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8)
2023(3443)
2022(2919)
2021(2812)
2020(2308)
2019(5439)
2018(5086)
2017(10846)
2016(5986)
2015(6424)
2014(6159)
2013(5882)
2012(5499)
2011(4709)
2010(4732)
2009(4450)
2008(4641)
2007(4039)
2006(3647)
2005(3473)
作者
(14674)
(12199)
(12010)
(11624)
(7840)
(5739)
(5622)
(4701)
(4646)
(4265)
(4140)
(4057)
(4029)
(3911)
(3832)
(3754)
(3664)
(3644)
(3520)
(3407)
(3094)
(3073)
(2871)
(2818)
(2757)
(2674)
(2660)
(2525)
(2510)
(2402)
学科
(23884)
经济(23850)
(23634)
管理(22924)
(22286)
企业(22286)
(13659)
方法(12015)
(11051)
财务(11050)
财务管理(11027)
企业财务(10771)
数学(10526)
数学方法(10491)
(7326)
(6249)
业经(5664)
体制(5636)
(5464)
中国(5324)
公司(5247)
结构(5000)
产业(4873)
(4124)
金融(4124)
(3737)
(3733)
银行(3727)
(3489)
(3485)
机构
大学(80806)
学院(79813)
(35332)
经济(34798)
管理(32727)
理学(28719)
理学院(28479)
管理学(28201)
管理学院(28051)
研究(24521)
中国(20553)
(19966)
(16093)
财经(15887)
(14650)
科学(12298)
财经大学(12218)
经济学(11560)
(11528)
中心(11233)
(10775)
经济学院(10575)
商学(10301)
商学院(10239)
北京(10072)
研究所(10031)
(9154)
(9009)
(8784)
业大(8709)
基金
项目(51627)
科学(41975)
基金(39958)
研究(38724)
(33976)
国家(33713)
科学基金(29983)
社会(26907)
社会科(25646)
社会科学(25639)
基金项目(21198)
自然(18496)
(18439)
自然科(18064)
自然科学(18061)
自然科学基金(17791)
教育(17763)
资助(16385)
(15699)
编号(14623)
(12861)
成果(12580)
重点(11738)
国家社会(11632)
教育部(11631)
人文(11193)
(10864)
(10803)
(10715)
(10299)
期刊
(37205)
经济(37205)
研究(24350)
(18210)
管理(12657)
中国(12297)
学报(10522)
科学(9819)
(9483)
金融(9483)
大学(8884)
财经(8592)
(8479)
学学(8439)
(7316)
经济研究(6475)
财会(5964)
农业(5772)
会计(5404)
业经(5160)
教育(5021)
问题(4991)
世界(4875)
技术(4823)
(4555)
国际(4426)
通讯(4046)
会通(4038)
(3672)
现代(3654)
共检索到116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充  李东洋  
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WTO背景下,我国的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关键一环就是要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企业各层次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有效制衡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亮新  
文章分析了各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立法模式:英美模式、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的特点和利弊,提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借鉴各国公司治理的经验,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规范与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志萍  
美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美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与董事会、董事会与高级经理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组成,一般不设监事会。但在董事会内设有一个高级主管委员会,负责执行日常监督事务。(一)产权基础:美国公司制企业是建立在高度分散化的个人产权基础上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有300多万股东,没有1人持有全部股份的1%。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或家庭都无力独自承担企业扩张所需的资本,只能通过证券市场募集,同时又降低了风险,这样所有权逐渐分散化了,以至任何股东都不可能对所投资的公司具有控制权。正因为此,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产生了职业经理和专业投资人,使社会分工更精细化、专业化,从而提高了企业运营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同文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国内保险市场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市场主体不断增加 ,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国内保险公司应尽快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 ,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 ,即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优化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职能定位 ,积极进行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创新 ,即机制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手段创新 ,以期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韩艳春  
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的加快,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保险公司作为我国保险市场的主渠道,要想发挥其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必然要按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认真进行改革,使其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本文分析了国有资本保险公司改革走入的误区,提出国有保险公司的经理要成为真正的老板;建立责权分明的体制,各负其责,相互制衡的管理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盛和泰  
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股权多元化改革 ,实行国有控股制已成为一个方向。实行国有控股制 ,国家作为拥有控股权的股东 (委托人 ) ,一方面必须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代理人 (经理人 )并激励其努力工作 ;另一方面必须使委托人代表 (政府官员 )对监督公司经理人有积极性。但是 ,国有控股制下的国有股权代表 (政府官员 )是否有能力和积极性去选拔和监督经理人 ;经理人是否有动力和能力经营好企业。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 ,本文从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改革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军燕  张伟  朱伯玉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始于1978年,到现在已逾3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缺乏制衡、效率低下的企业治理结构。由于股东的特殊性,公司制在国有企业公司化改组进程中发生了异化,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活力与绩效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运成  
一、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制的基本特征是所有与控制的相分离,在所有者作为直接的经营者时,他(她)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竭尽全力地工作,期望通过努力使其资产获得最大的增值。但是,当所有者将其资产委托给代理人——经理和经理班子——去管理和经营时,由于资产不归经理人员所有,经理人员如果由于能力不足或失职造成的损失则要由资产的所有者——股东——来承担。由于存在着这种区别和利益冲突,就存在着经理人员通过牺牲股东利益而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可能性。由于经理人员能力不足或工作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在经济学中称为代理成本。为了减少这种代理成本,必须设置一种恰当的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廖斌  
中国加入WTO后 ,我国原有的相对封闭的证券市场体系将被开放所打破 ,中国证券公司必将面临来自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成熟投资银行的挑战。本文通过中外证券公司在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及其职能、激励机制的国际比较 ,提出我国证券公司可以采取通过上市扩大规模 ,降低股权的集中度 ,提高股权的流动性 ;发挥独立董事作用 ,完善董事会结构 ;人才激励机制等制度创新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德铸  
一、公司法人治理的基本系统模型公司治理可以描述成下图的一般系统。从内容上看,公司治理的手段为三个方面:内部监控机制、外部监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内部监控机制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制度设置(如我国公司法确定的“三会四权”制衡机制)来约束和管理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激励约束机制是指通过业绩评价和目标约束等在金钱和非金钱方面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外部监控机制是指通过企业外部的市场及管理机制(如资本市场、经理市场、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进行约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静芳  
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重要转折时期。股票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虽然已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而解决股权分置也并不能在短期内使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及消除股市的所有问题,但它确实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必要条件。它从根本上修正了中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的制度扭曲,为上市公司改善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从这一点来说,股权分置后置时代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前景是乐观的。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改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提出了股改后置时期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维中  
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基础上,指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内外联动,综合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