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9)
2023(10711)
2022(9311)
2021(9015)
2020(7630)
2019(18028)
2018(18146)
2017(35801)
2016(19509)
2015(22269)
2014(22458)
2013(21956)
2012(19809)
2011(17849)
2010(17913)
2009(16114)
2008(15540)
2007(13408)
2006(11585)
2005(10012)
作者
(55535)
(45774)
(45554)
(43407)
(29372)
(21958)
(20707)
(18152)
(17416)
(16311)
(15812)
(15221)
(14454)
(14454)
(14185)
(13853)
(13783)
(13730)
(13011)
(13006)
(11385)
(11213)
(11066)
(10459)
(10192)
(10176)
(10125)
(10091)
(9173)
(9071)
学科
(76768)
经济(76685)
管理(54736)
(51532)
(43795)
企业(43795)
方法(40477)
数学(35597)
数学方法(34917)
(18985)
中国(18458)
(17295)
(17117)
业经(16409)
理论(14759)
地方(14547)
(13333)
贸易(13326)
(12934)
(12843)
农业(12679)
技术(12136)
(11772)
教育(11553)
环境(11335)
(11142)
财务(11068)
财务管理(11048)
(10519)
企业财务(10408)
机构
大学(274725)
学院(272385)
管理(112510)
(102657)
经济(100312)
理学(98807)
理学院(97725)
管理学(95709)
管理学院(95221)
研究(86004)
中国(61794)
(58705)
科学(55666)
(45066)
(42809)
业大(41718)
(40992)
研究所(39424)
中心(38929)
(37700)
(37353)
北京(37183)
财经(37088)
师范(37026)
(33686)
农业(32222)
(31384)
(31375)
师范大学(30052)
经济学(29636)
基金
项目(192080)
科学(150674)
研究(140372)
基金(138302)
(120056)
国家(119065)
科学基金(102778)
社会(85656)
社会科(81127)
社会科学(81103)
(75481)
基金项目(73531)
自然(68640)
自然科(67076)
自然科学(67064)
教育(65987)
自然科学基金(65804)
(63810)
资助(58672)
编号(58403)
成果(47036)
重点(42576)
(42163)
课题(40017)
(39911)
(39789)
创新(36986)
科研(36863)
项目编号(36225)
教育部(36209)
期刊
(106024)
经济(106024)
研究(77597)
中国(46964)
学报(42362)
管理(40240)
科学(39274)
(36463)
教育(35979)
(32298)
大学(32216)
学学(29996)
农业(26243)
技术(25883)
(18656)
金融(18656)
业经(17893)
经济研究(16912)
财经(16720)
图书(15794)
(14074)
理论(13736)
科技(13729)
问题(13609)
(13529)
技术经济(13482)
统计(12883)
实践(12847)
(12847)
(12026)
共检索到379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苏立增  
在德育改革的进程中,客观地了解、学习和借鉴其它国家学校德育实践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我们在进行德育的横向比较中清楚地看到我国的德育模式在世界范围中的坐标点,更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我国现存的德育体系而创建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启娴  
十九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由竞争向垄断的发展,将传统的学徒制与行会就业方式荡涤殆尽,产业结构发生剧变、劳动分工日益复杂以及对劳动者专业技能的更高要求,使得青少年求职、就业的难度日益提高,成为产业界与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旨在帮助青少年(失业者)就业的设想与服务活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焦焕章  徐恩芳  
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兼谈对我们的启示焦焕章,徐恩芳一、国外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从宏观上考察,世界国际教育组织和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无不表现出对德育改革的紧迫心情,并且开展了颇具声势的讨论。在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和社会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基于中职生特点建立了知行统一德育学分制模式,充分挖掘学生自主成长的潜能。学分设置。规定在校生前3年的德育学分必须达到24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必修11分,选修13分。必修学分是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必须完成的内容,第一学年7学分、第二学年2学分、第三学年2学分,分别由新生入学教育、行为礼仪教育、素质拓展训练、诚信教育和公益活动等五个方面组成。选修学分课程又分限定和不限定两种。限定选修课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俊珂  
本文从学校德育的地位与领导、目标与内容、组织实施、衡量标准与评估依据四个方面对日本和新加坡的学校德育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有所启迪。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汪全莉  张蔚  
国外学术图书开放出版商业模式基于出版流程与资金来源可以分为作者付费、机构补贴、免费增值和聚合4种主要模式,但很多时候出版商是多种模式混用的。OA出版商重视质量,反映了OA出版领域学术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出版商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需要,作者付费模式与机构补贴模式需要注意图书数量与质量、商业价值与内容价值之间的平衡。可持续性与出版商财政状况高度关联,依靠单一收入来源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更不稳定。多数OA出版商默认互联网免费渠道能够接触更多读者,偶尔使用社交媒体辅助传播,以读者为资金来源的商业模式更加注重传播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进  
学分制是为克服学年制的某些弊端而实行的一种较为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国外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对我国的教学管理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美国、日本、西欧国家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发展学分制的设想和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彩平  
情感性德育模式,是对强调情感在德育过程、德育目标中的应有地位的德育理论的总概括。当代中西情感性德育模式的同质性是由复杂的时代文化因素决定的,而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又决定了二者各具特色。本文从当代中西情感性德育模式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正伟  杨颖秀  
实施道德行为需要付出德行成本。而德行成本过高是我国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研究德行成本并对过高的德行成本进行补偿是搞好学校德育的基础 ,也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效果和摆脱当前学校德育困境的出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政秋  
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校德育课程体系,必须开阔视野,借鉴国外职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德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分析了德育课程管理、内容、结构、目标等七个方面改革趋向及其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恒  
借鉴吸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开展公民教育的经验,我国职业学校的德育内涵应向公民教育延伸,以公民教育作为职业学校德育新的着力点,把公民道德、公民价值、公民知识和公民能力作为其核心目标。为此,德育课程的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模式、保障机制等都要实现相应的变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贤君  李明汉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教育和道德等方面的急剧变化,给学校德育带来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困惑。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目前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则是有效地实施德育的基础。 本文根据1993年4月间,广州教科所德育研究室对广州市所属的市区、经济较发达的番禺、经济较落后的从化三个地区,15所不同层次的普通中学,2400多名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檀传宝  
讨论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的前提是研究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一)当代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变迁 研讨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应从环境因素(子系统)及其物质和精神结构两个角度子以展开。所谓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包括客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中观系统的社区,微观系统的家庭和作为中间系统的大众传媒。 当代社会就其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之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诸领域均已达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又带来了技术专制、金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秀军  
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必须关注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德育生态环境的整体构成具有系统性,影响机制具有复杂性,形成发展具有建构性,存在属性具有价值性,存在样态具有动态平衡性。德育生态环境通过支撑与制约、熏染与陶冶、引发与导向、检验与反馈等作用机制发挥其德育影响。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中蕴含着学校德育的深刻变革,其生态建构需遵循生态学的理念与原则,构建国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生态联盟",实现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