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4)
- 2023(8176)
- 2022(6783)
- 2021(6472)
- 2020(5374)
- 2019(11930)
- 2018(11932)
- 2017(23007)
- 2016(12911)
- 2015(14215)
- 2014(14122)
- 2013(13928)
- 2012(12893)
- 2011(11812)
- 2010(12066)
- 2009(11558)
- 2008(11433)
- 2007(10414)
- 2006(9365)
- 2005(8551)
- 学科
- 济(51386)
- 经济(51286)
- 业(46909)
- 农(45411)
- 管理(36374)
- 农业(30197)
- 企(26167)
- 企业(26167)
- 业经(17528)
- 制(16865)
- 方法(16332)
- 财(15253)
- 数学(14138)
- 数学方法(13992)
- 中国(13436)
- 体(12381)
- 农业经济(10189)
- 发(9878)
- 地方(9610)
- 银(9557)
- 银行(9544)
- 土地(9354)
- 体制(9324)
- 行(9202)
- 村(9150)
- 农村(9141)
- 融(9123)
- 金融(9121)
- 贸(8879)
- 贸易(8875)
- 机构
- 学院(182406)
- 大学(178823)
- 济(79819)
- 经济(78257)
- 管理(70174)
- 研究(63112)
- 理学(60363)
- 理学院(59767)
- 管理学(58971)
- 管理学院(58648)
- 中国(51224)
- 农(49990)
- 财(38109)
- 农业(37860)
- 京(37023)
- 科学(36145)
- 业大(32577)
- 所(31872)
- 中心(30223)
- 财经(28993)
- 江(28985)
- 研究所(28304)
- 经(26331)
- 经济学(23687)
- 农业大学(23241)
- 范(23029)
- 师范(22854)
- 北京(22693)
- 州(21931)
- 院(21918)
- 基金
- 项目(119948)
- 科学(95493)
- 研究(92039)
- 基金(88095)
- 家(76185)
- 国家(75431)
- 科学基金(64664)
- 社会(60271)
- 社会科(56706)
- 社会科学(56694)
- 基金项目(47153)
- 省(47049)
- 教育(40402)
- 自然(39467)
- 划(38599)
- 编号(38496)
- 自然科(38450)
- 自然科学(38442)
- 自然科学基金(37797)
- 资助(34360)
- 成果(31454)
- 制(29877)
- 农(29175)
- 部(28109)
- 发(26751)
- 重点(26738)
- 课题(25524)
- 国家社会(25339)
- 创(25077)
- 性(24594)
- 期刊
- 济(96927)
- 经济(96927)
- 农(55607)
- 研究(54241)
- 中国(42371)
- 农业(37396)
- 财(29074)
- 学报(27224)
- 科学(26493)
- 融(22833)
- 金融(22833)
- 管理(22601)
- 大学(22402)
- 学学(21405)
- 业经(21394)
- 业(17573)
- 教育(17206)
- 财经(14402)
- 农村(14213)
- 村(14213)
- 问题(14071)
- 技术(13978)
- 农业经济(13782)
- 经(12276)
- 经济研究(12102)
- 世界(12052)
- 版(10905)
- 经济问题(10113)
- 农村经济(9273)
- 社会(9040)
共检索到284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艺晟 曾福生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还处在构建阶段,国内先后出现多个试点。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农地抵押制度已经相当完善,研究其农地抵押制度能够为中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构建提供经营借鉴。本文重点分析对比了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农地抵押制度,结合中国国情,由此得出对中国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贷款 农地抵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延敏 罗剑朝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地金融设立的背景和作用的分析, 对比分析了这些国家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结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以及政府的作用。提出要建立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 近期, 应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作为试点农地金融业务的机构; 中长期, 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土地银行, 但应逐步减弱政府在农地金融制度中的作用, 增强农地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发达国家 政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笑寒
21世纪初期的美国农地金融制度是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和调整政策之一,它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式的组织机构体系,拥有以股金和债券为主的资金来源渠道,农户贷款的操作方式详细而规范。本文即通过总结美国早期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得出了我国未来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组织机构 资金来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惠春 姚珊
由于农地使用权存在产权主体不明确和物权不完整等缺陷,农地所有权抵押模式难以直接应用于使用权抵押。本文对越南和泰国的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运行模式及其成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由于产权性质的内在缺陷以及政策限制,农地使用权抵押价值较低;法律和政策支持是农地使用权可抵押的重要前提条件,但过度干预会影响农地使用权抵押的可持续发展;要使农地使用权良性发展需要注重对失地农民的保护。据此,中国应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类型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抵押 必要条件 国际案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惠春 姚珊
由于农地使用权存在产权主体不明确和物权不完整等缺陷,农地所有权抵押模式难以直接应用于使用权抵押。本文对越南和泰国的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运行模式及其成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由于产权性质的内在缺陷以及政策限制,农地使用权抵押价值较低;法律和政策支持是农地使用权可抵押的重要前提条件,但过度干预会影响农地使用权抵押的可持续发展;要使农地使用权良性发展需要注重对失地农民的保护。据此,中国应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类型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抵押 必要条件 国际案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长明
本文介绍了一些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
国外 农地制度 改革 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晓霞
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建设从1988年贵州湄潭县的农地金融制度试验开始,发展到目前遍地开花的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经历了一个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本文挑选浙江嘉兴的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和丽水的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案例,将它与贵州湄潭农地金融制度的试验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农地金融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它是将金融与土地经营开发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它不但对农村土地流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农地金融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但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及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必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地金融经验,对于我国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地制度 农地金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云松
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尹云松建立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层次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阐明笔者的管窥之见,以期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一、建立以农地使用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鹏鹏
传统的农地抵押制度主要有"入股抵押"、"反担保抵押"两种间接模式,而缺少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向金融机构抵押的模式。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作为物权权利,成为适格的农地抵押标的物。三权分置下农地抵押制度应该予以重构,在抵押设立上应该弱化发包人同意的要求,仅保留发包人备案即可。发包人备案制度所起到的公法上行政管理的效果,而登记制度则会起到抵押权生效的目的。抵押物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土地经营权,也应该及于地上附着物。在抵押权实现的方式上,除了可以有折价、拍卖或者变卖等方式,还可以探索强制管理、内部处置、转包等方式,以收益实现债权的安全。
关键词:
农地抵押 三权分置 土地经营权 农村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宏东
农村贷款难的原因是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土地是我国农民最大的财产,突破现有制度的限制,建立我国农地抵押制度,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解决农村贷款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贷款抵押 民间融资 农地抵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剑朝 庸晖 庞玺成
本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德国、美国、日本、南非、印度、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农地抵押融资运行模式进行了对比,认为发达国家(地区)的农地抵押融资运行模式较为成功,这主要得益于因地制宜的农地金融制度、以合作金融为主导的"三位—体"的农地金融机构设置、科学规范高效的农地估价体系、配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以及全方位的财政支持投入保护制度;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私有制可能导致农地过度集中,农村发展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三权分离"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模式的构建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红芳 邓小红
农地资源的合理流转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地的流转就存在了,政府也在一步步推出促进流转的政策措施,尽管近几年农地流转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有志 向国成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启示朱有志向国成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梯级上,纵观西周以来3000余年的历史行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农地制度历经了三次大的变迁:一是终结于战国时期的井田制(即国王——领主所有制)向土地私有制的变迁;二是终结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