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3)
2023(15601)
2022(13463)
2021(12361)
2020(10256)
2019(23459)
2018(23224)
2017(44193)
2016(24543)
2015(27134)
2014(27095)
2013(26658)
2012(24341)
2011(22055)
2010(21763)
2009(19781)
2008(19101)
2007(16631)
2006(14496)
2005(12512)
作者
(73565)
(60971)
(60699)
(57716)
(38729)
(29356)
(27468)
(24272)
(23480)
(21484)
(20817)
(20683)
(19519)
(19147)
(18909)
(18833)
(18665)
(18226)
(17387)
(17374)
(15522)
(14809)
(14733)
(13903)
(13784)
(13627)
(13466)
(13335)
(12287)
(12254)
学科
(93360)
经济(93246)
管理(68046)
(61960)
(50738)
企业(50738)
方法(42293)
数学(36474)
数学方法(36051)
中国(27066)
(25250)
(23900)
(22414)
地方(20762)
业经(20664)
环境(17299)
(16946)
(16944)
贸易(16934)
农业(16915)
(16380)
理论(16365)
(15317)
技术(14815)
(14000)
(13973)
银行(13898)
(13675)
财务(13600)
财务管理(13580)
机构
大学(344909)
学院(342594)
管理(133329)
(129850)
经济(126816)
研究(119330)
理学(116357)
理学院(114932)
管理学(112718)
管理学院(112132)
中国(85326)
科学(79353)
(74381)
(65477)
(61325)
业大(58564)
(57028)
研究所(56671)
中心(52961)
农业(51985)
(49340)
北京(46524)
财经(46347)
(46317)
师范(45725)
(43809)
(42268)
(39837)
经济学(37988)
技术(37518)
基金
项目(245664)
科学(191036)
基金(176940)
研究(171433)
(158066)
国家(156775)
科学基金(132872)
社会(106732)
社会科(101091)
社会科学(101062)
(97038)
基金项目(95351)
自然(89821)
自然科(87708)
自然科学(87680)
自然科学基金(86034)
(82595)
教育(77850)
资助(71660)
编号(68575)
重点(55279)
成果(54174)
(52175)
(52113)
(50952)
课题(47806)
创新(47589)
科研(47511)
计划(47474)
大学(44280)
期刊
(138101)
经济(138101)
研究(96814)
学报(64790)
中国(64013)
(58312)
科学(56110)
大学(47150)
管理(46594)
学学(44658)
(41004)
农业(40238)
教育(37341)
技术(27908)
(24863)
金融(24863)
业经(23311)
经济研究(22085)
财经(21252)
(21050)
问题(19493)
科技(18630)
图书(18209)
(18108)
(17752)
业大(17697)
资源(16179)
技术经济(15443)
理论(15422)
商业(14999)
共检索到488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亚茹  盛明洁  
系统梳理了国外学界关于城市绿色空间对居民体力活动影响的研究。将影响要素归纳为绿色空间可达性、空间数量、景观特征和其他特征等,并阐释了各类要素对居民体力活动意愿、活动频率和活动时间等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的关联性研究提出了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耀武  孙宇  戴冬晖  
体力活动缺乏引发的居民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该问题日益凸显。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需要多个学科的群策群力,社会生态模型整合了影响体力活动的多层面潜在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框架。本文在阐述模型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理论认知和干预实践两个层面对国外基于该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总结出当前研究的共性认识、基本状况和面临问题,并从模型理论框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认识、物质环境干预和社会多部门协作等四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秦波  张悦  
城市建成环境会通过影响居民的体力活动强度,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研究选取北京15个社区进行入户问卷收集数据,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对居民体力活动强度进行测度,以GIS数据为基础评测社区建成环境,并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对影响居民体力活动的因素进行校验。研究发现:社区大小、容积率及公园数量对体力活动强度有显著影响,而在既有文献中强调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建筑密度等因素并未表现出显著作用,这或许是由于不同国家城市肌理的既有差异所导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牛月   甄峰   席广亮   常恩予   徐京天  
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全民健康意识提升背景下,可穿戴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并深度嵌入城市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实践中。论文首先借助CiteSpace软件探究该领域的总体研究趋势和研究方向,并从数字化决策、新时空特征、多元化体验3个方面对可穿戴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变化进行梳理,得到以下研究启示:未来需要深化对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决策机制的理解、强化休闲性体力活动复杂时空规律的分析、注重多情境下休闲性体力活动体验满意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穿戴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研究框架,提出要重视多学科理论的交叉和融合,从研究主体、技术、活动、空间、时间5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分析的构成要素,同时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内容,并强化以健康为导向的规划实践应用。结论可为数字健康时代背景下的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研究以及城市空间规划实践提供新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英姿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外CPTED(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的发展阶段及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了从宏观层面的城市犯罪空间分布研究到微观层面的社区空间环境要素与犯罪关系研究,并对实证研究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表明:国外CPTED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涉及多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完成了由宏观到微观的跨越。国外社区空间环境要素,如领域感、监视性、空间维护、入口控制等与犯罪存在显著关联,强化这些要素表象,可以有效地抑制社区犯罪的发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萍  唐莹  罗伯特·梅森  
在阐述国外城市蔓延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城市蔓延的影响因素、城市蔓延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城市蔓延的政策和城市蔓延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国外城市蔓延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与简要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亚男  李琳  韩磊  谢双玉  
城市滨水空间转型发展是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方式,已成为当前国际城市更新与再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也大量涌现,有必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论文以Web of Science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1988—2020年间相关文章为分析对象,从滨水空间转型发展的过程、模式、动因与机制、效应等方面对其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滨水空间转型发展研究多采用定性方法对案例地开展描述性分析,研究主题从关注实践需求转向探讨深层次学术问题并逐渐多元化,研究视角越发强调人本主义和公平理念。最后,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和中国实际指出:未来中国应转变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重视不同区域多案例的对比研究,再现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过程,模拟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机制,全面评估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效应,以优化和完善中国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心悦  韩西丽  孙贵博  张运崇  
文章以深圳市初中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儿童放学后户外活动场地偏好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情况,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场地偏好及其他因素对MVPA持续时间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男孩、家与学校的距离近、采用积极通勤的方式上下学、放学后有长辈或同学朋友陪伴以及偏好使用学校运动场和商业设施门口的儿童放学后户外MVPA持续时间更长。男孩、居住在城中村、参加的补习班较多、放学后有长辈或同学朋友陪伴以及偏好使用学校运动场、宅旁绿地、社区广场和活动设施场地的儿童放学后户外MVPA多样性更丰富。最后结合调研结果对社区街道、活动设施场地、宅旁绿地、社区广场和商业设施门口提出环境优化设计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晓楠  韩西丽  
城中村是我国当代城市中典型的低收入群体聚集区,其中儿童成长环境问题突出,普遍缺乏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空间,但目前国内针对低收入住区儿童体力活动机会的研究十分缺乏。本文以深圳市城中村为例,基于行为注记法和访谈式问卷法分别获取1754位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和37位儿童偏好的活动地点及原因数据,利用GIS和SPSS分析城中村建成环境对于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城中村儿童的户外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场地宽敞、店铺密度高、有可玩设施等特征的区域;(2)城中村过高的建筑密度对大龄儿童(7~12岁)进行户外体力活动有负面影响,而有可玩的设施是吸引大龄儿童进行户外体力活动的关键因子;(3)城中村建筑底层的经营性功能有利于增加低龄儿童(0~6岁)进行户外体力活动的机会;(4)可利用的座椅包括公共座椅和居民自发在街道上摆放的座椅对城中村儿童进行户外体力活动有积极影响。塑造城中村美好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包括由政府、村集体及村民、外来暂住人群和商户等共同协作,利用现有废弃宅基地创造更多的儿童活动空间、增加可玩的公共艺术装置和座椅、增加户外空间中的花草种植和立体绿化等,都将有助于增加儿童的户外体力活动机会,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对促进城市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依明  
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比较我国城乡居民的规律性体力活动参与和环境健康支持性感知的异同,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识别对城市与乡村居民规律性体力活动有显著促进或制约作用的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和社区的体育锻炼适宜性影响城市居民的规律性体力活动参与,水污染、噪声污染和社区的体育锻炼适宜性、设施丰富性影响乡村居民的规律性体力活动参与,据此提出相应城市与乡村环境改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见  叶成康  韩西丽  
本文采用拍照实验、访谈式问卷及扫描式观察法对钟楼湾社区6-12岁儿童的户外体力活动及活动空间进行调查,试图了解北京市胡同社区户外环境对儿童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场地宽敞、平坦、有树木、色彩鲜艳、有可玩的设施是胡同社区儿童理想的户外活动空间构成要素;(2)胡同拐弯处及尽端式小巷是儿童活动最频繁的场所;(3)胡同社区内的商业店铺会增加儿童户外体力活动机会,但沿街分布的商业店铺周边吸引低强度的体力活动,而结合广场布置的商业店铺周边吸引高强度的体力活动。该研究成果可供北京胡同社区乃至其他城市的传统住区更新改造进行参考,从而引导此类社区向适宜儿童居住的环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进富  张道宏  成爱武  
随着城市之间竞争的加剧和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营销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成为各学科竞相参与研究的领域。从城市营销思想萌芽、城市营销方法、城市营销的内容及实证研究成果几个方面回顾城市营销在国外的研究状况,总结了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温婷  蔡建明  杨振山  宋涛  
城市发展中所关注的研究内容随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时代而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舒适性的研究已经有长达70年的历史,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甚少,并且对国外城市舒适性相关研究缺乏全面的认识。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外研究中关于城市舒适性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及其与人口迁移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国外城市舒适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和研究趋势展望,进而提出,从城市发展前瞻性的视角出发,有必要在中国深入开展城市舒适性研究,并对如何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借鉴城市舒适性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扶生  武前波  
对国外城市贫困及反贫困的涵义、标准测度以及结构特征和机制原因等进行了回顾与评价,总结了西方城市贫困理论研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并指出中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还有待深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文琴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是实现全民阅读的一项重要举措,引起政府、业界和学界的重视与关注。文章运用分析综合方法梳理国内外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研究成果,旨在了解研究现状并为推进后续研究提供参考。首先,依据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及对同类关键词的合并,将现有研究分为基础理论、发展模式、基本形态、服务对象和区域实践,然后依次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纳与论述。通过国内外研究内容的对比分析,发现公共阅读空间实际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事物。最后,在总结研究进展和不足的基础上,指明未来该领域研究还需在公共阅读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公共阅读空间与利益共同体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拓展、研究质量的提升等方面继续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