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5)
2023(10659)
2022(8833)
2021(8170)
2020(6437)
2019(15149)
2018(15123)
2017(28551)
2016(15709)
2015(17774)
2014(18159)
2013(17540)
2012(16331)
2011(15017)
2010(15565)
2009(14104)
2008(14005)
2007(12594)
2006(11313)
2005(10517)
作者
(45351)
(37283)
(37103)
(35259)
(24120)
(17806)
(16926)
(14462)
(14339)
(13593)
(12687)
(12683)
(12171)
(11903)
(11594)
(11510)
(11043)
(10988)
(10842)
(10732)
(9410)
(9188)
(9163)
(8724)
(8487)
(8400)
(8340)
(8336)
(7670)
(7366)
学科
(72998)
经济(72927)
管理(41695)
(39216)
(30712)
企业(30712)
方法(26856)
中国(24793)
数学(23460)
数学方法(22918)
地方(21968)
(18968)
业经(16355)
(13898)
农业(12986)
(12504)
理论(12475)
(12297)
(12072)
(11938)
银行(11926)
(11850)
金融(11849)
(11561)
(11481)
贸易(11466)
地方经济(11408)
环境(11049)
(10974)
技术(10377)
机构
学院(223071)
大学(217792)
(88518)
经济(86264)
管理(82032)
研究(76924)
理学(68962)
理学院(68106)
管理学(66569)
管理学院(66158)
中国(59794)
(48433)
科学(46818)
(41438)
(39026)
(36084)
中心(35470)
研究所(34662)
(33514)
(32366)
师范(32065)
财经(31661)
北京(31341)
(29868)
业大(29664)
(28513)
(28304)
经济学(26591)
技术(26005)
农业(25643)
基金
项目(140201)
科学(110138)
研究(105724)
基金(98061)
(84250)
国家(83488)
科学基金(72260)
社会(65571)
社会科(62177)
社会科学(62163)
(57121)
基金项目(51018)
教育(49661)
(47170)
自然(45407)
编号(44640)
自然科(44383)
自然科学(44376)
自然科学基金(43520)
资助(41155)
成果(36563)
(35405)
课题(32476)
重点(31832)
(29616)
(28982)
发展(28618)
(28136)
创新(27045)
(26500)
期刊
(108543)
经济(108543)
研究(70956)
中国(51766)
教育(32711)
管理(32695)
(32102)
(31516)
学报(29457)
科学(29024)
(23325)
金融(23325)
技术(23166)
大学(23111)
农业(21994)
学学(21296)
业经(19342)
经济研究(16964)
财经(15138)
问题(15001)
(13103)
图书(12471)
统计(11886)
(11790)
(11367)
技术经济(11183)
商业(11065)
现代(10891)
(10870)
(10512)
共检索到354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乃静  
近年来 ,有关城市群的研究渐成热点。本文在介绍国外八大城市群的同时 ,首次总结提炼出了国外城市群的两大发展模式 ,并重点阐析了国外城市群形成发展中的主导经验 ,以期对我国城市群建设发展有所启迪和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乃静  
一、国内外大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国内的大城市群主要有两个,即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这是我国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发展程度最高、实力最强、城市密度最大的城市群,是公认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地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朝林  辛章平  
就伦敦、洛杉矶、纽约、东京、柏林等城市群地区的水资源开发过程和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纽约和东京城市群按照"水区"和城市—区域发展原理,协同建设与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水源涵养区,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伦敦和柏林城市群,尽管水资源先天不足,但由于采取了有效的城市水资源管理措施、高端的水处理技术及循环用水系统,实现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洛杉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欧文斯河谷和莫诺湖泊盆地掠夺性水资源开采行为应引以为戒。我国正处在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可持续的水资源开发模式、水源涵养区建设经验对我国城市群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京津冀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城市群,从长远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振龙  于淼  
城市限制政策是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增长而提出的,它是近年来城市研究领域倍受争议的概念之一。城市限制政策的实施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它对阻止城市蔓延、提高城市建筑密度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均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应该关注城市限制政策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国外典型城市限制政策的概念、类型、模式,以及对城市经济、住房以及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希冀能够对我国的政策制定和城市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学涛  王振华  胡文君  
城镇化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本文重新考察并提炼总结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巴西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及教训,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提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并提出完善多层次市镇体系、为城镇外来人口提供"安居"条件等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兵  古继宝  
城市群(带)是在工业化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城市高级化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支点。本文从解析城市群(带)研究的相关理论入手,着重分析了中外城市群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形成的经验,提出了良好的区位和基础设施是城市群(带)发展的条件,工业化是其动力,产业转移是其发展的机遇,产业联系是其成功的关键。并以此为基础,对山东半岛建设城市群的路径和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学  迭戈·萨麦隆  罗卿  苏曼·拉纳  刘志安  
本文以滇中城市群规划为例,结合中外合作编制《云南省滇中城市群规划》实践,采用多情景发展模拟,将GIS工具与传统规划手段紧密耦合,针对"离散型"、"区域型"、"都市型"、"网络型"四种发展模式进行情景分析,并从中探索适合滇中城市群未来发展的、相对合理的规划方案。最终得出一个阶段性发展方案,即在2030年以前滇中城市群以"区域型"模式为主导,2030年以后以"网络型"模式为主的发展模式,推进滇中地区稳步、有序发展,逐步实现生态安全、资源集约、经济繁荣三者高度统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纯礼  
通过深入分析国外4种主要城镇化发展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的城镇化、以拉美为代表的畸形城镇化和以亚洲新兴地区的经济拉动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镇产业发展,加大城镇建设投入、提高小城镇的承载力和加快城镇体系发展,以期对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胜  
不同国家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路径各有特点。比较分析英美日韩四国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其中以日本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最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农村工业化战略很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庆  
介绍了我国传统区域民营快递业的几种典型发展模式与浙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并以义乌为例实证分析了区域民营快递业的发展,最后从开拓创新、合作共赢、资源整合几方面提出了我国区域民营快递业发展模式创新的举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红  高思芃  吴玉浩  
构建针对特定区域发展的科技服务模式,提出相应保障机制,对促进区域科技服务业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动态,在明确科技服务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哈长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结合产业生态化理论构建"需求分析—资源匹配—服务对接—评估反馈"良性循环的生态化科技服务模式,并为哈长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定制化的发展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大均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平台的旅游大数据为旅游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数据来源。基于网络游记攻略文本数据的挖掘,运用GIS空间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的空间格局及其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逐渐形成了以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为重要支撑的"品"字型格局,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行政藩篱效应;旅游流空间差异明显,长沙市→湘潭市、上饶市→景德镇市、长沙市→岳阳市、武汉市→宜昌市等是主要流动方向;旅游流网络整体结构比较松散,且不均衡性强,主要由少数节点控制,系统内部存在较强的凝聚性;武汉市、长沙市是核心节点,南昌市是次核心节点,九江市、上饶市、宜昌市、岳阳市等是重要节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处于延伸扩展模式发展阶段,在城市群旅游流内部存在多个子嵌套系统。最后,就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空间的优化,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杰义  
浙中城市群处在工业化的成熟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要整合资源,促进浙中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促动为主的方式而不是行政推动为主的方式来促进浙中城市群的发展,产业集群化是浙中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文启  
分析了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原因,指出了城市群的现状特征,并对沿线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绍红  王雷雷  阎东彬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虽然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存在问题也较多。本文在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应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合理规划、注重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等措施应对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