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7)
2023(6028)
2022(5275)
2021(5224)
2020(4397)
2019(10046)
2018(9876)
2017(19212)
2016(11146)
2015(12242)
2014(12234)
2013(11962)
2012(11094)
2011(9727)
2010(10263)
2009(9786)
2008(10208)
2007(9632)
2006(8727)
2005(8086)
作者
(28331)
(23163)
(22947)
(22089)
(15284)
(10757)
(10755)
(9000)
(8808)
(8665)
(7832)
(7740)
(7523)
(7512)
(7347)
(7083)
(6934)
(6932)
(6800)
(6770)
(5824)
(5672)
(5615)
(5454)
(5401)
(5306)
(5222)
(5123)
(4681)
(4548)
学科
管理(48582)
(38953)
(35510)
企业(35510)
(32378)
经济(32325)
(24007)
(15668)
财务(15634)
财务管理(15589)
企业财务(14920)
方法(12170)
(10879)
(10789)
(10208)
中国(9988)
数学(9478)
数学方法(9314)
(8594)
银行(8590)
业经(8453)
(8451)
国家(8233)
(7908)
财政(7890)
(7880)
税收(7554)
(7433)
(7290)
地方(7258)
机构
学院(143414)
大学(141420)
管理(59656)
(57671)
经济(56095)
理学(48171)
理学院(47694)
管理学(47232)
管理学院(46887)
研究(45596)
中国(40885)
(37912)
(30301)
财经(26094)
(24934)
科学(24077)
(23495)
(22618)
中心(22486)
(19633)
北京(19632)
研究所(19324)
财经大学(18998)
(17931)
师范(17828)
(17374)
(16528)
经济学(16325)
(15819)
(15455)
基金
项目(80300)
研究(65093)
科学(63050)
基金(56784)
(46795)
国家(46328)
科学基金(40395)
社会(39549)
社会科(37488)
社会科学(37477)
(30866)
教育(30339)
基金项目(28921)
编号(28535)
成果(26122)
(25740)
自然(24562)
资助(24393)
自然科(23943)
自然科学(23939)
自然科学基金(23546)
课题(19810)
(18685)
(18644)
项目编号(18306)
重点(17382)
(16681)
(16589)
(16587)
教育部(16456)
期刊
(73518)
经济(73518)
研究(48793)
(35751)
中国(34074)
管理(26132)
(21486)
金融(21486)
教育(18332)
(15959)
科学(14909)
学报(14145)
财经(13058)
技术(12466)
大学(11777)
会计(11191)
(11097)
财会(10822)
经济研究(10718)
学学(10626)
农业(10589)
业经(10524)
(9426)
问题(8410)
图书(8264)
(8082)
国际(7877)
现代(7797)
(7562)
通讯(7463)
共检索到245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田亮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依靠举债出政绩、大肆借钱融资做法比较普遍,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85万亿元,相比2010年增加了4409.81亿元,增长了12.94%。其中,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达188.95%,如果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达219.57%。地方政府偿债压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军  
实现地方政府资本性支出的良性运行,构建地方"规范、透明和高效"的资本项目运作体系是未来我国开放地方债务市场的重要前提。根据已发债国家的基本情况,本文总结了国外地方债务管理中的透明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照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度现状,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地方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宗正玉  
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通行做法。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在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同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和风险控制体系。一、地方政府举债权限、方式、用途及机构设置(一)举债权限。尽管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在财政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丽健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及其机构出资设立的,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承担了连带还款责任,其经营好差不但影响到地方政府的信誉,还关系到公共设施建设等。本文试从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分析,从国际视角探讨我国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化解的路径和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路涛  闫丽琼  朱志斌  
近年来,为更快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性融资需求快速增长。2014年前,我国禁止地方政府自主发债,以融资平台为主的企业变通地进行了大量债务融资活动,从而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尽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逐渐增加,风险也日益加剧,如何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防范财政风险,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涛  
从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开始,地方政府在事权扩大时财力却不断收紧,地方政府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为地方政府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等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地方经济增长和完成地方事务。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不规范的渠道广泛举债,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成为焦点问题。在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期国家地方政府管理债务的有益经验之后,提出了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实现制度化管理,建立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以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金华  赵一凡  
民国时期的地方债发行始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泛滥失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制约和监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最终取缔。本文通过对民国各个时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脉络、特征分析和管理机制的研究,为当今地方债的偿债机制、风险管理、用途规范、立法完善、融资渠道等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丽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拉动不无关系。但从1994年开始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在事权扩大的同时,财力不断收紧,为了保证地方经济增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举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债务风险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渐成为焦点问题。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债务规模庞大,特别是体制外的隐性、或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新平  王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分权改革逐渐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允许地方政府通过举借债务的方式筹集财力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然而,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与维持债务可持续性之间构成了一对难以平衡的矛盾关系。采取何种模式来监管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化解这对矛盾关系,是各国中央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一、国外地方政府举债监管模式介绍为了控制地方政府的过度举债行为,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各国中央政府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措施对地方政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立国  董微微  
从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与总结了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从监管模式、举债方式与举债用途、管理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地方政府担保机制、问责与纠错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重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的相关设想,以期从制度设计上规范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工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涛林  
国外很多国家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和运用。自2014年8月底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文件(本文将其称之为地方债管理新政),较之以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因此,需要拿我国地方债管理新政与国外进行比较,才能找出异同及可借鉴之处。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地方债管理新政的主要内容,然后与国外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对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启示:逐步放开地方政府举债权限,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机制,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体系,拓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为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渠道积累了大量债务,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埋下了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国虽然打开了地方债发行的"正门",开展了大规模地方债置换,并在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梳理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在地方债管理方面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为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渠道积累了大量债务,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埋下了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国虽然打开了地方债发行的"正门",开展了大规模地方债置换,并在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梳理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在地方债管理方面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毛晖  陈志勇  雷莹  
美国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时间较长,经历过数次债务危机。危机的成因包括财政管理不善、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危机以及突发性事件等。面对债务危机,美国地方政府形成了事前防范风险、事中严格管理、事后采取恢复措施的管理体系。中国可适当借鉴美国的经验,构建地方债务风险预警体系、规范债务管理制度,以及推动地方产业结构适时调整升级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