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4)
- 2023(10573)
- 2022(8797)
- 2021(8111)
- 2020(6598)
- 2019(15027)
- 2018(14577)
- 2017(29251)
- 2016(15413)
- 2015(17387)
- 2014(17467)
- 2013(17705)
- 2012(16916)
- 2011(15613)
- 2010(16108)
- 2009(15508)
- 2008(14834)
- 2007(13497)
- 2006(12642)
- 2005(12118)
- 学科
- 济(70271)
- 经济(70197)
- 业(43123)
- 管理(39631)
- 银(34445)
- 银行(34300)
- 行(32769)
- 融(30856)
- 金融(30856)
- 企(30751)
- 企业(30751)
- 中国(30071)
- 农(24211)
- 方法(23711)
- 制(22675)
- 地方(21614)
- 数学(20913)
- 数学方法(20806)
- 业经(17236)
- 财(16483)
- 贸(16454)
- 贸易(16433)
- 易(15863)
- 农业(15055)
- 度(13403)
- 制度(13400)
- 业务(12511)
- 发(12173)
- 中国金融(11940)
- 体(11832)
- 机构
- 学院(223344)
- 大学(220504)
- 济(102411)
- 经济(100176)
- 管理(81650)
- 研究(80006)
- 中国(75517)
- 理学(67300)
- 理学院(66555)
- 管理学(65823)
- 管理学院(65399)
- 财(50639)
- 京(47991)
- 科学(43171)
- 所(40646)
- 中心(39056)
- 财经(38686)
- 农(37684)
- 研究所(35937)
- 江(35378)
- 经(34900)
- 银(34568)
- 银行(33194)
- 经济学(32585)
- 北京(31715)
- 行(31010)
- 州(30094)
- 经济学院(29397)
- 农业(29380)
- 范(29183)
- 基金
- 项目(130638)
- 科学(102300)
- 研究(101740)
- 基金(92759)
- 家(78513)
- 国家(77786)
- 科学基金(65819)
- 社会(65254)
- 社会科(62149)
- 社会科学(62136)
- 省(51260)
- 基金项目(47891)
- 教育(45231)
- 编号(42580)
- 划(42451)
- 资助(39008)
- 自然(38194)
- 自然科(37237)
- 自然科学(37231)
- 自然科学基金(36563)
- 成果(35665)
- 发(34871)
- 课题(29771)
- 部(29493)
- 重点(29331)
- 发展(29144)
- 展(28689)
- 创(27643)
- 国家社会(26782)
- 性(26749)
- 期刊
- 济(121119)
- 经济(121119)
- 研究(80160)
- 融(53265)
- 金融(53265)
- 中国(50548)
- 农(37017)
- 财(36155)
- 管理(32075)
- 学报(27050)
- 科学(26628)
- 教育(24294)
- 农业(23891)
- 大学(21562)
- 业经(21445)
- 经济研究(20135)
- 学学(20093)
- 财经(19557)
- 技术(18941)
- 经(16726)
- 问题(16589)
- 贸(14703)
- 国际(14295)
- 理论(13601)
- 业(12765)
- 商业(12487)
- 世界(12357)
- 实践(12286)
- 践(12286)
- 技术经济(11306)
共检索到378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淑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海霞 石屹
风险管理及控制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核心。随着金融业务的高速发展和银行业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金融风险也随之复杂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樊志刚 马素红
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三个新特点:市场需求及市场规模日趋扩大,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风险防范问题日渐突出,并由此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带来深刻影响。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及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契机已经到来。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应遵循“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总体原则。国内商业银行应当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选择适当的产品切入金融衍生市场,并注重提高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风险防范和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功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珉 张晖
文章从国外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状况入手,对国外银行在碳金融方面的业务开展类型进行了全面归纳和分析,并将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状况与之对比,对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碳金融产品作了全面梳理,从而发现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外银行 碳金融 产品与交易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卓凡
针对金融衍生业务特点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进行了理性分析。从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业务的必要性和业务现状入手,从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角度提出了培育外部环境、加强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部监管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业务 理性思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智 郑伟
金融衍生产品作为一项重要的资金类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是我国银行未来适应竞争、创造利润的重要源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光
在市场经济与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6年间公布的财务年报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借助商誉价值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衍生产品对于银行总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会正向增加银行的价值。此外,银行的资本状况、营业状况、经营历史等控制变量对其价值也有影响。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银行价值 金融衍生产品 商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蔡宁伟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本文回顾了碳金融的概念和提出,总结了碳金融的现状和发展,分析了碳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内外机遇和挑战,从6个方面探索了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的业务、工具和产品创新。目前,国内碳金融市场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国内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认识不足,缺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碳金融业务存在较大和较多的风险等都制约了碳金融的发展。因此,仍需通过健全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碳金融业务专业团队、参与和促进中介组织建设、构建跨国金融战略联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这5项创新促进碳金融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庄磊
跟踪我国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业务的发展脉络,包括起步阶段、徘徊阶段和发展阶段,总结归纳各个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业务的特点。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和国际同业的衍生产品业务一度陷于停滞。在总结我国及国际同业衍生产品业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演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衍生产品业务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衍生产品业务 商业银行 衍生产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朝晖
本文主要介绍Allen and Santomero(1998,2001)的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学说,Scholtens and Wensveen(2000)的价值增加学说,以及Meron(1995)的功能学说。并根据金融中介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金融中介 风险管理 参与成本 价值增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岢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对银行存款的分流揭示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冲击传统银行负债业务新趋势。互联网金融发展改变了传统银行业的竞争法则,其对商业银行的长期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商业银行应该主动寻求变革,采取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推进银行传统业务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强 孔令芳 刘筱茵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将服务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依赖,影响着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文章旨在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启示,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本质和特征入手,剖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探讨了传统商业银行应如何密切结合互联网与传统金融、如何积极创新探索业务新模式,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峰
云计算采用了一种资源共享的IT技术支持和管理方式,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面对这一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银行业在信息技术应用、业务流程再造和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面临革命性变革。云计算解决方案从硬件、软件和业务服务方面,为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将针对这一现状,以我国商业银行为出发点,探讨云计算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启示。
关键词:
云计算 银行业 我国商业银行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