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3)
2023(10097)
2022(9026)
2021(8769)
2020(7275)
2019(17292)
2018(17297)
2017(34087)
2016(18376)
2015(20697)
2014(20696)
2013(20494)
2012(18718)
2011(16699)
2010(16565)
2009(14995)
2008(14667)
2007(12691)
2006(11143)
2005(9757)
作者
(51779)
(42386)
(42178)
(40144)
(27227)
(20259)
(19436)
(16723)
(16219)
(15178)
(14846)
(14256)
(13332)
(13260)
(13149)
(12916)
(12680)
(12543)
(12133)
(11970)
(10423)
(10327)
(10299)
(9699)
(9527)
(9504)
(9490)
(9410)
(8505)
(8278)
学科
(66521)
经济(66431)
管理(50976)
(48144)
(40960)
企业(40960)
方法(32543)
数学(27963)
数学方法(27663)
(21351)
银行(21204)
(20174)
(19880)
(17421)
中国(17305)
(16717)
业经(15599)
(15170)
金融(15169)
(14531)
地方(13457)
理论(12043)
(12032)
贸易(12020)
(11804)
制度(11791)
(11711)
(11544)
(11395)
农业(11340)
机构
大学(251516)
学院(248172)
管理(103147)
(95227)
经济(92913)
理学(88953)
理学院(88000)
管理学(86614)
管理学院(86170)
研究(80154)
中国(66923)
(53968)
科学(49592)
(45410)
(39681)
(38589)
中心(37900)
财经(36524)
业大(36344)
研究所(36225)
(35617)
北京(34336)
(33281)
(32502)
师范(32236)
农业(30490)
(30057)
(29207)
经济学(27639)
财经大学(27544)
基金
项目(171968)
科学(134563)
研究(127418)
基金(124429)
(107320)
国家(106422)
科学基金(91729)
社会(78055)
社会科(73873)
社会科学(73854)
基金项目(67163)
(66258)
自然(60395)
自然科(58960)
自然科学(58950)
教育(58054)
自然科学基金(57896)
(56145)
编号(53176)
资助(51349)
成果(43267)
(38059)
重点(37562)
(35791)
(35604)
课题(35444)
项目编号(33505)
创新(33251)
科研(32888)
教育部(32773)
期刊
(100717)
经济(100717)
研究(76592)
中国(45077)
学报(37503)
管理(36951)
(36032)
金融(36032)
科学(34835)
(34739)
(33150)
大学(28406)
教育(27825)
学学(26550)
农业(23419)
技术(20175)
财经(17081)
业经(16242)
经济研究(15363)
理论(14905)
图书(14694)
(14201)
实践(14056)
(14056)
问题(12839)
(12316)
科技(12172)
现代(11648)
技术经济(11183)
情报(10961)
共检索到366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潘德平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跨入第四个年头,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在引导我国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促进商业银行业增加国际竞争力的工作中, 有必要继续借鉴国际上商业银行监管的先进经验,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制度和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平安  冯彦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戴璐  陈曦  魏冰清  
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银行业经历了不同的改革历程,已有研究分别对这些国家的银行业自由化、私有化以及其中的引进外资等各种改革模式,调查或检验了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的经济效果,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涉及单一国家的背景或多国比较,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在探究影响因素方面,一些研究分析了制度环境的影响,以及改革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财富分配,即效率与公平问题。针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研究则表明,国有商业银行选择的改革方式对改制效果、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以及中国金融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华  
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当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2001年末,我国金融总资产达到21.8万亿人民币,其中存款类机构占90%以上(戴相龙,2002),而在存款类机构中,商业银行资产约占80%,其效率的改进无疑对我国金融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银行业效率普遍低下,严重缺乏竞争力。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01年度对世界1000家最大银行排名,工、中、农、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分列第7、18、21、29位,按资产总额排名分别排在第15、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谭诤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监管在1995年巴林银行事件后开始引起高度重视,至今已有十余年。本文系统整理了国际银行业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日趋完善、与国际银行业逐步接轨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与监管要求之差距所在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红梅  
美、德、加三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比较及启示张红梅【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监管体系金融机构一、美、德、加三国不同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一)美国联邦银行的监管体系及特点。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是由货币管理总局、联邦储备系统、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邦住宅贷款管理总局、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静琦  
随着世界银行业的变革和发展,银行规制理论和监管模式日趋完善。从世界银行业监管历史来看,国际商业银行监管模式渐渐由"刚性"、"半刚性"向"柔性"转化,先后经历了行政命令式、标准化方法、内部模型法、预先承诺法四个规制阶段。随着我国成功入世及银行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现有银行监管模式将面临强有力的挑战。为此,加强银行规制理论研究,探索国际商业银行监管模式演进轨迹,对构建我国有效银行监管模式将起到重大启示和推动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秀媛  刘亚澜  
近期各类商业银行违法违规"乱象"的出现不仅破坏金融体系本身的稳定性,也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2008~2020年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其接受监管处罚次数、处罚原因类型、处罚方式、处罚机构等多维度分析,以及银行历史数据和所有上市公司数据的横纵向对比分析,深入考察商业银行监管处罚的趋势和特征。本文从监管结果视角探究监管关注的重点领域并探寻可能存在的监管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时期提高商业银行监管水平,提升金融安全发展能力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兆杰  
作为改革重要的一步,我国商业银行现在被允许发行次级债。次级债分为短期次级债、次级定期债和永久性次级债,它们均在一定程度上被BIS视为合格的监管资本。国际上数量最多的是次级定期债,它被BIS计入二级资本,最高比例可达一级资本的50%。次级债具有无担保、后偿性、固定收益和期限长等特点,因此一些学者建议将其作为市场纪律的工具之一。在美国,次级债是银行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之一,规模越大的银行,对次级债的依赖程度越高。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行次级债则是银行司空见惯的一种活动,但主要是作为资金来源的一个渠道,而非为了满足监管要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奕  
一、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新趋势(一)跨国银行市场准入条件的趋同。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跨国银行准入条件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泾渭分歧,这种分歧,实际上是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发达国家强调“竞争机会均等”,即应保证跨国银行与东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杨元元  
本文结合2007年夏秋爆发的美国次级债风波引发的全球流动性危机,从实践角度,对全球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及其监管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着重分析了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显现的问题。同时结合国际良好做法,对加强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及其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要切实高度重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管;二是要及时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管指引并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控;三是要加强国际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跟踪研究;四是要加强各方协作,营造良好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及监管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尚航飞  
2018年5月,我国监管当局在深刻总结新形势下银行业务经营、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国际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修订的基础上,颁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力图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更加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为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剖析了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的背景,梳理了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商业银行业务受到的潜在影响,最后探讨了未来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商业银行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刚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万立明  
中韩两国在对外资银行监管方面有很强的可比性,既有很多相似处,监管内容又存在较大差异。比较研究的启示是:设立专门的外资银行监管机构,修订、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法规,重视对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管,完善对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监管,增强监管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