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2)
- 2023(7805)
- 2022(6582)
- 2021(6068)
- 2020(4835)
- 2019(11167)
- 2018(11119)
- 2017(22379)
- 2016(12032)
- 2015(13761)
- 2014(13946)
- 2013(14178)
- 2012(13956)
- 2011(12913)
- 2010(13337)
- 2009(12693)
- 2008(12642)
- 2007(11663)
- 2006(10810)
- 2005(10435)
- 学科
- 济(60330)
- 经济(60264)
- 业(31555)
- 管理(31261)
- 企(22768)
- 企业(22768)
- 中国(22105)
- 方法(19479)
- 地方(17826)
- 农(17386)
- 数学(17157)
- 数学方法(17082)
- 银(14035)
- 银行(14021)
- 融(13795)
- 金融(13795)
- 行(13665)
- 制(13498)
- 业经(13307)
- 财(13239)
- 贸(11868)
- 贸易(11853)
- 易(11428)
- 农业(11305)
- 发(10654)
- 地方经济(10101)
- 环境(8955)
- 学(8856)
- 体(8441)
- 和(8044)
- 机构
- 学院(183650)
- 大学(183143)
- 济(83331)
- 经济(81540)
- 研究(68526)
- 管理(66239)
- 中国(56858)
- 理学(54218)
- 理学院(53576)
- 管理学(52969)
- 管理学院(52607)
- 财(42722)
- 京(40566)
- 科学(37099)
- 所(35427)
- 财经(32188)
- 研究所(30987)
- 中心(30637)
- 江(29028)
- 经(29004)
- 农(27775)
- 北京(27376)
- 经济学(26141)
- 范(25681)
- 师范(25483)
- 院(24059)
- 州(24028)
- 财经大学(23683)
- 经济学院(23467)
- 业大(21481)
- 基金
- 项目(103142)
- 研究(80978)
- 科学(80776)
- 基金(72816)
- 家(61577)
- 国家(61002)
- 社会(51457)
- 科学基金(51209)
- 社会科(48850)
- 社会科学(48837)
- 省(39723)
- 基金项目(37609)
- 教育(36427)
- 编号(34071)
- 划(33624)
- 资助(30589)
- 成果(29752)
- 自然(29510)
- 自然科(28712)
- 自然科学(28705)
- 发(28637)
- 自然科学基金(28184)
- 课题(24365)
- 发展(23895)
- 部(23769)
- 展(23492)
- 重点(23090)
- 性(21334)
- 创(21061)
- 国家社会(20800)
共检索到311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亢余
从世界范围看,可转债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我国发展可转债融资市场是必然的,但不能操之过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白娜 章翼丹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由公司发行的、在普通债券上附加转换权期权(conversion option)的金融工具,其作为一种成熟的融资工具已有一百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符浩勇
一、可转债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是一种以企业债券为载体,允许持有人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价格转换为发债公司或其他公司的股票的金融工具。它作为金融创新产品,兼有筹集资金和规范风险的双重功能,比单纯的筹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和风险工具(如期货、期权)更具优势,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独具魅力的筹资工具和投资工具,已成为多数发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任海峙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其市场体系的繁荣和发展十分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金融风险的化解。本文阐述了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及其目前可转换债券市场的一些缺陷,并对构建和完善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国彬 刘龙庭
可转债是证券市场的投资品种之一。我国的可转债市场虽然经过了近12年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实践及其自身特点,分析我国可转债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颜琪忠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可转债市场,需有关各方尤其是监管层的密切参与和积极建设,其中最关键的是政策支持和引导1992年,深圳宝安集团发行首只A股可转债,标志着我国可转债的诞生,1993年中纺机、深南玻被正式批准到境外发行可转债,从而与B股一道首开中外资本市场连接先河。迄今我国可转债发展经历了试点(1992~2001年)、核准制后重新起步(2001~2002年)和跨越式增长(2003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萍
本文对台湾私募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台湾地区私募公司债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台湾地区仿效美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私募制度,但台湾地区私募公司债市场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台湾私募公司债发行制度并没有明显的简化便利优势,市场流动性受到较多限制,而且市场透明度也相对较低。台湾地区私募公司债的发展为大陆私募债券市场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启示,即私募公司债的发行主体要更加多元化、转让制度要更加灵活、参与者要更加丰富、监管制度要更加完备。
关键词:
债务融资 私募公司债 台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丽安
从 2 0 0 2年可转债的发行巨额包销、交易跌破面值到去年上半年可转债的超额认购、交易价格大幅上扬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融资规模首度超过了股票市场的增发、配股和新发股票的总融资额 ,可转债作为股票和债券的衍生品 ,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和关注 ,本文根据 2 0 0 3年 6月 30日前我国可转债市场相关数据 ,对可转债的特征、部分嵌入条款、市场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实证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可转债 嵌入条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任彩利
一、日本国债市场评述 日本政府为维持财政的良性运转,原则上禁止发行建设国债以外的国债。日本《财政法》规定国家的支出必须以公债和借款以外的收入作为财源,如果需要筹集公共事业费和贷款资金,经过国会批准可以发行建设国债或借款,筹集到的资金只限于公共事业(修建道路、桥梁等)、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大型项目的贷款等三种用途。《财政法》还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颖刚 陈世渊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自一开始就和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一环。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债市场成为了一个"避险"的天堂,这对于提出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战略包括:发行特种国债实行国民经济第三次债务大重组;进一步发挥国债市场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继续发展国债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借鉴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经验,立足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国债离岸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邵玉君
韩国早期的金融环境与我国相比有一些相似之处。该文分析了韩国公司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为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韩国 公司债市场 信用评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殊 申世军
通胀指数债券目前已在多个国家推出。美国自1997年推出TIPS以来,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胀指数债券市场。本文全面分析了1997年以来美国通胀指数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特征,从投资人、发行人以及政府部门的角度分别分析了通胀指数债券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通胀压力高企、通胀预期管理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推出通胀指数债券的必要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捷 汤莹玮
高收益债券在美国发展最为成功,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欧洲和亚洲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刚刚起步。本文分析了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现状,并根据国际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为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券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高收益债券 信用等级 共同基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温彬 张友先 汪川
自1997年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场外交易(银行间市场)为主、场内交易(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体系。但从总量看,我国债券规模还比较小,同时,受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束缚,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发展滞后,并在发行、交易、托管等环节上存在分割。在诸多制约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因素中,债券市场的多重监管和托管结算系统的分割是本质性的阻碍因素。本文旨在介绍美国、英国和日本三国债券市场的监管、托管结算体制及其发展经验,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国际经验 统一监管 集中托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研妮
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气候的极端变化,促使气候债券逐渐成为国外开发低碳经济项目越来越重要的融资来源。本文借鉴国外气候债的发展经验,对全球气候债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外气候债发行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我国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发展我国气候债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气候债 气候变化 气候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