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4)
2023(10182)
2022(8751)
2021(8518)
2020(7193)
2019(17024)
2018(16683)
2017(32539)
2016(17999)
2015(20523)
2014(20596)
2013(20628)
2012(19756)
2011(18035)
2010(18114)
2009(17181)
2008(17289)
2007(15647)
2006(13598)
2005(12463)
作者
(51357)
(43032)
(42854)
(41320)
(27765)
(20432)
(19802)
(16785)
(16238)
(15477)
(14811)
(14304)
(13791)
(13755)
(13649)
(13456)
(13009)
(12712)
(12479)
(12441)
(10810)
(10707)
(10462)
(9854)
(9778)
(9773)
(9564)
(9517)
(8712)
(8662)
学科
(76490)
经济(76408)
管理(47069)
(45892)
(35023)
企业(35023)
方法(34989)
数学(31593)
数学方法(31286)
中国(23433)
(22377)
(19657)
(18206)
贸易(18196)
(17814)
(15916)
(14481)
农业(14395)
业经(14328)
(14222)
银行(14197)
(13643)
地方(13590)
(13114)
金融(13112)
(12376)
(11220)
环境(11062)
(10850)
财务(10821)
机构
大学(262331)
学院(259885)
(118515)
经济(116237)
管理(97688)
研究(95715)
理学(83185)
理学院(82229)
管理学(80997)
管理学院(80491)
中国(75680)
(55929)
科学(54976)
(54620)
(49102)
研究所(44401)
中心(43959)
(43822)
财经(42786)
(38982)
(38918)
经济学(37920)
北京(36260)
业大(35566)
农业(34617)
(34606)
师范(34334)
经济学院(34268)
(33701)
财经大学(31533)
基金
项目(164624)
科学(129590)
研究(122872)
基金(120715)
(104643)
国家(103808)
科学基金(87542)
社会(78769)
社会科(74699)
社会科学(74679)
基金项目(62361)
(60827)
教育(56589)
自然(54349)
自然科(53062)
自然科学(53042)
(52835)
自然科学基金(52160)
资助(51341)
编号(49860)
成果(42662)
(39006)
重点(37389)
(36361)
课题(34676)
(33505)
教育部(33499)
国家社会(33133)
中国(32478)
(32078)
期刊
(129756)
经济(129756)
研究(82418)
中国(51193)
(40989)
(40161)
学报(37678)
科学(35680)
管理(34502)
(29568)
金融(29568)
大学(28561)
农业(27278)
教育(27211)
学学(26603)
经济研究(22152)
财经(21381)
技术(21095)
业经(19039)
(18446)
(17661)
问题(17599)
国际(15850)
(15566)
世界(15156)
技术经济(13362)
统计(12708)
理论(12480)
图书(12043)
(11461)
共检索到399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冯欣海  闫宇航  
近年来全球共有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以避免因银行惜贷造成资金回流央行,从而增加商业贷款,实现提升物价水平、缓解本币升值压力和振兴出口等多项政策目标。央行负利率政策作为新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五国中除日本外均已实行两年以上,其效果也已初见端倪。本文从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的原因出发,分别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负利率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警示我国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切忌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而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应注意调节经济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和技术进步,以免陷入负利率政策陷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冯欣海  闫宇航  
近年来全球共有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以避免因银行惜贷造成资金回流央行,从而增加商业贷款,实现提升物价水平、缓解本币升值压力和振兴出口等多项政策目标。央行负利率政策作为新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五国中除日本外均已实行两年以上,其效果也已初见端倪。本文从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的原因出发,分别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负利率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警示我国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切忌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而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应注意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群起   吴怀广  
欧洲中央银行(下文简称“欧央行”)于2014年6月实施负利率政策。应对通货紧缩风险是欧央行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基本原因,传统货币政策空间耗尽是直接原因,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失灵是制度根源。从欧央行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实际效果看,负利率政策迅速引导短期市场利率、汇率及债券收益率下降,对提振经济、就业和物价均有一定支撑作用。建议加强研判我国自然利率变化趋势,深化对负利率政策的认识,加强政策间协调联动,密切跟踪国际货币政策最新动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娄飞鹏  
近年来全球先后有多家央行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带来较大影响并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为基础,分析了国外央行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的原因主要是刺激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但通过对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的目标成效进行预判认为,负利率政策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甚至弊大于利。因此,我国货币政策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宏观经济政策间的协调配合。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建锋  
该文介绍了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行为,指出中国目前在利率政策上存在着不足。中国应当借鉴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以建立可预期的、经常性的、前瞻性的、配套性的和市场化的利率政策为目标,真正发挥利率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道文  李建忠  关伟  
年初以来五大经济体央行(瑞典、丹麦、欧洲、瑞士、日本)相继宣布维持负利率政策不变,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全球负利率政策却在逐步深化。五大经济体负利率政策实践负利率政策之一:瑞典央行瑞典央行以2%左右的通胀水平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并努力维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然而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下半年开始,瑞典经济的通缩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宪  王静然  王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义圣  
进入1999年、2000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除日本外)普遍刮起一股升息风。其中,相当一部分国家为防止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外部冲击以及为改善国际收支、保持汇率稳定相应提高了利率并取得一定成效。相比之下中国的利率政策,自从1996年至今,连续降息七次而效果不显著,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美国利率政策的实施过程及成效,对中国利率政策的操作能获得一些借鉴与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玉  
2014年上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通胀率低位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欧央行实施"负利率"政策,并于两年中继续深化利率下限。本文从欧元区实际GDP增长率、调和CPI、汇率、信贷等角度分析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实施的背景及效果,"负利率"政策在短期内达到了一定的政策目标,但对通货膨胀率和企业信贷量收效甚微。长期内,欧元区金融"碎片化"、财政分立及"负利率"本身的"副作用"等因素将可能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立金  姚远  
当前,欧洲共有四家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其目的略有差异。从政策效果看,各经济体信贷增长依旧缓慢,经济改善程度有限,而干预汇率的效果则相对较好。但是,负利率政策也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受损、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加剧等负面效果。负利率政策的目的和内容(一)负利率是经济长期停滞的结果,央行被动而为之。各国央行普遍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玉  
2014年上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通胀率低位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欧央行实施"负利率"政策,并于两年中继续深化利率下限。本文从欧元区实际GDP增长率、调和CPI、汇率、信贷等角度分析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实施的背景及效果,"负利率"政策在短期内达到了一定的政策目标,但对通货膨胀率和企业信贷量收效甚微。长期内,欧元区金融"碎片化"、财政分立及"负利率"本身的"副作用"等因素将可能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立金  姚远  
当前,欧洲共有四家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其目的略有差异。从政策效果看,各经济体信贷增长依旧缓慢,经济改善程度有限,而干预汇率的效果则相对较好。但是,负利率政策也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受损、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加剧等负面效果。负利率政策的目的和内容(一)负利率是经济长期停滞的结果,央行被动而为之。各国央行普遍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兵兵  
负利率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中央银行所实行的利率政策,作为一种金融政策"异象"而备受关注。负利率政策的出现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一种挑战,是部分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所导致的通货紧缩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尽管负利率政策在部分国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看,并未能较好促进信贷扩张与经济增长,不能在长期阻止通胀下滑,无法完全减缓本币升值压力,容易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不存在持续的通胀下降与货币升值压力、实际资金利率水平处于负利率状态等实际情况,以及负利率政策本身不利于提振内需,就化解当前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困难而言,负利率政策并不是能够"药到病除"的"良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北京  张英男  
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彦生  李东元  
本文采用前瞻性泰勒规则对新凯恩斯模型中的货币规则进行了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模型,通过反应函数和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新凯恩斯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的货币政策,而且得出了非常重要的经验性结论。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期的货币政策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利率没有完全自由浮动的前提下,利率政策还很难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