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9)
2023(13500)
2022(11754)
2021(11253)
2020(9446)
2019(22224)
2018(22312)
2017(43326)
2016(23888)
2015(27092)
2014(27309)
2013(26618)
2012(24404)
2011(22012)
2010(22490)
2009(20302)
2008(19817)
2007(17441)
2006(15382)
2005(13636)
作者
(68209)
(56319)
(56095)
(53658)
(36216)
(27063)
(25561)
(22163)
(21427)
(20431)
(19299)
(18925)
(18091)
(18079)
(17482)
(17387)
(16983)
(16929)
(16142)
(16100)
(14148)
(14060)
(13748)
(12895)
(12695)
(12615)
(12528)
(12480)
(11439)
(11114)
学科
(91223)
经济(91127)
管理(68112)
(65478)
(55195)
企业(55195)
方法(43503)
数学(37837)
数学方法(37107)
(25603)
中国(24183)
(22299)
业经(20342)
(19216)
地方(18500)
理论(18392)
(17367)
(17229)
贸易(17221)
(16760)
农业(16693)
(15791)
技术(15152)
(15080)
教育(14023)
(13959)
财务(13878)
财务管理(13852)
(13784)
环境(13581)
机构
学院(333724)
大学(332799)
管理(133968)
(128461)
经济(125311)
理学(116030)
理学院(114768)
管理学(112502)
管理学院(111897)
研究(110405)
中国(80887)
(71430)
科学(68681)
(58827)
(55425)
(52319)
研究所(50402)
中心(49770)
(49731)
业大(49287)
财经(46785)
北京(45574)
(45287)
师范(44917)
(42443)
农业(40672)
(40580)
(40535)
技术(37590)
经济学(36480)
基金
项目(225674)
科学(176495)
研究(167590)
基金(160682)
(139139)
国家(137935)
科学基金(118436)
社会(101465)
社会科(96052)
社会科学(96025)
(89450)
基金项目(84520)
教育(79415)
自然(78108)
自然科(76280)
自然科学(76263)
(75299)
自然科学基金(74859)
编号(70743)
资助(68118)
成果(58202)
重点(50520)
课题(49630)
(49575)
(47787)
(46868)
创新(43468)
项目编号(43341)
科研(42660)
教育部(42519)
期刊
(142721)
经济(142721)
研究(98517)
中国(66370)
管理(50270)
学报(50151)
(47478)
科学(47119)
教育(46626)
(42934)
大学(38345)
学学(35712)
农业(33528)
技术(31982)
(27978)
金融(27978)
业经(23764)
经济研究(22106)
财经(21679)
图书(18707)
(18379)
(17760)
问题(17736)
技术经济(16367)
科技(16239)
理论(16128)
现代(15207)
实践(14892)
(14892)
统计(14864)
共检索到491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娟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国际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主要有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建立经济实体培养研究生、引进企业人才兼任大学研究生导师、校企联合开办专业培养研究生、创业大学科技园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模式。在具体策略上,世界各国还特别重视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校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中应选择合适的模式、强调"学"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爱婕  孙跃东  曾忠  
本文分析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企业导师聘用规范,以及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向,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厂  钟珊珊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状况下,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陷入了困境。通过向社会"要"资源,高校企业"联姻","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这条"捷径",不仅能够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能解决研究生教育不断扩大的规模与高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康  杨媛  李峰  澹台湛  郭向明  
调研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安理工大学的服务定位和做法,构建了基于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1135"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双导师队伍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初旭新  黄玉容  杨庆  
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不仅能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更能促进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分析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需求牵引基础上,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与企业联合建立的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在合作模式、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点,并对该基地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国芳  吴松  彭术连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努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改革,上海交大与宝钢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探索。笔者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机制,得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志民  董维春  
论述了农科应用型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模式的构建意义,在剖析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一般模式;结合“江苏农科产学研基地模式”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应用“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模式应当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霄梅  魏锋  
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教学和科研并重,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举,重点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等特点,优化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结合政府、生产企业、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应用单位和用人单位等经济主体,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以政策为引导,产业应用和企业为导向,学校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建峰  车立新  安家荣  俞然刚  
本文针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提出了以研究生工作站、校企项目合作、校内实践基地为基础的"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培养情况,分析了该培养模式的具体建立与实践,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相关经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俊周  齐念念  
创业教育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对提升创业质量,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时空理论,从整体系统观角度构建了研究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并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提出了研究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为研究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高效运用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木兴  
剖析"众创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面临的困境与难题,主张"三螺旋"理论是"众创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优化的理论诉求与现实选择,提出"三螺旋"理论视域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优化路径:完善联合培养体制机制,优化联合培养过程,打造联合培养平台,建立健全联合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迟长春  
产学研合作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是高校与产业界、科研院所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合作的过程或活动。文章分析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在此环节过程中的利益诉求,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应遵循的共赢原则。并以上海电机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段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为例,说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产学研三方的益处,达到共赢的目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梅  韩骅  
泰国研究生教育在入学方式、培养模式和研究生教育的支持体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其重视国际合作办学及学术交流、重视英语和计算机学习、重视科学研究和与社会合作、"短、平、快"办学等策略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小芬  杜朝辉  
上海交通大学与宝钢集团创建产学研基地,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贯彻上海市政府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实施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计划,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促进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凌浩  过伟敏  刘程程  
对国外院校设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调研,并加以模板化的系统归纳和比较,归纳出跨学科教育、依托各自背景建立特色模式、学位类别细分、方向设置以及导师制度、工作室教学等特色和经验。提出了对国内设计类研究生培养的建议,特别在分类培养,构建跨学科平台,课程教学创新,推动将导师、工作室、项目课题结合,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化交流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