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4)
2023(13596)
2022(11760)
2021(10934)
2020(8850)
2019(20446)
2018(20507)
2017(39353)
2016(21422)
2015(23913)
2014(24101)
2013(24010)
2012(22357)
2011(20478)
2010(20613)
2009(18705)
2008(18178)
2007(15989)
2006(14284)
2005(12797)
作者
(62778)
(51895)
(51601)
(48885)
(33188)
(24856)
(23452)
(20465)
(19883)
(18587)
(17839)
(17503)
(16484)
(16457)
(16025)
(15838)
(15385)
(15256)
(14824)
(14735)
(12878)
(12834)
(12485)
(11889)
(11654)
(11616)
(11547)
(11490)
(10468)
(10196)
学科
(92796)
经济(92700)
管理(58446)
(56945)
(44987)
企业(44987)
方法(36534)
数学(30748)
数学方法(30421)
中国(29922)
地方(25691)
(25565)
业经(21388)
(19702)
(18734)
农业(18016)
(15363)
贸易(15350)
理论(15279)
环境(15152)
(15053)
(14838)
(14749)
技术(14318)
(14164)
(14156)
银行(14125)
(14097)
金融(14096)
(13632)
机构
大学(305968)
学院(304607)
(121039)
管理(120726)
经济(118196)
研究(107237)
理学(103789)
理学院(102556)
管理学(100886)
管理学院(100337)
中国(78778)
(67574)
科学(66835)
(54203)
(53455)
研究所(49205)
(48537)
中心(47551)
(44933)
业大(44766)
(43540)
北京(43460)
师范(43177)
财经(42495)
(39182)
(38551)
农业(37645)
(37252)
经济学(35330)
师范大学(35071)
基金
项目(206012)
科学(161969)
研究(152315)
基金(147629)
(127954)
国家(126828)
科学基金(109030)
社会(95020)
社会科(89988)
社会科学(89966)
(80876)
基金项目(79261)
自然(70456)
教育(69048)
自然科(68789)
自然科学(68776)
(68152)
自然科学基金(67491)
编号(63013)
资助(60249)
成果(51274)
(47850)
重点(45769)
(44586)
课题(43755)
(42460)
创新(39526)
科研(38650)
发展(38383)
项目编号(38240)
期刊
(139754)
经济(139754)
研究(95406)
中国(61066)
学报(46166)
管理(45205)
(45096)
科学(44141)
教育(37978)
(37555)
大学(34879)
学学(32403)
农业(31823)
(26798)
金融(26798)
技术(26584)
业经(23858)
经济研究(21521)
财经(19852)
问题(19414)
图书(18523)
(16920)
(15999)
科技(15551)
理论(15280)
技术经济(14703)
现代(14603)
(14281)
资源(14084)
实践(13934)
共检索到458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伟  马彦琳  
基于对国外有关城市集群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得出在城市集群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行政调控、社会进步以及自组织机制分别扮演着原动力、推动力、支撑力和协同力的角色。多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影响和改变着城市集群的发展演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小琼  
随着赣鄂湘三省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支持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已成为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机遇的内在要求,成为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棋眼",成为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挑战性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支撑,加强"中三角"金融协作是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融合与发展的最核心内容,并强调加强金融协作要坚持共赢的基本原则,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市场体系、金融生态环境三个领域的建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革伟  
城市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典型现象,在此背景下,城市金融与城市集群化存在着历史和现实、空间结构、发展战略等诸多方面的交集和互动,本文对这些内在因素和联系展开分析,并对当前城市金融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涛   李芸萌  
在我国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双重步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吉林省的人口流动、城市集群和产业结构变化规律都出现了新转变,分析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人口流动特征可以发现,人口流动对吉林省城市集群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都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是一项在理念、制度、产业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变革的大规模创新工程,对于加速推动城市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应改变县域发展“齐步走”的现状,围绕县域人口、产业、区位等特征,以大工程、大项目为抓手,科学规划推动新型城市集群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祥  
非正式制度是近年来企业集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角,现有的文献形成了两条研究路径:其一,主要探讨非正式制度因素在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促进合作、降低交易费用的积极影响;其二,着重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发挥作用的约束条件,讨论其局限性和在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变化。本文对以上两个研究路径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秀清  白永平  白永亮  
长江中游城市群行政、产业、基础设施等的协调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基础,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包含了更广泛的含义。首先分析了城市集群经济增长与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的未来发展就是要促进区域内的协调发展,接下来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现状和不足,最后针对性提出了组建区域合作委员会、建立区域产业协作分工体系、加强功能区规划、全区域生态协调发展规划、政府规划与民间参与的协调以及三省人才交流机制等对策,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政策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晨晖  
全面提升城市群与区域的竞争力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分工深化的视角下,广东欠发达地区应怎样选择专业化和多样化的产业发展路径?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广东省2006~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专业化及多样化程度纳入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工业生产效率随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广东发达地区城市的工业生产效率随生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广东欠发达地区城市应注重提升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着重发展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服务和信息技术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服务业并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以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并结合城市集群和湾区经济规划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走稳走好创新驱动的现代化之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勇  
城市群是新时期城市化推进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其形成机制。基于对国外有关城市群形成机制的研究文献所进行的分类综述,得出城市群的形成既是居民—厂商主体区位选择的微观过程,又是基于垂直联系的产业演化过程,同时还受到地方政府主体的影响。城市群形成机制是自组织和有组织共同作用的过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丽梅  楼嘉军  
城市休闲化是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一种形态,是休闲时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必然反映。文章在提出城市休闲化的概念以及分析国外城市休闲化两个发展阶段基础上,从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和行为、城市休闲基础环境、城市居民休闲消费、城市休闲相关产业、休闲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5个层面对国外城市休闲化研究文献进行概括与探讨。最后,结合国外城市休闲化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以及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现状,从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实践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关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钟虹滨  钱海容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分析当代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归纳出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向多样化、人性化、文脉化和可持续化的特色方向发展。总结出街道更新的重点应是保持街道的生机与活力,确保行人的安全与舒适,提高交通的可达与有序,延续街道的文脉与记忆,维持街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期对我国现阶段街道改造与更新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孟禹   张凤云  
城市集群是随着城市间交通时间不断缩短、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空间现象。本文以2008—2020年243个外围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全球卫星夜间灯光和交通时间的匹配数据集,构建城市集群和城市空间演化的量化指标,实证分析外围城市集群对其空间演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围城市集群显著加速了其内部空间集中化。进一步,本文使用清代城市历史地理数据构建工具变量讨论模型内生性,并开展系列稳健性和异质性分析,证实了结论的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在双“核心–外围”关系并存的空间中,外围城市集群增强了其核心区劳动力和企业的集聚效应,且该效应会随着核心区主导能力的增强而增强。本文将城市空间演化方面的研究视角拓展至双“核心–外围”空间尺度,研究结论可为理解我国城市空间演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荣天  张小林  
根据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内容变化和理论进展,从演变模式、驱动机制、模拟预测和优化调控四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内容体系进行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趋势进行述评。本文旨在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系统梳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以期能对国内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剑  黄益军  陈娟  
以数字化水平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力投入、基础设施、研发投入、交通物流和创新环境5个维度的指标,构建数字化水平评价体系。选取1999年到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解释数字化水平对城市集群产业结构合理化和融合度的影响路径,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城市集群产业结构向合理化调整和加速产业结构融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水平对不同城市集群产业结构有异质化影响,在东部沿海区域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集群中,数字化水平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较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大,产业结构也更加合理。在不同城市集群中,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采取异质化的数字化发展策略,通过加强数字人才建设、加大数字基建投入以及实施差异发展战略等手段,积极发挥数字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娟  文余源  鲁奇  
城乡互动发展是通过资本、劳动力、物质、信息等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空间的双向流动而形成的一种空间关联的地域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开展城乡互动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利于拓宽地理学的研究体系,为新一轮的区域规划和城乡规划提供新的研究架构;有利于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文章从内涵、内在机理和驱动因素、模式、实现途径等方面总结了近十五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城乡互动发展研究的主要成果,指出当前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定性化和静态层面的研究,定量化研究和不同时空尺度的动态研究还较为欠缺。因此,加强城乡互动发展内在机理的系统解读、加强城乡互动发展时空演变机制和规律的研究、深入开展我国不同类型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模式和优化对策的研究将是该领域亟待深入探讨的几大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亚男  李琳  韩磊  谢双玉  
城市滨水空间转型发展是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方式,已成为当前国际城市更新与再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也大量涌现,有必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论文以Web of Science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1988—2020年间相关文章为分析对象,从滨水空间转型发展的过程、模式、动因与机制、效应等方面对其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滨水空间转型发展研究多采用定性方法对案例地开展描述性分析,研究主题从关注实践需求转向探讨深层次学术问题并逐渐多元化,研究视角越发强调人本主义和公平理念。最后,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和中国实际指出:未来中国应转变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重视不同区域多案例的对比研究,再现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过程,模拟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机制,全面评估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效应,以优化和完善中国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