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5)
2023(14795)
2022(12608)
2021(11705)
2020(9984)
2019(22584)
2018(22188)
2017(42917)
2016(23503)
2015(26191)
2014(25749)
2013(25917)
2012(23713)
2011(21183)
2010(21066)
2009(19646)
2008(19512)
2007(17235)
2006(15376)
2005(13882)
作者
(69203)
(57234)
(57109)
(54001)
(36637)
(27468)
(25809)
(22393)
(21802)
(20592)
(19637)
(19432)
(18518)
(18219)
(17885)
(17538)
(17241)
(17072)
(16433)
(16343)
(14422)
(13995)
(13928)
(13299)
(12895)
(12892)
(12852)
(12610)
(11510)
(11384)
学科
(97297)
经济(97172)
(93333)
(84980)
企业(84980)
管理(81461)
方法(43822)
数学(34195)
数学方法(33811)
业经(31532)
(31178)
(29877)
中国(22991)
(22918)
财务(22850)
财务管理(22824)
企业财务(21634)
农业(21463)
技术(20142)
(19410)
理论(19247)
(18706)
(18510)
地方(17037)
(16770)
(16344)
(16258)
贸易(16251)
(15752)
(14329)
机构
学院(337230)
大学(335221)
管理(137114)
(133900)
经济(131125)
理学(118193)
理学院(116972)
管理学(115113)
管理学院(114540)
研究(110764)
中国(83916)
(72340)
科学(69619)
(63240)
(59385)
(56524)
业大(52120)
研究所(51211)
(50288)
财经(50192)
中心(49125)
农业(46975)
(45653)
北京(45630)
(41361)
师范(40900)
(40337)
(40318)
经济学(38708)
财经大学(37157)
基金
项目(225966)
科学(177673)
研究(164670)
基金(163776)
(143171)
国家(141884)
科学基金(122373)
社会(102168)
社会科(96723)
社会科学(96696)
(89397)
基金项目(87040)
自然(81241)
自然科(79360)
自然科学(79337)
自然科学基金(77968)
(74465)
教育(74266)
资助(67431)
编号(67324)
成果(53736)
重点(50189)
(49426)
(49098)
(48066)
课题(45639)
创新(45488)
(45371)
科研(43344)
项目编号(42230)
期刊
(151819)
经济(151819)
研究(101335)
中国(62517)
管理(55377)
(54706)
学报(54061)
(50434)
科学(49760)
大学(40690)
学学(38410)
农业(38370)
教育(35454)
技术(30472)
(26954)
金融(26954)
业经(26405)
财经(24453)
经济研究(23462)
(22173)
(20973)
问题(19180)
技术经济(18298)
科技(17088)
现代(16711)
图书(16693)
理论(15878)
(15394)
财会(15131)
商业(15084)
共检索到499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刁丽琳  朱桂龙  许治  
随着技术创新的开放度增加,吸收能力作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理论工具而备受学术界的青睐。尽管企业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堪称丰富,但许多学者对该领域仍存在认识的误区。为此,本文从企业吸收能力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出发,对它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实证测量等研究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剖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璐  
指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集中于对其概念、影响因素和作用的分析。首先总结知识吸收能力的理论基础,明确吸收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其次,分别从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三个角度对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最后,对知识吸收能力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志红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有效地识别、获取外部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知识并进行商业化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吸收能力的概念自1989年被Cohen&Levinthal提出以来,迅速成为创新理论、组织与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但至今仍存在吸收能力概念与维度划分模糊不清、研究层面单一、只注重前因后果分析等问题。文章从吸收能力的思想渊源入手、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归纳与梳理,并对其现有研究进行述评。同时,文章还指出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立统一,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提升经济绩效。通过回顾知识溢出的起源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本文在解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述有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厘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基本关系、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其主要观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志红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有效地识别、获取外部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知识并进行商业化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吸收能力的概念自1989年被Cohen&Levinthal提出以来,迅速成为创新理论、组织与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但至今仍存在吸收能力概念与维度划分模糊不清、研究层面单一、只注重前因后果分析等问题。文章从吸收能力的思想渊源入手、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归纳与梳理,并对其现有研究进行述评。同时,文章还指出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立统一,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提升经济绩效。通过回顾知识溢出的起源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本文在解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述有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厘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基本关系、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其主要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志红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有效地识别、获取外部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知识并进行商业化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吸收能力的概念自1989年被Cohen&Levinthal提出以来,迅速成为创新理论、组织与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但至今仍存在吸收能力概念与维度划分模糊不清、研究层面单一、只注重前因后果分析等问题。文章从吸收能力的思想渊源入手、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归纳与梳理,并对其现有研究进行述评。同时,文章还指出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丹  周君  
对已有的国外企业伪社会责任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可从企业伪社会责任的概念、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影响结果、应对策略等几个方面展开述评,并探讨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丹  周君  
对已有的国外企业伪社会责任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可从企业伪社会责任的概念、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影响结果、应对策略等几个方面展开述评,并探讨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国庆  孙婧  贺胜德  
文章基于权变的观点围绕着知识基础与企业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基础对获取、消化、转化及利用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万里  钱锡红  
自1990年科恩和利文索尔(Cohen and Levintha)对吸收能力作出开创性研究以来,吸收能力正在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新兴领域。本文对近20年来国际上有关吸收能力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吸收能力内涵的讨论,探讨了吸收能力的维度构成及各维度的定义;在对目前吸收能力代表性理论研究评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更简洁、合理的吸收能力机制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吸收能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琳  郑长娟  彭新敏  
在开放式创新时代,企业-顾客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首先对与企业-顾客合作创新相近的研究主题进行了辨析,然后对企业-顾客合作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回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外企业-顾客合作创新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阎海峰  程鹏  
吸收能力理论是近十几年来组织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吸收能力概念本身的定义与操作化;(2)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和组织学习、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3)影响吸收能力的相关前因变量的探讨。本文以此为主线,对国外有关这一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并针对这一研究领域内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后续的研究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兵  
组织保持对外部知识的开放和不断吸收的能力对组织或企业获取内部独特的资源至关重要。知识吸收能力已逐渐成为组织战略潜在能力的标志。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的特征是其多层次性,分析层面从个体、组织内经营单位、组织、组织间到国家。由于对知识吸收能力理解的不同,已有研究呈现出知识吸收能力维度和测量的差异。组织知识吸收能力受组织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表明组织可以从组织内外部因素来提升和加强知识吸收能力,也说明了知识吸收能力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知识吸收能力的分析层次与维度、影响因素、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知识吸收能力和组织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智敏  陈怀超  侯佳雯  
根据所构建的"关系强度—成员能力—知识治理"研究框架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关系强度对联盟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影响;其次,从外部与内部两种视角入手,构建双中介模型,考察联盟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从两种路径剖析关系强度影响联盟企业知识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关系强度对联盟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均存在正向影响;联盟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强度影响联盟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知识治理过程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验证了成员能力的双中介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