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9)
2023(10258)
2022(8513)
2021(7820)
2020(6284)
2019(14887)
2018(14910)
2017(28333)
2016(15540)
2015(17506)
2014(17744)
2013(17399)
2012(16306)
2011(15169)
2010(15755)
2009(14361)
2008(14205)
2007(12761)
2006(11611)
2005(10571)
作者
(47187)
(39183)
(39062)
(36962)
(25202)
(18756)
(17622)
(15273)
(15068)
(14161)
(13500)
(13336)
(12727)
(12557)
(12181)
(12127)
(11570)
(11475)
(11359)
(11297)
(9969)
(9750)
(9661)
(9135)
(8866)
(8780)
(8773)
(8766)
(8088)
(7797)
学科
(74756)
经济(74691)
管理(39120)
(37150)
(28534)
企业(28534)
方法(28447)
数学(25074)
数学方法(24502)
中国(24501)
地方(22530)
(19062)
业经(16111)
(14517)
农业(13119)
(12451)
理论(11799)
环境(11794)
地方经济(11762)
(11515)
(11424)
金融(11422)
(11246)
银行(11227)
(11205)
贸易(11193)
(10942)
(10933)
(10688)
(10676)
机构
学院(227548)
大学(225439)
(90020)
经济(87825)
管理(84649)
研究(83047)
理学(71800)
理学院(70835)
管理学(69135)
管理学院(68736)
中国(61847)
科学(53185)
(50863)
(43041)
(39564)
研究所(39083)
(38925)
中心(36897)
(35892)
(33787)
业大(33676)
师范(33466)
北京(32758)
财经(30768)
(30463)
农业(30245)
(29307)
(27691)
师范大学(26960)
经济学(26560)
基金
项目(149406)
科学(117322)
研究(107919)
基金(105429)
(92557)
国家(91803)
科学基金(78249)
社会(67143)
社会科(63685)
社会科学(63663)
(60547)
基金项目(55205)
(51149)
自然(50767)
教育(49916)
自然科(49632)
自然科学(49619)
自然科学基金(48643)
编号(44026)
资助(43858)
(37575)
成果(35893)
重点(34335)
课题(32338)
(31569)
(30555)
发展(29765)
(29251)
创新(28667)
科研(27936)
期刊
(107228)
经济(107228)
研究(69611)
中国(50383)
(36236)
学报(34233)
科学(33919)
管理(32315)
教育(29614)
(28039)
大学(25946)
农业(25213)
学学(24210)
技术(22868)
(21299)
金融(21299)
业经(18621)
经济研究(16732)
问题(14967)
财经(14334)
(13706)
统计(13277)
(12372)
(12132)
技术经济(12131)
资源(12070)
(11584)
图书(11532)
科技(11105)
决策(10994)
共检索到352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斌栋  赵新正  潘鑫  胥建华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理论上存在交通供给、交通需求和空间政策三类策略。对于世界六个大城市交通策略的实践分析则显示出很强的规律性:三类策略的综合应用是世界大城市的共同选择;在实施交通供给策略的基础上,世界大城市大多同时采取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和空间引导策略;在需求管理方面,不仅倡导公交优先,而且还对个体机动车辆的使用和拥有加以控制;空间策略方面主要是通过新城的建设疏解中心城的人口,以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而国内特大城市仅仅热衷于交通供给策略即道路的建设,改变当前交通效率低下的局面,就必须科学运用三类策略尤其是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和空间引导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紫华  孟强  陈晓键  
国内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研究主要限于一些经验性的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总结了国内目前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五种主要亚模式,分析了与这些模式相关的三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就国内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选择论述了相关的原则和途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韩兆洲  陈文慧  
目前我国特大城市发展遇到了人口密度过高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城市病"。本文对我国六座特大城市规划进行了梳理,认为多中心发展模式已成为共识,但规划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城市发展模式的机理,结合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多中心模式探索中的典型案列剖析,文章提出了新城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完善产业链条、人的作用、政府引导及规划的实施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王丽  
文章选择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墨西哥城、加尔各答、孟买、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国外大城市为对象,主要从人口规模、迁移分布、年龄结构3个基本方面,考察国外大城市的人口发展特征,总结其一般性规律及其对上海的启示,为制定上海人口发展战略、实现上海市未来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坚强  朱渊  王勇  
运用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分析1840年以来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归纳得出"新城—协作"与"扩展—回波"两种城市形态发展模式,并对它们的内涵、区别、经济学分析等展开探讨。研究发现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门槛后,某种程度上,"新城—协作"的城市形态发展模式要比"扩展—回波"式更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与实际需要。这为我国一些大城市调整"摊大饼"式的空间发展路径依赖,摆脱"单中心"蔓延发展导致诸多"城市病"的发展困境,实现城市形态优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音  
城市交通的开发涉及模式化技术。模式化可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的状态,以及采取针对其不同方面的控制技术,如流量,路网分配,时间和方式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春淦  范大路  
重庆市的发展应按照“点轴”式开发模式进行,即以重庆市主城区和万县区为基本的两点组成重庆城区经济圈和三峡库区经济圈;以长江为一轴,通过梯度的逐层逐级传递,走城市辐射农村、农村包围城市的双向渗透发展道路,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颖  刘林青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性表明政府和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主要有政策驱动模式、龙头带动模式、特色集群模式、创新驱动模式、模仿创新模式五种。武汉市青山区城区产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龙头辐射模式、创新驱动模式、特色集群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温旭丽  葛荣佳  何小洲  
基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发展市郊轨道交通是现今大城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发展卫星城镇、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市郊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模式的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旨在对新兴的市郊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模式进行探讨。论文分析了车辆选型、车辆编组、列车交路、列车停靠方案,并结合具体的无锡地铁4号线对此运营方案作了实例论证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清裕,张文尝,王先文  
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城市空间结构可分为单中心、多中心和网络型三种演变类型。不同类型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同。现阶段,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时期,集聚与扩散并存。大城市中心城过分集中给城市交通及生态环境等带来诸多问题,需要加速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疏解大城市中心城过度集中状况,解决中心城发展空间不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是解决大城市中心城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永胜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从城市结构、功能与交通的辩证关系中探寻优化的路径。通过城市集群发展,把人口分流到卫星城市,能有效地解决交通难问题;以公交为主的城市交通,能有效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登清  张阿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长春  彭聚霞  
文章以"互联网+交通"为研究对象,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时代特征,从道路基础设施、智慧出行、智慧交通、交通政务影响力和交通出行安全五个方面构建基于"互联网+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在专家群体决策的基础上赋予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选取南京市、苏州市、常州市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