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9)
2023(6907)
2022(5777)
2021(5765)
2020(5201)
2019(12034)
2018(12445)
2017(25388)
2016(13572)
2015(15540)
2014(15700)
2013(15539)
2012(14204)
2011(12713)
2010(13411)
2009(12702)
2008(12418)
2007(11166)
2006(9972)
2005(9151)
作者
(37575)
(30824)
(30602)
(29472)
(19722)
(14517)
(14365)
(12021)
(11480)
(11110)
(10459)
(10332)
(9701)
(9644)
(9589)
(9300)
(9186)
(8957)
(8882)
(8783)
(7675)
(7664)
(7368)
(7049)
(7039)
(7023)
(6868)
(6831)
(6162)
(5884)
学科
(52149)
经济(52086)
管理(38814)
(38725)
(30822)
企业(30822)
方法(28274)
数学(25803)
数学方法(25252)
中国(17701)
(16262)
(15257)
(15238)
银行(15229)
(14551)
(13562)
(12253)
金融(12252)
(11243)
保险(11152)
(11035)
贸易(11027)
(10833)
业经(10640)
理论(9663)
(9327)
(8995)
制度(8986)
(8787)
财务(8743)
机构
大学(191964)
学院(191447)
(79429)
经济(77564)
管理(77357)
理学(65486)
理学院(64882)
管理学(63610)
管理学院(63266)
研究(57756)
中国(52599)
(42818)
(40505)
财经(32989)
科学(32287)
(29888)
(28551)
(28097)
中心(28064)
北京(26602)
研究所(25194)
财经大学(24670)
(24614)
经济学(24118)
业大(23876)
(23092)
(23088)
师范(22901)
经济学院(21795)
(20801)
基金
项目(117403)
科学(92470)
研究(88406)
基金(85138)
(72391)
国家(71822)
科学基金(62044)
社会(55369)
社会科(52508)
社会科学(52494)
(44686)
基金项目(44204)
教育(42238)
自然(39618)
自然科(38717)
自然科学(38710)
(38063)
自然科学基金(38038)
编号(37543)
资助(37091)
成果(31293)
(27218)
重点(25748)
课题(25516)
(24361)
教育部(23872)
(23689)
项目编号(23261)
人文(22994)
创新(22779)
期刊
(85644)
经济(85644)
研究(60757)
中国(37844)
(31930)
管理(29405)
(28012)
金融(28012)
学报(22620)
科学(22426)
(21912)
教育(21461)
大学(18456)
技术(18209)
学学(17208)
财经(16044)
农业(14985)
经济研究(14200)
业经(13761)
(13540)
统计(11879)
问题(11386)
理论(11081)
(10570)
(10279)
实践(10067)
(10067)
技术经济(10032)
决策(9611)
商业(9403)
共检索到292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新军  接琪真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只有通过对偿付能力的有效监管才能实现保险业经营的稳定性和保护投保人利益。发达国家保险监管机构主要通过规定资本充足性要求、建立偿付能力预警系统和现场检查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监管。监管标准是建立在对保险公司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已成为保险监管的趋势。目前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已从微观的"条款费率监管"转向宏观的"偿付能力监管"。要改善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须灵活监管保险企业资金的运用,完善资产评估方法;多种方法结合以减少识别错误带来的监管成本;建立动态资本充足率测试;重视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天舒  
本文通过考察世界各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模式,并回顾了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历史,以探讨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文   王晓燕  
鉴于偿付能力监管在当今保险监管中的核心地位,如何合理定义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怎样对保险公司实施偿付能力监管,以及监管的信息依据 已成为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公司财务理论并结合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特点,剖析偿付能力的概念,及如何通过对保险公司财务 状况的检测实施偿付能力监管。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伟民  
作为保险监管的两大目标,防范市场风险和推动市场发展如何能够完美契合,是保险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偿付能力监管作为监管目标体系中沟通两大目标的桥梁日益受到国人的重视。我国应从保险业发展的实际和监管的现状出发,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监管模式进行适时调整,将保险业的监管重心由严格市场行为监管转向偿付能力监管,由偿付能力的静态监管转向动态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韩亮  陈欢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不少知名国际保险集团纷纷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甚至破产的情形,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改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重点研究国际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改革的新动向和新发展,并对监管理念的变革进行总结,以期对国际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改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我国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 ,其偿付能力直接影响自身的经营与长远发展 ,而且与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及社会稳定都有紧密联系。本文主要从偿付能力的组成分析各组成部分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增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的措施以及如何对保险业偿付能力实施监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斌  梁平  殷李松  
文章从国家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保险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四个方面对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以期对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小伟  
当前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框架体系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但还存在着偿付能力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忽视保险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微观基础作用、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以及市场退出渠道尚不畅通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财政型保险制度的历史影响、国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现实、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存在冲突以及监管机构的理念存在偏差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艳  胡波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业监管的核心内容。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包括以欧盟偿付能力I为代表的基于业务量的模式和以美国风险资本为代表的基于风险的模式。在保险业发展过程中,基于风险的模式将成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趋势。在我国完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外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军  
偿付能力监管是国际上保险监管的核心,随着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其保险监管体系也正在努力从以市场行为监管为主向偿付能力监管发展。本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四个在国际上有代表性国家的保险监管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他们的共性和特点,对中国正在探索中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宇龙  
扶贫工作是保险业重要的政治任务。自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保险业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为普惠金融的一种重要实践,保险扶贫大大提升了金融的包容度。而金融包容度的提升需要兼顾金融稳定性,如何通过审慎监管更好地促进保险扶贫事业和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近年来保险扶贫的主要方式和成绩近年来,保险业扶贫工作在保险保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建  马学平  陈杰  
论加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监管○王建马学平陈杰一、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必要性和原则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专门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在现代社会机制中,已成为保障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保险公司经营不善,不仅会造成被保险人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对国际偿付能力监管发展趋势的认识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金融监管体制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周期。在保险领域,偿付能力监管作为现代保险监管的核心,是各国监管改革的重点。与银行业统一遵守巴塞尔协议不同,保险业尚未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偿付能力监管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元燮  
新《保险法》规定了今后将对保险业最低偿付能力进行监控 ,这对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在监管方法方面 ,除现有规定外 ,今后首先要求保险企业从自身做起 ,讲求诚信 ,保证偿付能力 ;其次 ,要求行业自律 ,建立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宏观监控方面 ,应该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两者并重 ,开展保险业信用评级 ,借鉴国际经验 ,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 ,改进财务报表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