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4)
- 2023(7404)
- 2022(6446)
- 2021(6120)
- 2020(5457)
- 2019(12723)
- 2018(12743)
- 2017(25823)
- 2016(14270)
- 2015(16152)
- 2014(16519)
- 2013(16713)
- 2012(15833)
- 2011(14389)
- 2010(14737)
- 2009(14154)
- 2008(14314)
- 2007(13386)
- 2006(11733)
- 2005(10550)
- 学科
- 济(64006)
- 经济(63946)
- 业(46062)
- 农(45780)
- 管理(32922)
- 农业(30155)
- 方法(27804)
- 数学(25014)
- 企(24899)
- 企业(24899)
- 数学方法(24815)
- 业经(16662)
- 中国(14781)
- 财(14606)
- 制(13712)
- 地方(12961)
- 贸(12951)
- 贸易(12947)
- 易(12638)
- 学(12182)
- 银(10692)
- 银行(10668)
- 行(10118)
- 农业经济(10031)
- 发(9963)
- 融(9822)
- 金融(9820)
- 体(9117)
- 村(9054)
- 农村(9046)
- 机构
- 学院(211729)
- 大学(209292)
- 济(91072)
- 经济(89223)
- 管理(81462)
- 研究(71348)
- 理学(70058)
- 理学院(69334)
- 管理学(68275)
- 管理学院(67890)
- 农(59074)
- 中国(58603)
- 农业(45670)
- 科学(44081)
- 京(43692)
- 财(39822)
- 业大(39081)
- 所(37879)
- 中心(35653)
- 研究所(34191)
- 江(33595)
- 财经(31528)
- 经(28571)
- 农业大学(27692)
- 经济学(27454)
- 北京(27256)
- 范(27092)
- 师范(26821)
- 州(26329)
- 经济管理(25364)
- 基金
- 项目(136149)
- 科学(105713)
- 研究(100953)
- 基金(97734)
- 家(84653)
- 国家(83844)
- 科学基金(70612)
- 社会(63417)
- 社会科(59625)
- 社会科学(59604)
- 省(54273)
- 基金项目(52425)
- 教育(44722)
- 划(44546)
- 自然(44231)
- 编号(43741)
- 自然科(43140)
- 自然科学(43127)
- 自然科学基金(42361)
- 资助(39867)
- 成果(35633)
- 农(33053)
- 部(31082)
- 发(30553)
- 重点(30049)
- 课题(28152)
- 创(27747)
- 科研(26210)
- 性(26045)
- 创新(25959)
- 期刊
- 济(104747)
- 经济(104747)
- 农(62420)
- 研究(60083)
- 农业(41598)
- 中国(40715)
- 学报(34632)
- 科学(30971)
- 财(29690)
- 融(28329)
- 金融(28329)
- 大学(26340)
- 学学(25035)
- 业经(23150)
- 管理(22300)
- 业(19927)
- 教育(17657)
- 技术(16768)
- 问题(15805)
- 财经(14941)
- 农村(14914)
- 村(14914)
- 经济研究(14085)
- 农业经济(13830)
- 版(12657)
- 经(12657)
- 世界(12416)
- 经济问题(11331)
- 技术经济(11260)
- 理论(10962)
共检索到317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严杨静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美国、法国及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4国农户贷款担保制度的运行现状及特征,并比较了上述4国农户贷款担保制度的共性及差异,最后提出了对完善中国农户贷款担保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
农户贷款 担保机制 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珊 余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振兵 冯波 丁峰 任明武
山东省摒弃过去农户联保随机组合的不稳定要素,引入了有产业利益关联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合作社以及有血缘关系、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户成年子女作为贷款担保人,实施农户贷款增信工程,为缓解农户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户贷款 增信 联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楚尔鸣
在经济人假设条件下,农户因寻找正规金融机构合格抵押担保的非利息单位成本过高,导致其信贷需求转向非正规民间金融。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率是抵押担保价值的递增函数,信贷资金供给只青睐抵押担保价值高的农户。在这种矛盾困境中,只有促使农村各种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化,建立适应农户信贷需求特征的小型金融机构,并组建面向农户的信用担保机构,才能降低农户信贷供需的非均衡程度。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需求 信贷供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西川 江如梦
寻求抵押替代品是破解小农户贷款难题的主流做法,一些地区的反担保贷款创新实践案例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抵押担保融合视角出发,构建一个包含“抵押转化-风险控制”假说的小农户抵押担保融合贷款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3个反担保贷款案例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此揭示创新小农户抵押担保融合贷款模式的内在机理和前提条件。研究发现:第一,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后的结构嵌入与关系互嵌能形成小范围的抵押物流转市场,这不仅可以使小农户的资产成功转化为银行认可的、具有担保效力的、新担保关系中的抵押物,还能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强有力的合约处置打破抵押物难以处置的局限。第二,抵押担保融合贷款模式可以通过运用多重关系和复合治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更有效地进行信息甄别和贷款监督,并保证抵押物处置威胁的可置信性。同类研究多将抵押与担保单独考虑,而本文认为,在借贷双方之间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抵押担保融合贷款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复合治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范亮亮 刘洪玉
建立完善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体系,可以有效防范住房贷款中存在的金融风险,同时其信用提高功能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中低收入家庭购房,有利于改善我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目前我国的房贷担保机构的体制尚不完善,本文在介绍和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担保体系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体系发展模式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住房抵押贷款担保 信用 风险分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腾跃 李顾杰 罗剑朝
基于2022年陕西、山西和江苏三省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获得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对农户农业创业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金融环境的调节效应,进而探讨个人特质、创业规模和产业水平对农户从事农业创业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获得农业信用担保贷款会显著提升农户从事农业创业的概率;(2)农户获得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后,主要通过土地流入、扩大经营面积,增加农机投资、提高农用机械化水平从事农业创业;(3)农村金融环境及其金融深化特征维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正向的调节作用;(4)相比老年组和低学历水平农户,年轻组和中高学历水平农户获得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后会更加积极地从事农业创业,同时对中小规模及村内有特色产业的农业创业促进效应更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杰 罗剑朝
本文从理论和数理视角阐述了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机理,基于陕西和宁夏两地农户调研数据,以OLS和Probit模型为参考,通过Log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农业信用担保贷款的诱因,利用PSM 6种匹配方法测算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净影响,并对其进行3种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比较净影响在不同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和耕地面积下的组群差异,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1)除户主年龄和担保机构业务门槛变量外,户主其他个人特征、农户生产特征和金融机构其他特征均是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信用担保贷款的关键因素;(2)农业信用担保贷款能使农户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和总收入平均提高2.75%、2.38%和2.55%;(3)相比于其他年龄、文化程度和耕地规模的农户,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对户主年龄在46~5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和耕地规模在20亩以下的农户收入影响更显著;(4)农业信用担保贷款能促进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家庭收入增长,而这一促进作用对高收入农户群体更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春艳 吕德宏
农户担保品的短缺和农村担保机制的不完善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农户贷款担保范畴,可以有效解决农户担保难题,拓宽农户融资渠道。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特性和贷款担保特点,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户贷款担保的优势,分析现存运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户贷款担保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信贷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 贷款担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金向
由农村小型信用担保组织为农户的贷款提供担保,是解决农民贷款难的有效途径。近几年,一些地区开展了这一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必要进行推广。如何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户的信用担保组织,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是现阶段农村金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小型信用担保组织 农村信用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劲松
担保链企业担保行为的不规范,造成作为银行贷款资金安全保证之一的担保,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让银行贷款获得安全保障,反而扩大了银行信贷风险担保链是指多个企业在向金融机构融资时,通过互相担保、连环担保、联合担保等担保关系链条形成的特殊利益共同体。从公开资料来看,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众多企业担保链,且担保链中企业普遍存在超出自身实力对外融资和担保现象,个别企业的信贷风险通过担保链条迅速传导和放大。担保链企业担保行为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曹金明
案例背景担保圈是指多个借款人因为相互担保或连环担保连接到一起而形成的以担保关系为链条的特殊利益体。连环担保易形成担保圈贷款,使原本不相关的借款人变得息息相关,圈内一个借款人出现信用风险会通过担保链条迅速扩散传导,形成多笔贷款同时出现逾期或者不良,引发贷款风险成倍放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戎爱萍
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充足的金融资本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认为,这一结论在我国农村也适用,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对农村居民户均贷款与户均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证明,在短期内贷款与农户收入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描述农户生产性贷款与生活性贷款对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贷款对收入的促进作用是生活性贷款的3倍,但从整体上来看,两种贷款对收入的影响作用很有限。
关键词:
金融 贷款 收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熊 谭健美 张维 张永杰 杨奕
运用博弈论对银行、企业、担保机构三方的合作过程进行分析,并将其运用到我国信用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特别是比例担保和反担保机制的设计上。研究发现,比例担保是比全额担保更为有利的选择,在实际操作中担保机构应承担较大的比例;另外还论证了要求企业提供足额的反担保品能够有效防范其道德风险,长期合作的情况下对反担保品的要求可适当降低。依据理论分析成果,对于担保比例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担保 博弈 反担保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转运 李拥 李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