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0)
- 2023(8407)
- 2022(7627)
- 2021(7329)
- 2020(6105)
- 2019(14328)
- 2018(14423)
- 2017(28282)
- 2016(15398)
- 2015(17370)
- 2014(17381)
- 2013(17264)
- 2012(15592)
- 2011(13971)
- 2010(13681)
- 2009(12318)
- 2008(11745)
- 2007(9930)
- 2006(8536)
- 2005(7210)
- 学科
- 济(58730)
- 经济(58663)
- 管理(43996)
- 业(41283)
- 企(34911)
- 企业(34911)
- 方法(29572)
- 数学(25571)
- 数学方法(25290)
- 农(15140)
- 中国(14247)
- 财(13950)
- 学(13541)
- 业经(13079)
- 地方(12054)
- 理论(10512)
- 和(10366)
- 农业(10246)
- 贸(10238)
- 贸易(10234)
- 易(9917)
- 技术(9684)
- 环境(9569)
- 务(9212)
- 财务(9154)
- 财务管理(9140)
- 制(9061)
- 教育(8746)
- 企业财务(8656)
- 划(8444)
- 机构
- 大学(214725)
- 学院(212418)
- 管理(90007)
- 济(79980)
- 理学(79066)
- 理学院(78227)
- 经济(78129)
- 管理学(76925)
- 管理学院(76559)
- 研究(67594)
- 中国(48182)
- 京(45753)
- 科学(43735)
- 财(34802)
- 所(33322)
- 业大(32827)
- 农(31939)
- 研究所(30733)
- 中心(30282)
- 财经(28877)
- 北京(28848)
- 江(28674)
- 范(28492)
- 师范(28267)
- 经(26306)
- 农业(25088)
- 院(24817)
- 州(24110)
- 师范大学(23039)
- 商学(22678)
- 基金
- 项目(152938)
- 科学(119762)
- 研究(112737)
- 基金(110476)
- 家(95536)
- 国家(94733)
- 科学基金(81773)
- 社会(68882)
- 社会科(65184)
- 社会科学(65166)
- 基金项目(59988)
- 省(59721)
- 自然(54309)
- 自然科(53010)
- 自然科学(53000)
- 自然科学基金(52024)
- 教育(51216)
- 划(50278)
- 编号(47071)
- 资助(45343)
- 成果(37694)
- 重点(33413)
- 部(33375)
- 发(31845)
- 创(31809)
- 课题(31355)
- 创新(29522)
- 项目编号(29370)
- 科研(29305)
- 大学(28672)
共检索到293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彭俊玲
国外对印刷文字与书籍史的研究新动向彭俊玲(河北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当今,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呈迭起,筹建“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相继问世,电子媒介在传播信息、交流知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人预言:电子时代不久将取代传统的印刷时代...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翔华
纸与印刷术的发明,引起了书籍制作的重大变革,并由此促使这一人类思想文化的载体得以大量地生产,促使人们所创造的知识得以迅速地传播,从而大大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国是造纸与印刷术发明的故乡。中国早在公元前后就已产生纸,七、八世纪已使用雕版印刷,创始于11世纪的活字印刷还在西方"印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菡
钱存训,江苏人,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自1948年任职美国芝加哥大学以来,一直专注于中国书史方面的研究。与书史有关的书籍制度、纸的制造、印刷术的缘起,都在研究的视野之内,60年代曾有英文本的《书于竹帛》一书问世。纸与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文明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钱存训教授的孜孜努力,在英语世界中既注意到国内考古的新成就和国外汉学研究的进展,又搜集中国文化在西方国家传播的迹象与记载以及散出的文物,获得了当时国内处于封闭状态中学者难以了解国外研究的发展动态,和西方国家中一般人中国文化浸润不够深厚故难以企及的成就。著名的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特约请他为系列著述《中国科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子雄
在古代印刷史上,金属活字是活字印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活字以铜活字为主,时至近代,金属活字是世界印刷发展的起点,因此应该重视对金属活字印刷史的研究。中国在发明雕版印刷之后,发明了活字印刷,同时也发明了铜版印刷和铜活字印刷。朝鲜在毕活字的基础上继续研制铜活字,并利用铜活字印刷图书,取得了成果。中、朝两国在不同时期对铜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少平
经济预测不仅是学术上的研究热点,更重要的是越来越被社会公众、政府和经济组织所重视。如世界经济预测已是联合国的有关机构以及世界银行等大型国际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大学以及大型公司等均定期发表经济预测报告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我们知道,尽管预测一开始就是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功能之一,但由于几乎所有的预测机构所研制的模型都没有预测到始于70年代的西方经济衰退和持续滞胀,并且通过模型分析也没有开出治理这种病症的药方,引发了对计量经济模型的信任危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于文
至20世纪中叶起"书籍史"在欧美国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其形成过程有着多重的学术背景和复杂的产生历史,表现为多股学术流派的汇流。其中社会文化史和传统目录学是新书籍史的两个理论基石,两者在相互借鉴、批评、调整与超越的过程中走向融合,并伴随着学科史、媒介史等多学科研究的渗透和影响,最终促成了"书籍史"研究领域的诞生。
关键词:
书籍史 西方国家 新史学 目录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玉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而且对东方各国乃至全人类的文明进程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文字书写材料和书籍制作方面,我们的祖先曾有过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并因此而享誉世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俊玲
主要从文献梳理与评述角度考察我国印刷史研究发展历程、印刷史研究的认识观和方法论、从事印刷史研究的专家学者群体特征等,概括建国以来我国印刷史研究领域的主要概貌特征,特别分析我国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群体对印刷史研究的贡献,并与印刷工业领域的专家倡导的"大印刷观"进行比较分析,概述印刷史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态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玉霞 王元忠
印刷期刊是一种传播知识交流信息的工具 ,它的主导地位近期不会被取代。电子期刊是科技手段的产物 ,其最终将成为期刊的主宰或是取代印刷期刊。印刷期刊的稿件充赤现象与电子期刊阅读的生理因素不可忽视
关键词:
印刷期刊 电子期刊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钟棣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吸收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与分析手段以后,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问题例如劳动价值论、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型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率的变化趋势、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生命力的解释等问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去跟踪和了解他们近年来在上述问题研究中提出来的种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点,不但是一种有益的借鉴,而且可以促进于我们国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伟,刘毅,刘洋
空间规划是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管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空间规划应该具有协调和整合空间发展的功能.而不仅仅是部门性的土地利用管理体系;应该关注地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增长;应该关注不同利益人之间共识的形成,而不是简单地分析一定地域空间开发的适宜性和先后顺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空间规划实践的一些新动向:a)重新分配空间规划的权利和职能;b)注重全纳性的参与;c)重视空间规划的协调与整合;d)强化空间规划的环境维度;e)增强空间规划的灵活性。基于此对我国的空间规划实践得到几点启示;a)空间发展的战略框架和行动计划相结合;b)形成适合于我国的规划参与机制;c)在增强规划约束性的基础上增加灵活性;d)强化区域层次的空间规划;e)突出空间规划的公共管理职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雪军,田霖
金融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鉴于国内对该学科研究的薄弱状态,文章对金融地理学的学术渊源、最新研究现状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区域金融学与金融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展望其应用前景,为金融学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全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丁乙
2000年以来,"民国大学史"研究构成了大陆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学术增长点。随着相关论著的不断涌现,"民国大学史"的研究也跳出了既有的研究框架,其关注视角更为新颖、多元,书写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从众多著作中撷取若干富有启发式的观点与方法,凝练出一些关键词,即"党国视角"的重新发现与超越"政府—学府"二元对立维度下的大学史研究、大学的"国立化""地方化"及其所呈现出的"地方性知识"、大学与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学术转型,并以此为导向来勾划出新世纪以来大陆学界"民国大学史"研究的新动向与新取径。同时,也将从视域、理论与材料三个方面对"民国大学史"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而如何从过去这十多年来的学术进路中,概括出大学史研究的范式更新,并反思如何对既有研究模式有所超越与突破,亦是今后所努力的方向。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国宣
从17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上半叶,历经近300年而未歇的北京琉璃厂书业维系了中国的南北文化交流甚至整个东亚汉文化圈的学术互动。由清代文献大家李文藻创作的《琉璃厂书肆记》是在琉璃厂书业鼎盛之始第一篇详实记述琉璃厂书肆及书商情况的作品,备受后世学者盛赞。文章借鉴西方书籍史的研究维度,深层解读《琉璃厂书肆记》,在传统文献学视阈之外,全面地把握其社会文化史意义,别见天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