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5)
- 2023(12570)
- 2022(10172)
- 2021(9520)
- 2020(7949)
- 2019(17955)
- 2018(17531)
- 2017(32899)
- 2016(18015)
- 2015(20165)
- 2014(19964)
- 2013(20215)
- 2012(18540)
- 2011(16519)
- 2010(16855)
- 2009(16256)
- 2008(16491)
- 2007(15199)
- 2006(13582)
- 2005(12515)
- 学科
- 业(89885)
- 济(78727)
- 经济(78621)
- 企(72647)
- 企业(72647)
- 管理(70028)
- 农(45662)
- 方法(32444)
- 农业(30262)
- 业经(29284)
- 财(27978)
- 数学(24456)
- 数学方法(24359)
- 中国(22920)
- 务(20533)
- 财务(20506)
- 财务管理(20481)
- 制(19742)
- 企业财务(19427)
- 策(17020)
- 技术(16440)
- 贸(15988)
- 贸易(15972)
- 易(15687)
- 划(15543)
- 体(14855)
- 和(14193)
- 银(13130)
- 银行(13122)
- 行(12580)
- 机构
- 学院(262888)
- 大学(257056)
- 济(120968)
- 经济(118925)
- 管理(109533)
- 理学(92244)
- 理学院(91423)
- 管理学(90657)
- 管理学院(90139)
- 研究(86712)
- 中国(74987)
- 财(56217)
- 农(55545)
- 京(54257)
- 科学(47556)
- 财经(43457)
- 所(43248)
- 农业(42160)
- 江(41045)
- 中心(40600)
- 业大(39717)
- 经(39622)
- 研究所(38599)
- 经济学(36354)
- 北京(34411)
- 经济学院(32816)
- 州(31778)
- 经济管理(31768)
- 财经大学(31633)
- 商学(30142)
- 基金
- 项目(165189)
- 科学(132568)
- 研究(125808)
- 基金(122755)
- 家(105468)
- 国家(104427)
- 科学基金(91089)
- 社会(84103)
- 社会科(79512)
- 社会科学(79490)
- 基金项目(64708)
- 省(63217)
- 自然(55871)
- 教育(55054)
- 自然科(54586)
- 自然科学(54574)
- 自然科学基金(53703)
- 划(51681)
- 编号(50792)
- 资助(48904)
- 成果(40316)
- 部(38462)
- 业(38117)
- 创(37004)
- 发(36652)
- 重点(36394)
- 国家社会(35791)
- 制(34138)
- 创新(33856)
- 课题(33452)
- 期刊
- 济(146261)
- 经济(146261)
- 研究(79321)
- 农(58468)
- 中国(57167)
- 财(46862)
- 管理(44435)
- 农业(39476)
- 科学(36288)
- 学报(34567)
- 融(30312)
- 金融(30312)
- 业经(28712)
- 大学(28061)
- 学学(26679)
- 技术(23428)
- 业(23042)
- 财经(21950)
- 经济研究(21370)
- 教育(21053)
- 问题(19225)
- 经(19086)
- 世界(17092)
- 技术经济(15812)
- 贸(15223)
- 农村(14685)
- 村(14685)
- 农业经济(13948)
- 国际(13613)
- 现代(13561)
共检索到414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俊
面对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推动农田地力建设?如何实现农田地力建设的生态补偿?本文阐述了当前中国耕地质量下降的现状,指出了加强土壤质量管理的必要性,以美国、英国、韩国为例,分析和总结国外土壤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田地力建设的现实性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田地力补偿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宇能
本文简述了加拿大农业土壤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历程,评述了加拿大国家土壤数据库(NSDB)中的6个主要分数据库,并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总结了加拿大农业土壤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对中国相关研究和平台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加拿大 农业土地 土壤信息系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松 秦路 张建伦
建立有效的农业土壤碳交易机制对于缓解气候变暖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组织已经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本文介绍了国际农业土壤碳交易机制的实践,发现当前农业土壤碳交易存在参与意愿不强、标准不统一、申请条件高、付费周期长以及回报水平较低等问题,从而提出了中国在推进农业土壤碳交易时应当积极落实"自主减排"战略,给予农户适当的碳汇补贴,积极推进评估机制和标准化建设,建立碳汇交易产品认证制度,同时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某承 熊英 伦飞 张永勋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欧盟是全球最先发起农业生态补偿的地区,学习其先进经验在探索中国GIAHS生态补偿机制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探讨建立GIAHS生态补偿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欧盟农业生态补偿的补贴政策,并从每年的农业转换面积占比、农民进入与退出比例方面分析了欧盟农业生态补偿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其缺陷,发现补贴政策虽然在激励各成员国从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转换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无法保障农户持续地从事该行业。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GIAHS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GIAHS 生态补偿 共同农业政策 补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栾江 田晓晖 仇焕广 戴恬茗
中国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亟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来激励农业生态服务供给、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国际上针对农业生态补偿进行了大量有益实践,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本研究在大量文献和政策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农业生态服务的类型,分析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执行机制,包括补偿对象、补偿标准、价格机制和执行部门设置等关键环节。并进一步比较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与其他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的特点以及适用的领域,认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在执行成本、政策可行性以及收入分配公平性上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际经验对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
农业 生态补偿 国际经验 政策工具 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颖 周清波 周旭英 甘寿文
农业清洁生产补偿已成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通过农业补贴政策手段,鼓励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形成有代表性的补偿政策模式,包括"美国以环保计划项目为带动的市场机制与政策调控结合型模式"、"欧盟以共同农业政策为引导的生态补偿与环境保护挂钩型模式"、"日本以环境保全型农业为特色的政府主导与公众配合互补型模式"等三种。我国重视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近十年来出台了一系列补偿政策措施,但针对广大农民及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的补偿政策仍不完善,补偿标准依然不高,难以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本文梳理国外成熟的补偿政策模式,剖析我国农业清洁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障碍因素,提出未来制定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俊 马成胜 尚磊
在现代社会中,工业"三废"排放、矿山开采中的重金属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填埋,以及农业面污染源等都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西部地区是中国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土地可利用率和农用地指数都较低,耕地质量也差,将清洁生产的理念引入到其农业生产领域,是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外农业清洁生产的成功实践经验,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的现实性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国西部地区土壤污染治理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诗华 王玥 王洪良 香宝
[目的]欧盟和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较完善、实践丰富的地区,在农业生态保护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制度安排对于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归纳法,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法律保障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欧盟和美国现行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特征,并针对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结果]欧盟和美国在政策中广泛采取正向激励的政策工具,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起高度市场化的农业生态补偿模式,但在政策保障和管理评估上投入巨大,正在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补偿方案。[结论]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存在政策碎片化、市场机制保障和农民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借鉴欧盟和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中协调农业和环境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提升政策透明度的做法来改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诗华 王玥 王洪良 香宝
[目的]欧盟和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较完善、实践丰富的地区,在农业生态保护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制度安排对于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归纳法,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法律保障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欧盟和美国现行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特征,并针对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结果]欧盟和美国在政策中广泛采取正向激励的政策工具,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起高度市场化的农业生态补偿模式,但在政策保障和管理评估上投入巨大,正在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补偿方案。[结论]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存在政策碎片化、市场机制保障和农民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借鉴欧盟和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中协调农业和环境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提升政策透明度的做法来改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陶雯 张旭博 孙志刚 李仕冀 刘晓洁 张崇玉 欧阳竹 成升魁
明确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可以更好地掌握农田生产力和土壤质量情况,对农业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提高生产力可持续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华北平原引黄灌区下游农田作物产量数据和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对华北平原引黄灌区下游作物产量的演变以及有机质和养分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阐明该地区作物产量、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灌区的农田生产力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空差异。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农田生产力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冬小麦高产田分布在黄河下游北岸中部地区的齐河县和下游南岸三个县,范围是6084.0~6861.0 kg/hm~2,夏玉米产量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特征,其中齐河县的产量最高,为7524.0 kg/hm~2。灌区农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最高的德州市分别为16.30 g/kg和202.40 mg/kg,全氮含量最高的淄博市为1.17 g/kg,有效磷含量最高的泰安市为34.56 mg/kg。研究表明,灌区的生产力水平一直不断在提升,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掌握养分分布特征和土壤肥力的空间差异来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为今后该地区实现精准农业和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成军 安琼 董元华 俞花美
对某大型矿业企业周边农业土壤中两类POPs物质———15种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DDTs和HCHs)的残留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PAHs检出率为100%,总残留量范围为312.2~27 580.9μg.kg-1,且以四环以上多环芳烃组分为主。不同样区土壤PAHs残留量受常年风向影响明显。农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均有检出,但残留水平不高,分别为3.60μg.kg-1(0.81~9.43μg.kg-1)和11.13μg.kg-1(3.31~43.81μg.kg-1)。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以p,p-′DDE和p,p-′DDT为主。土壤中HCHs的各异构体组分含量特征为α>β>γ>δ。部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奕贯 鲁植雄 赵兰英 姜春霞 徐浩 周晶
[目的]土壤表面模型是分析土壤与车辆耦合作用的基础,为获取相对逼真的土壤表面模型,本文改进并分析了一种表面插值重构方法。[方法]首先利用不平度测试仪获取3种农业土壤的三维数字高程数据,使用一定的剔除率对原土壤高程数据进行剔除,得到3组剔后数据,求出剔后数据中各行、各列2D数据的Hurst指数,并应用于随机中点位移法过程参数的求解中。改进随机中点位移法,使用此法对剔后数据进行一次和二次分形插值重构,求解并分析3种土壤原始测量数据及重构前和重构后数据的平均值、峰度系数、相对误差、分形维数和rMs高度,同时,也使用传统的随机中点位移法和迭代函数法对3种土壤的剔后数据进行分形插值,并与改进随机中点位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温信祥
日本的农业灾害补偿覆盖面广,组织体系完整,在基层农业共济组合、都道府县联合会、国家农林水产省等三个层面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使农业共济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实现了对农业和农民的有效救助和补偿。这为中国建立完善的农业灾害金融补偿法规政策、加强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建设等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书秦 王欧
"十二五"期间,污染物减排的压力将逐渐向农业领域延伸,保护农村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洱海流域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其实践经验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深入思考。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补偿 洱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