的定位应当有所区别;在同一经济发展阶段流通产业可能有着不同的定位;运用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界定流通业地位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晓霞  李哲敏  许世卫  李干琼  
通过价格变动在水平产业(产销)间、垂直产业链中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研究,综述了国外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角度、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平健  
基于Netlogo平台建立政府应急组织合作关系模型,对应急管理组织的微观合作关系进行仿真,以期涌现出组织合作网络的宏观演化规律。依据汶川地震实际处置救援数据,构建了任务关系矩阵,并随机生成组织关系矩阵,仿真得出了政府应急组织合作网络的演化趋势。构建美国FRP1999、NRP2003、NRP2004和NRF2008的政府应急组织合作网络模型,分析美国应急组织合作网络的演化规律,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邵舒羽   王晴   李亚铎   吴桐瑄   张诗可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发表的应急物流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认为我国应急物流研究主要分成了三个阶段:2001-2013年为上升阶段;2014-2019年为下降阶段,2020-2021年为二次上升阶段;应急物流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机构、发文作者之间的合作相对较少;目前研究的前沿是鲁棒优化、区块链等。同时,从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急物资配送等方面对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目前我国应急物流研究存在的问题,如:研究具有滞后性和被动性;整体研究水平较低,创新性较弱;研究中考虑的因素较为单一,且较少从受灾群众的角度分析问题,等。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包括:针对应急物流进行持续研究;作者和机构之间要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的合作关系;研究中应当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应急物流的各个因素;充分调查受灾群众的意见;考虑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做出尽量全面、科学的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尹睿  李丹飒  
伴随着Web2.0新技术和新兴学习理念的发展,个人学习环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形态在国外发展十分迅速。文献分析显示,国外关于个人学习环境的研究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主题:有关个人学习环境基本原理的描述性主题、有关个人学习环境技术开发的创生性主题和有关个人学习环境实践应用的关联性主题,在发展态势上隐约呈现出"范围整体化"、"场域多元化"、"开发多维化"和"影响多样性"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岚岚   胡轶歆  
基于政策文本梳理和文献计量分析,本文系统探讨了2001—2022年我国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演变历程及阶段性特征,剖析了信息化到数字化研究的演进动态及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我国信息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信息化萌芽、信息化深入推进和数字化转型三个阶段,相关政策演变体现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顶层设计逻辑,以产业与治理的数字化为核心、各领域全面渗透的实践逻辑,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内生驱动逻辑,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的需求牵引逻辑;(2)研究呈现领域多元化、方向前沿性、重点突出、及时回应现实关切等典型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赋能工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和如何构建数字经济的治理体系成为过去一段时期的研究主线;(3)近期研究持续聚焦数字经济、数字乡村、数字金融、数字鸿沟、数据要素等方面,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特性、应用、影响和治理研究热度持续上升;(4)数字化实践面临数字城乡融合程度低、区域数字鸿沟明显、产业与治理数字化短板、数据要素治理滞后等多重挑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岚岚   胡轶歆  
基于政策文本梳理和文献计量分析,本文系统探讨了2001—2022年我国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演变历程及阶段性特征,剖析了信息化到数字化研究的演进动态及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我国信息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信息化萌芽、信息化深入推进和数字化转型三个阶段,相关政策演变体现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顶层设计逻辑,以产业与治理的数字化为核心、各领域全面渗透的实践逻辑,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内生驱动逻辑,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的需求牵引逻辑;(2)研究呈现领域多元化、方向前沿性、重点突出、及时回应现实关切等典型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赋能工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和如何构建数字经济的治理体系成为过去一段时期的研究主线;(3)近期研究持续聚焦数字经济、数字乡村、数字金融、数字鸿沟、数据要素等方面,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特性、应用、影响和治理研究热度持续上升;(4)数字化实践面临数字城乡融合程度低、区域数字鸿沟明显、产业与治理数字化短板、数据要素治理滞后等多重挑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开封  马春梅  高文华  李溯源  李中轩  潘燕芳  
河南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之一,史前文明璀璨发达,是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区域。近二十年来,河南地区环境考古研究中,文化演化的环境背景分析成果突出,灾变事件影响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亦有涉及,数字环境考古工作也开始逐渐起步。但在河南地区仍缺少高分辨率古环境重建方面的研究,且已有环境考古研究多关注环境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而在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响应及其环境效应方面研究尚显不足。此外,随着RS、GIS等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对景观考古的不断关注,考古遗址预测模型以及史前人与自然关系的定量和模拟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考古研究的热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