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4)
- 2023(4199)
- 2022(3403)
- 2021(3363)
- 2020(2651)
- 2019(6289)
- 2018(6316)
- 2017(12176)
- 2016(6899)
- 2015(7622)
- 2014(7825)
- 2013(7539)
- 2012(7008)
- 2011(6228)
- 2010(6473)
- 2009(5938)
- 2008(6075)
- 2007(5339)
- 2006(4790)
- 2005(4406)
- 学科
- 济(26033)
- 经济(25984)
- 业(22053)
- 管理(20307)
- 企(18704)
- 企业(18704)
- 方法(11879)
- 财(9647)
- 数学(9273)
- 数学方法(9176)
- 中国(8723)
- 理论(7814)
- 农(7630)
- 务(6751)
- 财务(6746)
- 财务管理(6740)
- 企业财务(6518)
- 业经(6184)
- 农业(5949)
- 学(5939)
- 融(5408)
- 金融(5408)
- 劳(5339)
- 劳动(5322)
- 制(5291)
- 银(5014)
- 银行(5004)
- 行(4795)
- 教育(4577)
- 和(4507)
- 机构
- 大学(95827)
- 学院(94069)
- 济(38780)
- 经济(37832)
- 管理(35022)
- 研究(30196)
- 理学(30045)
- 理学院(29691)
- 管理学(29198)
- 管理学院(29035)
- 中国(24778)
- 京(20023)
- 财(19653)
- 科学(16711)
- 财经(15454)
- 所(14849)
- 江(14388)
- 经(14026)
- 范(13945)
- 中心(13864)
- 师范(13834)
- 研究所(13221)
- 北京(12974)
- 经济学(12697)
- 州(11989)
- 农(11728)
- 财经大学(11546)
- 师范大学(11400)
- 经济学院(11257)
- 业大(10945)
- 基金
- 项目(57588)
- 研究(45786)
- 科学(45340)
- 基金(41107)
- 家(34526)
- 国家(34155)
- 科学基金(29480)
- 社会(28697)
- 社会科(26988)
- 社会科学(26984)
- 教育(22926)
- 省(21839)
- 基金项目(21328)
- 编号(19588)
- 划(18417)
- 自然(17557)
- 成果(17436)
- 自然科(17154)
- 自然科学(17150)
- 资助(17070)
- 自然科学基金(16881)
- 课题(13779)
- 部(13505)
- 重点(12930)
- 性(12377)
- 创(12305)
- 教育部(12216)
- 项目编号(12154)
- 年(11805)
- 大学(11739)
共检索到146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永众 章群
西方劳资关系理论根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工业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一元论、正统多元论、劳资关系系统模型、劳资关系战略选择模型、劳资关系氛围理论等理论。西方劳资关系理论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下劳资关系构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资关系氛围理论 新型工业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萍
劳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领域里较核心与重要的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劳资理论及其理论嬗变的研究,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尽管马克思劳资理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丽娜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产业民主作为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式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发挥重要作用。国外在产业民主具体运行存在不同模式,本文对越南的非正式员工参与形式、韩国的劳资理事会形式、德国的职工委员会形式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产业民主实践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劳资合作 产业民主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容
社会文化因素在影响与制约劳资关系系统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具有高度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传统能够从深层次上指挥或引导制度变迁的发生及其走向,从而构建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劳资关系。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日本"利益一致型"企业劳资关系演化中的文化路径依赖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和"观念、集团意识、等级思想、"家"原理等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企业伦理观、人性假设、企业文化类型、劳资博弈格局和劳资关系模式,是日本企业劳资关系演化中形成路径依赖现象的驱动性因素。在日本企业劳资关系的重建过程中,这种路径依赖规律会依然发挥作用,引导劳资模式向"利益协调型"演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提出劳资两利的思想,提出双方在利益对立的情况下有开展合作的可能。劳资两利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内外协调的机制,能够达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要求。劳资两利思想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在于:建立外部约束框架、多重沟通协商谈判机制和仲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基于劳资两利思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重点是要严格落实监督制度,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
关键词:
劳资两利思想 和谐劳资关系 启示 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提出劳资两利的思想,提出双方在利益对立的情况下有开展合作的可能。劳资两利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内外协调的机制,能够达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要求。劳资两利思想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在于:建立外部约束框架、多重沟通协商谈判机制和仲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基于劳资两利思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重点是要严格落实监督制度,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
关键词:
劳资两利思想 和谐劳资关系 启示 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提出劳资两利的思想,提出双方在利益对立的情况下有开展合作的可能。劳资两利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内外协调的机制,能够达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要求。劳资两利思想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在于:建立外部约束框架、多重沟通协商谈判机制和仲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基于劳资两利思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重点是要严格落实监督制度,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
关键词:
劳资两利思想 和谐劳资关系 启示 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荣荣 陈彩云
私有经济比例畸高的经济结构是近年来我国劳资矛盾不断激化的根本原因,国企改制必须巩固加强国企对经济的控制力。工厂工人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依然是当今工人阶级的核心组成部分。劳资矛盾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中国的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可能成为今后劳资纠纷高发的行业。世界工厂的地位使中国拥有一支世界上规模最大、集中程度最高的工人阶级队伍,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发育具备最优越的现实条件,这决定了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阶级和主体力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晓峰
西方国家劳资双方的矛盾近年来得到很大的缓解 ,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德国政府通过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形成了一整套以两大社会平衡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企业组织制度 ,使劳资矛盾得到缓和 ,结成了较为稳定的“社会伙伴关系”,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我国企业制度和分配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社会平衡系统 社会伙伴关系 劳资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蒙慧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社会就业、提高政府税收、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转型等方面的显著作用成为"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关系中的首要关系—劳资关系就成为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在近年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纠纷频发的社会转型期;能否正确处理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是影响经济发展效率、市场公平和社会稳定,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关键力量,如何处理好与企业的劳资关系是企业以及社会亟待解决的全局性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春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引发新一轮工具机革命。人工智能机器与传统机器的根本差别或将引起技术经济范式的根本转变。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下,新生就业岗位逆向而生,机器对劳动的替代性成倍加强,由此将导致资本由剥削剩余价值向剥夺工人劳动及生存权利的转化,相对过剩人口由流动过剩向停滞过剩转化,且出现相对贫困向绝对贫困转化的可能。这些变化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现行任何有资本参与的经济体都将面临重大考验。据此,论文从社会体制、技术创新、教育改革、劳动权界定、转移支付等方面入手,提出理顺新技术条件下生产关系的落脚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万思 姚圣娟 钟琳
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建立工会企业的员工问卷调查发现,企业工会实践对企业劳资关系气氛、员工双承诺(工会承诺和组织承诺)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积极影响,劳资关系气氛对员工双承诺亦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劳资关系气氛在企业工会实践与员工双承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恩华 张毛龙 单红梅
本文利用定向爬虫工具采集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网站上共计1853篇工会动态报道,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中国工会的实践内容进行概念化编码,并结合量化描述对比方法,完整呈现出工会实践的职能现状。本文识别了维护行为、关怀行为、提升行为、参与行为、建设行为等中国工会实践的具体维度,并厘清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和边界。研究发现:(1)与国外工会相比,中国工会的工作更多元化,特别是主动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如参加社会建设、帮助员工1中的弱势群体、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等;(2)中国工会实践中的维权行为和参与行为过少,统一设计、逐级沿袭的官僚组织特征仍然明显,各省份之间工会实践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反映了中国工会在各...
关键词:
中国工会 工会实践 扎根理论 量化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海东
长期以来,劳资关系状况对企业绩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理论上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在对国外劳资关系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西方学者在劳资关系与企业绩效问题上的理论分歧,评析了最近20年劳资关系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进展情况,并讨论了劳资关系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劳资关系 企业绩效 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梅 宋春艳
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对于研究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的私营企业中,生产资料归私营企业主所有,我国的私营企业还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活动。因此,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实质上是资本对劳动的占有和资本对劳动的强制。由于我国的私营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的,因此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又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私营企业中资本占有劳动具有双重属性,私营企业中资本对劳动强制不会发展为社会的强制,私营企业主与工人之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为我们研究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与对立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