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6)
- 2023(13850)
- 2022(12016)
- 2021(11159)
- 2020(9425)
- 2019(21504)
- 2018(21094)
- 2017(40428)
- 2016(22464)
- 2015(24898)
- 2014(24529)
- 2013(24357)
- 2012(22326)
- 2011(20306)
- 2010(20062)
- 2009(18227)
- 2008(17812)
- 2007(15408)
- 2006(13408)
- 2005(11541)
- 学科
- 济(84760)
- 经济(84661)
- 管理(63581)
- 业(60156)
- 企(50143)
- 企业(50143)
- 方法(41275)
- 数学(35643)
- 数学方法(35219)
- 农(22897)
- 学(22299)
- 财(21219)
- 中国(21057)
- 业经(19333)
- 贸(16154)
- 贸易(16150)
- 地方(16076)
- 易(15655)
- 农业(15626)
- 理论(14961)
- 技术(14183)
- 制(14066)
- 环境(13897)
- 和(13851)
- 务(13607)
- 财务(13544)
- 财务管理(13524)
- 企业财务(12853)
- 划(12527)
- 银(11970)
- 机构
- 大学(324302)
- 学院(319841)
- 管理(125565)
- 济(120985)
- 经济(118399)
- 理学(110484)
- 理学院(109177)
- 研究(109158)
- 管理学(107075)
- 管理学院(106527)
- 中国(77196)
- 科学(73358)
- 京(69015)
- 农(61781)
- 所(56795)
- 业大(55499)
- 财(52932)
- 研究所(52762)
- 农业(49256)
- 中心(48011)
- 江(44934)
- 财经(43839)
- 北京(42954)
- 范(42864)
- 师范(42304)
- 经(40054)
- 院(39124)
- 州(36419)
- 经济学(35598)
- 师范大学(34568)
- 基金
- 项目(228611)
- 科学(177811)
- 基金(165547)
- 研究(158954)
- 家(148113)
- 国家(146915)
- 科学基金(124116)
- 社会(98575)
- 社会科(93342)
- 社会科学(93317)
- 省(89654)
- 基金项目(89156)
- 自然(84626)
- 自然科(82651)
- 自然科学(82622)
- 自然科学基金(81134)
- 划(76862)
- 教育(72955)
- 资助(67736)
- 编号(63411)
- 重点(51625)
- 成果(50503)
- 部(49590)
- 发(47897)
- 创(47713)
- 科研(44720)
- 计划(44580)
- 创新(44543)
- 课题(43564)
- 大学(41677)
- 期刊
- 济(125396)
- 经济(125396)
- 研究(89167)
- 学报(62517)
- 中国(55336)
- 农(54981)
- 科学(53742)
- 大学(45548)
- 管理(43663)
- 学学(43088)
- 农业(38346)
- 财(37927)
- 教育(34068)
- 技术(24714)
- 融(22074)
- 金融(22074)
- 业经(20732)
- 财经(20553)
- 经济研究(20321)
- 业(19910)
- 科技(17722)
- 图书(17509)
- 经(17476)
- 业大(17292)
- 版(17030)
- 问题(16328)
- 理论(14990)
- 技术经济(14784)
- 资源(14532)
- 农业大学(13981)
共检索到445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海霞
可变薪酬在企业的薪酬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本文从可变薪酬的内涵和目标出发,对国外有关可变薪酬激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了相关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可变薪酬 激励效果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晓东 田利华 李晏墅
有效的薪酬激励可以吸引阅历更丰富、能力更强的人进入企业,鼓励公司内部员工接受职位变化。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使其对企业的价值存在着重大差异,企业内部有着不同的阶层和特殊的群体,最典型的主要有高管人员、知识员工、销售人员等三类。这三类人力资本特性各异,在企业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如何通过薪酬激励他们为企业价值的增加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一直是企业界和理论界的研究课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海霞 龙立荣
本文从团队薪酬的含义和功能出发,对有关团队薪酬激励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从组织、团队和个体三个层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了现有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文化背景,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团队薪酬 激励效果 团队特征 分配规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雷蕾 吴广云
一、引言高管激励问题是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自20世纪初就一直备受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公司频频报出高管的天价薪酬,使得高管薪酬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对高管薪酬激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收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再胜
自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因薪酬激励不当而引发的与风险相关的代理问题(risk-related agency problem)及其治理,开始成为经理薪酬激励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经理薪酬激励的风险效应和风险治理问题,以期为我国国企高管薪酬管理与规制提供借鉴与启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赵青华
关于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来解答。无论是委托代理理论、信号理论、激励理论,还是契约理论,都有诸多的假设前提;而利用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又依赖于数据样本、计量方法以及公司薪酬、业绩等代理变量;因而,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理论模型研究,对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的关系都未有定论。在研究我国公司高管激励问题时,还应将经济制度、法制乃至人文环境加入激励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凌云 张龙
本文通过回顾国外学者近年来在薪酬领域所做的研究,指出当前薪酬研究中存在的空缺,提出未来可能值得进行研究的领域,以图推动薪酬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薪酬研究 研究领域 研究空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建平
本文薪酬主要是指经济类的报酬。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知识员工的薪酬激励,已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课题。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对知识员工薪酬激励问题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知识员工薪酬激励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知识员工 薪酬激励 综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颖 张正堂 段光
组织中工作团队化趋势显现,根据团队整体绩效给予薪酬奖励是常用的激励手段。但团队薪酬的激励效果和路径尚不明确。本文对团队薪酬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发现:(1)团队薪酬包含目标设定、分配规则、激励强度和支付周期四个设计维度;(2)组织文化、团队特征和个体特征影响了团队薪酬激励效应;(3)团队薪酬通过团队过程和团队心理状态两条逻辑发生作用,但其中介机制得到的支持不足。文章最后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团队薪酬 团队有效性 团队过程 团队心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文洋 李海萍
本文梳理了金融危机之后薪酬差距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其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脉络和方向提出展望。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认为相关研究在薪酬差距对绩效的激励及对高管行为的影响等方面有了较为显著的进展,研究视角和思路显著拓宽,已从探索激励机制的结果扩展到探索激励过程阶段,对企业绩效激励结果的研究中,所讨的激励的绩效形式更多元,调节激励效应的情境因素更多样,对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更加深入。
关键词:
薪酬差距 锦标赛激励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文洋 李海萍
本文梳理了金融危机之后薪酬差距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其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脉络和方向提出展望。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认为相关研究在薪酬差距对绩效的激励及对高管行为的影响等方面有了较为显著的进展,研究视角和思路显著拓宽,已从探索激励机制的结果扩展到探索激励过程阶段,对企业绩效激励结果的研究中,所讨的激励的绩效形式更多元,调节激励效应的情境因素更多样,对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更加深入。
关键词:
薪酬差距 锦标赛激励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宇 王彦超
本文通过回顾以往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有关高管薪酬水平影响因素的文献,分别从有效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两个角度介绍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比了两类理论的研究发现,最后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以及中国研究的几点启示。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虽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高管薪酬水平的变化,但两者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单独一项都不足以完全解释高管薪酬水平的变化。随着高管薪酬领域研究的深入,未来的学者可以更多地关注其他国家市场环境下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因素,以及行为金融的发展对高管薪酬水平影响因素的启示。本文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的高管薪酬水平影响因素的西方研究概览,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中国研究的机会,同时为企业实践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俊萱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更是引起社会的议论。基于高管薪酬问题的关键性,以及社会上对上市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的关注,有必要对现阶段我国上市企业高管的薪酬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此进行评价。上市企业虽然仅是我国企业中的一个小的群体,但是基于这些上市企业的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对这部分企业进行分析,同样也可以得知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现状。只有基于数据基础的分析,才能真正了解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状况,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如凯 程德俊 任桐
受经济学个体化研究视角的影响,薪酬分配研究多侧重于个体薪酬的研究。相对于个体薪酬计划而言,团队薪酬计划有着不同的付薪逻辑。相较传统型组织结构,团队成员之间具有高度相互依赖性,职位系统相对灵活,内部人际交往压力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些特征使得传统的薪酬概念在团队层面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本文将从团队薪酬结构出发,侧重于分析团队薪酬结构特征的关键要素:薪酬差距和激励强度。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薪酬差距和激励强度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团队情境、组织情境、社会情境等,以及通过团队激励和竞争、团队过程、团队心理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冷辉 刘晓峰
基于调查就安徽民营科技企业薪酬激励的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选择有效样本与变量做出数据统计和实证分析,以证实民营科技企业在薪酬激励的现状和效果方面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最后从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薪酬管理的实际出发,基于战略、制度等层面对薪酬激励的目标、水平及结构作出相关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