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75)
- 2023(21050)
- 2022(18185)
- 2021(16839)
- 2020(14060)
- 2019(32255)
- 2018(31625)
- 2017(59696)
- 2016(32713)
- 2015(36512)
- 2014(36284)
- 2013(35494)
- 2012(33068)
- 2011(29993)
- 2010(30108)
- 2009(27556)
- 2008(26895)
- 2007(23582)
- 2006(20809)
- 2005(18392)
- 学科
- 济(132166)
- 经济(132034)
- 管理(91988)
- 业(88214)
- 企(70937)
- 企业(70937)
- 方法(58084)
- 数学(50785)
- 数学方法(50133)
- 中国(38052)
- 农(37607)
- 财(33599)
- 地方(30241)
- 业经(29851)
- 学(27998)
- 贸(25991)
- 贸易(25977)
- 农业(25405)
- 易(25177)
- 制(23713)
- 银(21254)
- 银行(21175)
- 技术(20756)
- 环境(20730)
- 融(20682)
- 金融(20680)
- 理论(20480)
- 务(20442)
- 财务(20358)
- 财务管理(20317)
- 机构
- 大学(457848)
- 学院(457389)
- 济(183962)
- 经济(180053)
- 管理(177266)
- 研究(159789)
- 理学(153013)
- 理学院(151250)
- 管理学(148398)
- 管理学院(147574)
- 中国(120330)
- 科学(100061)
- 京(98328)
- 财(84666)
- 农(82686)
- 所(81093)
- 研究所(73890)
- 中心(73486)
- 业大(72018)
- 江(68219)
- 财经(66958)
- 农业(64978)
- 北京(62111)
- 经(61110)
- 范(60890)
- 师范(60195)
- 院(58277)
- 州(55167)
- 经济学(54759)
- 财经大学(49784)
- 基金
- 项目(314210)
- 科学(246088)
- 基金(227020)
- 研究(225366)
- 家(200383)
- 国家(198704)
- 科学基金(169433)
- 社会(141288)
- 社会科(133984)
- 社会科学(133949)
- 省(122827)
- 基金项目(119566)
- 自然(111892)
- 自然科(109337)
- 自然科学(109307)
- 自然科学基金(107339)
- 划(104457)
- 教育(104117)
- 资助(94187)
- 编号(91381)
- 成果(73777)
- 重点(71141)
- 发(69312)
- 部(68642)
- 创(64968)
- 课题(63485)
- 创新(60667)
- 科研(60503)
- 教育部(58337)
- 国家社会(58209)
- 期刊
- 济(201187)
- 经济(201187)
- 研究(134781)
- 中国(92096)
- 学报(77995)
- 农(74800)
- 科学(69389)
- 管理(65171)
- 财(63485)
- 大学(58697)
- 学学(55252)
- 教育(52689)
- 农业(51592)
- 融(43325)
- 金融(43325)
- 技术(40023)
- 业经(33858)
- 经济研究(32701)
- 财经(32047)
- 经(27525)
- 业(27054)
- 问题(26003)
- 图书(24373)
- 科技(22491)
- 贸(22151)
- 版(22071)
- 技术经济(21737)
- 理论(21502)
- 统计(20747)
- 商业(20434)
共检索到686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小勇 朱相宇
基于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ASCM)以及构建的关键宏观决策影响因素"BL"组合模型,运用2004-2009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对我国发起的38起反补贴案件及其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对国外对华实施反补贴政策的关键决策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乔小勇
目前,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贸易摩擦已经由企业的微观层面向政府政策的宏观层面发展,反补贴已经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新热点,并且国外70%以上反补贴政策实施目标为中国。本研究在构建关键宏观决策影响因素"BN-L"组合模型的基础上,运用2004-2009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对我国发起的38起反补贴案件及其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对国外对华实施反补贴政策的关键宏观决策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同时,选取中美2006年铜版纸案件对研究结论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与说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春娣 袁建昌
随着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面临反补贴加剧的严峻形势,这会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影响,并危及企业竞争力。文章从国外对华实施反补贴的现状入手,通过对补贴和反补贴的福利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反补贴 福利 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荣珍
国外对华反补贴已经呈现出案件数量快速增长、"双反"同时进行、反补贴税率高等显著特点。文章通过对国外对华反补贴现状的分析,探讨我国现行补贴政策中哪些是需要特别予以关注的措施,通过分析指出我国现行补贴政策中既有与WTO规则相一致的内容,也存在某些仍需进一步调整和改进的措施。针对不同情况,我国应当对现有补贴政策进行调整与完善,以期减缓对华反补贴案件和多边补贴争端案件的增长。
关键词:
反补贴 补贴政策 WTO争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涛 刘亿 金晰
美国对中国贸易长期保持逆差,2015年贸易逆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美国突破了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反补贴的做法,对我国铜版纸实施反补贴措施,这标志着美国反补贴法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导向型"产业的突破,同时揭开了中国产品在发达国家遭受反补贴调查的序幕。为了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反补贴调查具有法律依据,美国政府2012年3月出台了《对非市场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乔小勇 朱相宇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贸易摩擦已经由企业的微观层面向政府政策的宏观层面发展,反补贴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热点。补贴幅度确定是反补贴政策实施的关键和难点问题。文章基于系统思维,运用管理决策、计量经济等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补贴幅度确定的IEC间接弹性系数法,并选取中、美2006年铜版纸案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涛
根据WTO秘书处统计,1995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贸易伙伴国对华共发起了43起反补贴调查,其中29起采取征收惩罚性关税等反补贴救济措施。尤其是2007年以来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贸易摩擦频繁爆发,中国已成为反补贴案件的首要涉案国,中国被发起反补贴调查和采取反补贴措施的数量几乎每年都占全球反补贴案件总数的一半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双双 卢锋
美国迫于中国在开放经济下竞争力提升的压力,改变了早年对所谓非市场经济不适用反补贴法的惯例,从2006年开始频繁对我国实施反补贴调查;尤其是2012年3月修改反补贴法相关内容,为对我国适用反补贴调查扫除了国内法障碍。随着"日落条款"到期后对中国企业反倾销将难以继续采用替代国方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振东 严敏
本文选取1995~2009年度数据,采用负二项计数模型来探究中国频繁遭受美国"双反"调查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发起"双反"调查的宏观决定因素主要包括:美国国内经济形势、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美国对华进口渗透率以及美国国内政局变化。其中,美国国内GDP增长率下降、进口渗透率提高以及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贬值会显著增加美国对华"双反"调查的数量;而失业率对于美国发起对华"双反"调查数量的影响则与预期不符。
关键词:
中美贸易“双反”调查 负二项计数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殿和
一、以政府为主导,从容应对反补贴调查反补贴涉案双方的贸易差额情况、进口渗透情况以及汇率情况,均会对案件发起国的最终裁定结果产生影响。为了从容应对国外发起的反补贴调查,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市场、经济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利强 屠新泉
对华实施"双轨制反补贴措施"是美国实施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对华贸易政策的法律工具,是美国强化监督中国履行补贴领域"最困难义务"的重要措施。美国政府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指控中国的禁止性补贴,而美国产业界利用反补贴税法指控中国的可诉性补贴,双轨各司其职,对中国的补贴政策形成了巨大压力。中国应当采用"权利对抗权利"、深入研究美国反补贴税法的判例与条款及调整补贴政策等方式,积极主动应对美国的"双轨制反补贴措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相宇 乔小勇
反补贴已经成为WTO成员间贸易摩擦热点,产业损害是反补贴调查的重要内容,而产业损害幅度的确定是产业损害认定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反事实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管理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反补贴产业损害确定的FC(Factor analysis and Counterfactanalysis)组合分析法。同时,结合2006年中美铜版纸案件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以期给我国进口反补贴调查机关在实施进口反补贴措施中的产业损害确定提供现实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2012年3月7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陈德铭部长指出:我们注意到最近美国对所谓"中国不守规则"的问题进行了横加指责,而且把指责的重点说是中国的"补贴行为",但是我想说明的是中国有义务遵守所加入的国际组织的规则,比如在经济和贸易方面遵守的是世贸组织的规则,但没有义务遵守某一个国家超出这些国际组织规则的内部法律和规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庆华
2006年6月8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决定对原产于我国的铜制管件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是2004年以来加拿大对我国产品发起的第四起反补贴调查。尽管与我国产品遭受的数百起反倾销调查相比,针对我国产品的反补贴调查数量很少,而且截至目前仅仅来自加拿大一个国家,但不少学者预计未来针对我国产品的反补贴调查将会增加,使反补贴成为我国出口产品面临的新贸易壁垒,如何应对反补贴问题的挑战是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建华 范荷芳
2006年11月21日,美国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发起了首例反补贴调查,2007年2月2日,美国商务部又就我国的补贴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了申诉。本文从考察美国对华反补贴政策立场的演变入手,着重分析了美国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的内在动因,并就我国应采取的相关对策与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反补贴 美国 政策演变 内在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