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7)
2023(5716)
2022(4767)
2021(4430)
2020(3698)
2019(8066)
2018(8037)
2017(14960)
2016(8203)
2015(9322)
2014(9388)
2013(9252)
2012(8617)
2011(7844)
2010(7893)
2009(7604)
2008(7605)
2007(6997)
2006(6346)
2005(6141)
作者
(23730)
(19961)
(19611)
(18966)
(12458)
(9427)
(9032)
(7501)
(7433)
(7144)
(6803)
(6761)
(6512)
(6371)
(6353)
(6012)
(5777)
(5773)
(5732)
(5668)
(5046)
(4873)
(4782)
(4596)
(4559)
(4502)
(4427)
(4389)
(3930)
(3799)
学科
管理(32398)
(28675)
经济(28543)
(27217)
(22649)
企业(22649)
(12444)
(11977)
(10563)
方法(9834)
中国(9727)
(8291)
数学(8069)
数学方法(7981)
业经(7875)
技术(7390)
体制(7206)
(7134)
银行(7129)
(6827)
(6696)
财务(6647)
财务管理(6624)
(6588)
金融(6586)
农业(6466)
企业财务(6303)
(5896)
(5597)
制度(5596)
机构
大学(119209)
学院(118161)
(50162)
经济(49020)
管理(46101)
研究(41021)
理学(38935)
理学院(38528)
管理学(37959)
管理学院(37741)
中国(33369)
(27251)
(25605)
科学(23118)
(20367)
(20148)
财经(19937)
(19726)
中心(19379)
(18041)
研究所(17856)
业大(16466)
北京(16096)
农业(15500)
经济学(15249)
(14968)
财经大学(14778)
(14762)
(14268)
师范(14125)
基金
项目(75934)
科学(60787)
研究(58666)
基金(55422)
(47575)
国家(47154)
科学基金(40715)
社会(38301)
社会科(36190)
社会科学(36185)
(29392)
基金项目(29109)
教育(26173)
(24480)
自然(24470)
自然科(23852)
自然科学(23847)
编号(23492)
自然科学基金(23453)
资助(21735)
(21316)
成果(20403)
(17595)
重点(17039)
(16683)
课题(16431)
国家社会(16283)
创新(15772)
(15740)
(15535)
期刊
(60327)
经济(60327)
研究(37971)
中国(33088)
(22798)
管理(19888)
(19543)
学报(16317)
科学(15919)
教育(13984)
(13378)
金融(13378)
大学(13338)
农业(13281)
学学(12264)
技术(10624)
财经(10522)
业经(9290)
(8990)
经济研究(8307)
问题(7826)
科技(7679)
(7025)
(6722)
论坛(6722)
理论(6416)
世界(6291)
(6141)
图书(5989)
会计(5799)
共检索到196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晴  
一、中国粮食科技发展的现状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给予了许多特殊的政策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科技不断取得进展,在实现中国主要农产品由供给不足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近20年中,中国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侯东民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之间曾两次出现跷跷板关系。这预示着受人均资源制约,我国农业战略同时追求农业效益与粮食自给双重政策目标,在实践中将反复出现矛盾。今后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自给出现矛盾时,应果断进口粮食,支持农业结构继续调整,建立战略与常规措施相配套的基本独立的双重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睿  
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到双轨制,再到市场体制等三个不同治理阶段。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层面,从对粮权结构、利益结构、治粮结构的分析,来探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变迁的内在逻辑,以期对做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一个趋势性的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亚平  
日本是经济强国,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产品完全依赖进口,这使日本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日本政府认识到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危机的发生,这对我们也有着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禄峰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过多的人口、刚性的需求和有限的农业资源,使中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创新农业政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利用国际资源,将有助于构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对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期专题回顾了我国近年来财政粮食工作取得的成绩、介绍了几个产粮大省开展财政粮食工作的经验,并对未来财政粮食工作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各地提供有益的借鉴,使财政粮食工作更好地为种粮农民增收、粮食企业增效服务,促进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敬忠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之我见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俞敬忠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举世关注,议论纷呈。国外学者关于“谁来养活中国”的议论,更激起世人的巨大反响。人们在问:中国粮食到底会不会出问题?是出小问题还是大问题?我们不需要危言耸听,但要增强危机意识。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鹂  
《农业保险条例》强调了国家对农业增长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形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2年10月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2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称,2010~2012年,全球有8.68亿人口处于饥饿或营养不良状态。报告同时强调,农业增长在减轻饥饿与营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晓华  Bruemmer Bernhard  钟甫宁  
本文对中国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和政策作了一个全面总结和分析,并指出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按照能量计算已经下降到了70%。为了更好地制定粮食安全政策,中国政府必须区分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口粮安全(Grain Security)以及饲料安全(Feed Security)三个概念,中国现在和将来的粮食安全实际表现为饲料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志华  施国庆  郭晓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文恩  
2004年以来,由于我国粮食的连续丰产和稳定的供给,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但是,针对粮食安全形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粮食增产并不等于粮食安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新常态下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隐忧:耕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之忧、水资源缺乏、农业生态退化之忧、种粮比较效益低下之忧、农业生产规模狭小之忧、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之忧。要消除粮食安全隐患,势必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健全科技兴粮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探索市场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包节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战略措施来增加粮食供给能力,以有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研究阐述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及意义,从政府执政绩效考核问题、政府土地政策问题集政府财政税收问题等角度深入剖析人口发展视域下政府治理粮食安全政策体系的若干问题;给出建构与粮食安全挂钩的政府绩效考核模式,完善以粮食安全为导向的政府土地政策及创新以粮食安全为导向的政府财政政策等有效治理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福生  
农地流转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是实现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非农化"、"非粮化"生产行为已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为此,本文从粮食生产功能区分类管理、生产体系任务分解等方面构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约束机制;从社会化服务、财政补贴、科技支撑等方面构建了"农地农用"、"农地粮用"的粮食生产激励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华树春  钟钰  
为了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避免或消除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者利用协同学理论,以湘赣水稻主产县、黑吉玉米主产县(市、场)为调研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法、案例剖析法,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粮食安全的成效与存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从配置要素表现变化方面来看,不论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还是产业链条延伸增值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调减玉米空间有限、销区需求激增、产粮大县经济实力弱、技术潜力发挥受限等问题。因此,结合实践经验,必须科学合理调整结构、防范粮食供求形势在潜移默化中突变、建立健全对主产区的发展补偿机制、加快培育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主产区建设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保证,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粮食主产区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当前粮食主产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