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2)
- 2023(9622)
- 2022(8546)
- 2021(7973)
- 2020(6636)
- 2019(15487)
- 2018(15576)
- 2017(30305)
- 2016(16549)
- 2015(18644)
- 2014(18650)
- 2013(18652)
- 2012(16930)
- 2011(15318)
- 2010(15116)
- 2009(13471)
- 2008(13057)
- 2007(11026)
- 2006(9543)
- 2005(8198)
- 学科
- 济(63555)
- 经济(63474)
- 管理(46843)
- 业(44092)
- 企(37395)
- 企业(37395)
- 方法(31307)
- 数学(26889)
- 数学方法(26556)
- 农(16313)
- 中国(15887)
- 财(15488)
- 学(14783)
- 业经(14361)
- 地方(13055)
- 理论(11829)
- 和(11156)
- 农业(11105)
- 贸(10822)
- 贸易(10816)
- 易(10473)
- 技术(10203)
- 务(10201)
- 环境(10181)
- 制(10156)
- 财务(10141)
- 财务管理(10126)
- 教育(9734)
- 企业财务(9584)
- 划(9077)
- 机构
- 大学(232280)
- 学院(228775)
- 管理(95296)
- 济(86502)
- 经济(84454)
- 理学(83654)
- 理学院(82690)
- 管理学(81195)
- 管理学院(80798)
- 研究(74595)
- 中国(53904)
- 京(49892)
- 科学(47796)
- 财(38502)
- 所(37187)
- 业大(34753)
- 农(34617)
- 研究所(33965)
- 中心(33449)
- 范(31745)
- 北京(31690)
- 江(31564)
- 财经(31500)
- 师范(31484)
- 经(28710)
- 院(27276)
- 农业(27100)
- 州(26168)
- 师范大学(25817)
- 经济学(24570)
- 基金
- 项目(162626)
- 科学(127381)
- 研究(119689)
- 基金(117355)
- 家(101597)
- 国家(100712)
- 科学基金(86886)
- 社会(73405)
- 社会科(69437)
- 社会科学(69417)
- 省(63346)
- 基金项目(63329)
- 自然(57508)
- 自然科(56128)
- 自然科学(56117)
- 自然科学基金(55077)
- 教育(54764)
- 划(53524)
- 编号(49777)
- 资助(48292)
- 成果(40256)
- 重点(35670)
- 部(35555)
- 发(33936)
- 创(33741)
- 课题(33543)
- 创新(31240)
- 项目编号(31175)
- 科研(31171)
- 大学(30505)
共检索到323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沙鹏 王志强
共同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缺陷,在孤独症儿童群体中具有基础性、典型性与普遍性。共同注意与儿童的语言、模仿、游戏及社会互动等能力关系密切,积极地对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进行干预对其生涯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PROQUEST和EBSCO两大数据库,搜索了国外2000-2019年间发表的有关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干预的文献,从研究设计、干预方法及干预结果等方面对相关干预研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后续干预的展开提出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
孤独症 共同注意 干预研究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昊 刘立辉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父母接受培训后在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共同注意干预训练的效果。研究采用多基线设计,通过培训家长对三名平均年龄为46.6月的被试进行为期八周、四个阶段的干预,发现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行为及社会互动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被试的主动性和响应性共同注意、工具性和交流性共同注意、高强度和低强度刺激下的共同注意三方面,干预效果呈现不同特征且具有个体间差异。通过对结果的讨论,研究分析了促进干预取得成效的因素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姚雨佳
本文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障碍和刻板行为障碍三类典型特征为例,探讨孤独症发生的生理机制和神经基础。前额叶、杏仁核、颞叶、梭状回、眶额皮层等脑区和镜像神经元结构多被认为与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的发生有关;胼胝体等脑区体积、Broca区等脑区活动、MMN、P1、N1、P3、N4等脑电活动或能预测孤独症患者出现言语障碍;神经基底节、尾状核、扣带回等脑区活动在出现刻板行为方面可能发生作用。孤独症儿童某些脑区的发展滞后将致其他脑区活动增强,即存在补偿机制。此外,提出进行真实情境研究、发展研究范式、拓展研究范围及注重补偿机制研究,将可能成为孤独症神经基础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孤独症 神经基础 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梅
本文集中反映了近两年国外有关孤独症教育及医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同时结合本国实际和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为国内进一步开展此项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孤独症 教育 医学康复 最新成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静郧 孙玉梅
共同注意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缺陷,它与儿童语言、游戏、模仿等能力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大部分研究者将共同注意作为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关键领域。文章主要利用EBSCO数据库进行检索,搜集了国外2007-2016年间发表的针对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进行早期干预的文献,从研究设计、干预对象、干预目标、干预过程、干预结果五方面对当前干预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早期干预实践中研究方法有待丰富、研究对象有待调整、干预实践有待优化,并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自闭症 共同注意 早期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户秀美 胡晓毅 金宁
孤独症儿童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泛化困难的问题,实证研究表明,多重范例教学是一种有效提升孤独症儿童泛化能力的教学策略。本文对国外近十年来将多重范例教学应用于孤独症儿童干预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干预对象、实验设计、干预情境、干预目标、干预手段、干预结果与泛化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明晰多重范例教学的研究进展,为我国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
多重范例教学 孤独症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伟平 苏彦捷
孤独症儿童对社会刺激的注意行为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对眼睛注视的定向注意和联合注意受损。回溯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婴儿期就表现出对社会刺激如面孔、名字等的注意损伤。然而采用空间注意线索化范式,发现既有证据表明他们能对眼睛注视线索发出注意定向行为,也有相反的证据。孤独症儿童联合注意的缺损主要表现在,不能对他人的社会指向做出反应,也不能主动发出注意分享行为。文章回顾了孤独症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引起的注意定向的研究,分析了结果存在矛盾的可能原因,列举了他们在联合注意缺损上的主要表现,并总结了与其社会性注意相关神经基础的异常。
关键词:
孤独症 眼睛注视 联合注意 社会性注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许颖 苏怡
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语言受损的现象,长期以来对ASD儿童语言的研究集中于言语和非言语智力、孤独症严重程度等儿童先天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而忽略了家庭语言环境等后天因素带来的影响。当前有关汉语ASD儿童家庭语言环境的研究尤为匮乏,相较之下,英语等其他语言关于ASD儿童语言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本文梳理了英语等其他语言关于ASD儿童家庭语言环境与语言习得关系的研究,从语言输入数量、语言输入质量、家长回应性和语言习得辅助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汉语ASD儿童语言干预及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家庭语言环境 语言习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永固 王恩苹 贾磊 柴浩
共同注意是孤独症幼儿的核心缺陷,是开展早期有效干预的关键技能。本文描述普通发展儿童共同注意的发展特征,包括其构成要素、发展过程及其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联,分析孤独症幼儿共同注意的缺陷和发展模式,比较普通发展幼儿与孤独症幼儿共同注意发展模式的差异,介绍孤独症幼儿共同注意技能三种典型目标行为的干预方案,包括眼神注视、手指指示和主动展示,比较不同研究中的干预方法与干预效果,最后讨论孤独症幼儿共同注意干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齐亚菲 梁良 莫书亮 王福兴
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自由观看任务向24名孤独症儿童和22名正常发育的儿童呈现图片材料,考察孤独症个体对社会性、限制性兴趣和非限制性兴趣三类刺激的视觉注意模式。结果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个体对社会性刺激存在注意缺陷,但是孤独症个体对限制性兴趣领域内刺激的视觉注意模式与正常儿童类似且存在注意偏好。限制性兴趣刺激在视觉注意方面的特殊作用对孤独症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与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限制性兴趣 视觉注意 眼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晓毅 范文静
重度孤独症儿童在接收性语言方面存在困难,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近些年逐渐应用于其沟通训练中。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法的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对三名重度学龄孤独症儿童的接收性语言进行干预,以考察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对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影响。结果发现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干预有效提升了重度孤独症儿童听指令完成配对的正确率和配对正确的词汇量,促进了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瑜 张宁 裴涛
孤独症儿童家庭成员面临着特殊压力情境,国外学者对这一人群的应激应对问题已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开始从积极正向的角度探讨家庭的良好适应和复原力建构过程。本文通过回顾国外相关研究,从孤独症儿童家庭应激水平、应激来源、对应激的调适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以期对国内相关临床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户秀美 孟怡菲 王印 胡晓毅
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学生面临的众多挑战严重影响其学业发展,其学业质量普遍不高。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普通学校应将孤独症儿童学业水平的提升作为重要任务,为其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做好准备。文章对国内外近十年来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学科教学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讨论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并提出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的学科教学应:从“基于缺陷”走向“立足优势”,从“千篇一律”走向“因学制宜”,从“外界支架”走向“独立自主”,从“教室角落”走向“集体生活”。
关键词:
融合教育 孤独症 学科教学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左娟娟 贺荟中
学前阶段是孤独症儿童的最佳融合时机,将孤独症儿童安置于融合环境已成为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美国是较早推行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国家之一,具有相对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本文梳理近三十年美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的相关研究,总结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孤独症儿童在学前融合环境中取得的教育成就与存在问题,以期为我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学前融合教育 美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良 刘晓晓 莫书亮 张微
本研究采用自由观看任务,给16名孤独症儿童和21名控制组儿童呈现图片材料,利用眼动追踪实验技术,考察社会性刺激材料类型(包括人物、动物和物体)和刺激物的空间大小(近景和远景图片)对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注意定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对社会性刺激的注意定向存在一定损伤,但仍然对动物和人等社会性刺激存在一定偏好。刺激物的空间大小影响到孤独症对刺激物的注意,孤独症儿童对近景和远景刺激在注视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