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2)
2023(9347)
2022(8365)
2021(7983)
2020(6607)
2019(15437)
2018(15555)
2017(29912)
2016(16455)
2015(18574)
2014(18608)
2013(18604)
2012(17031)
2011(15273)
2010(15045)
2009(13487)
2008(12954)
2007(11131)
2006(9666)
2005(8438)
作者
(47475)
(39105)
(38748)
(36967)
(24918)
(18778)
(17706)
(15537)
(14899)
(13968)
(13581)
(12990)
(12332)
(12299)
(12068)
(11795)
(11787)
(11685)
(11087)
(11085)
(9758)
(9549)
(9313)
(8852)
(8764)
(8763)
(8668)
(8566)
(7831)
(7706)
学科
(63427)
经济(63350)
管理(46852)
(43960)
(37246)
企业(37246)
方法(31055)
数学(26655)
数学方法(26315)
(16433)
中国(16076)
(15381)
(14818)
业经(14357)
地方(13328)
理论(12110)
(11183)
农业(11102)
(10763)
贸易(10756)
(10541)
(10406)
技术(10343)
教育(10267)
环境(10078)
(9927)
财务(9869)
财务管理(9853)
企业财务(9321)
(8995)
机构
大学(232608)
学院(228919)
管理(95130)
(86279)
经济(84236)
理学(83045)
理学院(82100)
管理学(80648)
管理学院(80251)
研究(74543)
中国(53574)
(50165)
科学(48148)
(38775)
(37234)
(35337)
业大(35231)
研究所(34119)
中心(33475)
(32207)
(32034)
北京(31939)
师范(31773)
财经(31458)
(28565)
农业(27638)
(27127)
(26526)
师范大学(25970)
技术(24450)
基金
项目(161739)
科学(126763)
研究(119490)
基金(116392)
(100786)
国家(99936)
科学基金(86154)
社会(72844)
社会科(68911)
社会科学(68892)
(63379)
基金项目(62871)
自然(56992)
自然科(55627)
自然科学(55617)
教育(55110)
自然科学基金(54596)
(53666)
编号(49840)
资助(47858)
成果(40320)
重点(35673)
(35272)
课题(34000)
(33885)
(33540)
创新(31135)
科研(31013)
项目编号(30962)
大学(30419)
期刊
(92339)
经济(92339)
研究(68358)
中国(41677)
学报(36474)
管理(33877)
科学(33593)
(31807)
教育(30381)
(27535)
大学(27354)
学学(25385)
农业(22694)
技术(20119)
(16685)
金融(16685)
业经(15332)
图书(14815)
财经(14305)
经济研究(14008)
理论(12528)
问题(12097)
(12000)
科技(11948)
实践(11767)
(11767)
(11201)
技术经济(11123)
情报(10990)
现代(10305)
共检索到327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毕华林  黄婕  
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也是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式;而化学符号作为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从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上理解化学知识,是体现化学学科特点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受到了广大化学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外三十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化学学习三种水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学生三种水平学习的实证研究、促进三种水平学习的教学策略等。从而为我国的化学教育研究提供启发和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文平  
以异质性企业为标志的新新贸易理论的诞生推动了贸易流量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研究。现有的引力模型研究只就贸易领域的某个方面进行综述,本文以贸易理论为线,系统梳理了以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引力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新进展,对比和评析了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婵丹  陈昆仑  
从人口的城市集聚、城市化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形态三方面,对探讨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大量西方文献进行了回顾、整理和分析,指出当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可分为发达国家城市低碳转型和发展中国家低碳城市化两类,两者之间存在经济基础、城市化阶段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城市边界界定、数据可获取性、测度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制约了现有研究的发展,未来城市及各部门之间合作的探索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进一步加强将成为推进低碳城市化研究和实践的重要突破口。此外,中国城市发展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我国低碳城市研究应在开放视角下立足地区实际开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力  张芸祯  
工作本位学习的概念是通过工作本位学习的过程、内容及相关方的角度来界定的。据此,工作本位的学习有着不同的组织类型。近20年来,国外关于工作本位学习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其基础理论、发展驱动因素、课程教学、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及影响与作用等方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莲  王永平  刘希磊  
国内外学术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丰富的研究,涉及经济学、农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农业研究成果的综述,梳理不同研究的侧重点和不足之处,目的在于推动中国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最终找到适合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廖玫  王瑾  
环境关税体现了关税的环境保护功能。美国、日本以及OECD的大多数成员国已确立了环境保护思想在关税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并把环境关税的结构性调整作为21世纪关税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环境关税的理论、政策与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建立中国环境关税体系需要探索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朝兵  张兴瑜  余林  
国外对聋生是否具有语音意识及其与阅读、拼写等语言能力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还无统一结论;而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很不成熟。作者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与述评,以期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建东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关于中国收入不平等的文献,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探讨中国收入不平等的热门话题,包括区域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城乡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二是新的研究领域,例如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新因素以及收入不平等与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等。我们不仅归纳了上述文献的主要观点,还介绍了部分文献采用的方法和数据。我们认为当前研究我国收入不平等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数据源的限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维新  
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科学本质阐明了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本文对国外关于科学本质的内涵、科学本质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范畴、融入科学史的科学本质教学、科学探究及科学本质教学的研究等作了概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新华  戎天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关于贫困变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从数量众多的文献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文献,试图概括国外对于教育与贫困缩减问题研究的理论进展和成果。本文首先梳理了影响贫困变动的主要因素,接着介绍了教育、经济增长与贫困变动研究的新进展,然后考察了教育、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教育公平与贫困变动之间的关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广子  
本文以Megginson and Netter(2001)关于民营化问题的综述文献为基础,对国外近十年来关于民营化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认识,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电芝  王秀丽  
群体水平认知过程的研究,为理解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首先介绍合作学习认知过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精制理论;然后介绍合作性知识建构过程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福祥  
近年来,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逐渐成为国外成人学习与工作研究的主题,相关研究主要论及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的提出、内涵、价值和途径等。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产生于日常的工作行为中,是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学习,是未经计划或并非期待的事件的结果。工作场所不仅仅是一处物理场所,而且是分享价值、观念、行为和态度的场域。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合法"环境。组织应当营造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培育分享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文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爽  霍力岩  房阳洋  
学习品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研究中,受到广泛重视并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近年国外主要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发现国外机构、学者对儿童学习品质的本质和结构的研究既存在基本共识,又有一些分歧。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未来发展建议:将学习品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主要组成部分;系统揭示我国儿童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和基本结构;开发在真实情境中观察评价儿童学习品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