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4)
2023(4564)
2022(3894)
2021(3637)
2020(3061)
2019(6777)
2018(7066)
2017(12932)
2016(7495)
2015(8377)
2014(8734)
2013(8215)
2012(7751)
2011(7219)
2010(7382)
2009(6916)
2008(6986)
2007(6309)
2006(5712)
2005(5186)
作者
(23189)
(19398)
(19319)
(18267)
(12225)
(9169)
(8831)
(7496)
(7422)
(7006)
(6704)
(6613)
(6391)
(6390)
(6246)
(5869)
(5826)
(5820)
(5752)
(5614)
(5116)
(4903)
(4788)
(4699)
(4404)
(4289)
(4288)
(4281)
(4112)
(4033)
学科
(23748)
经济(23702)
管理(19873)
(17154)
(12721)
企业(12721)
(12084)
(9055)
方法(8885)
中国(7249)
(7158)
贸易(7158)
(7096)
(6969)
数学(6856)
数学方法(6706)
理论(6704)
(6164)
(6006)
业经(5593)
农业(5495)
(5287)
银行(5261)
产品(5209)
教育(5166)
(5110)
(5088)
金融(5080)
地方(4653)
市场(4611)
机构
大学(108244)
学院(108217)
研究(40771)
(38177)
经济(37181)
管理(37001)
理学(31341)
理学院(30870)
管理学(30061)
中国(29994)
管理学院(29869)
科学(27225)
(24685)
(24404)
(22267)
研究所(20436)
农业(19788)
业大(18725)
(18548)
(18172)
中心(18017)
(16589)
师范(16340)
北京(15303)
(14690)
财经(14226)
(13917)
技术(13664)
师范大学(13059)
(12831)
基金
项目(70841)
科学(54554)
研究(51231)
基金(49607)
(44820)
国家(44444)
科学基金(36259)
社会(29924)
(28395)
社会科(28130)
社会科学(28121)
基金项目(25780)
(24480)
教育(24153)
自然(24062)
自然科(23493)
自然科学(23481)
自然科学基金(23049)
编号(21604)
资助(20429)
成果(19094)
重点(16457)
课题(15959)
(15358)
(15191)
(14352)
计划(13810)
科研(13603)
创新(13451)
(12908)
期刊
(46272)
经济(46272)
研究(31560)
中国(25003)
(23514)
学报(21987)
科学(18654)
教育(16997)
农业(16266)
大学(15958)
学学(14866)
(13952)
管理(13617)
技术(9206)
(9005)
金融(9005)
业经(8656)
(8602)
经济研究(7055)
(6849)
财经(6840)
图书(6426)
业大(6281)
问题(6263)
世界(5928)
(5889)
(5598)
农业大学(5307)
(5175)
论坛(5175)
共检索到168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松林  
本文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 1)根据对历年营销文献的分析 ,指出产品整体观念的进化循着两条路线 :一是从有形进化为有形—无形的连续体 ,一是从混沌为一的整体进化为层次井然的结构 ;( 2 )指出产品整体观念的进化对揭示产品实质、差异化竞争、新产品采用、顾客满意、关系营销和产品定价等营销实践和营销理论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伟  何伟  吴德文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综述,指出产品整体观念的层次结构演化;在此基础上指出产品整体观念的进化对揭示产品实质、产品差异化竞争带来的深刻意义,并通过构建基于产品整体观念层次结构的差异化模型以期为企业的产品规划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胜海  
产品整体概念及其对企业营销的重要意义·杜胜海·一、产品整体概念什么是产品?按照一般的理解,就是具有特定形态和特定用途的劳动产物。但这只是狭义的产品概念。现代市场营销学认为,完整的产品概念不仅应包括产品实体,还要包括围绕产品的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具体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良  余宏亮  
教学变革的背景下,理论与实践界存在着用"核心素养有什么"来回答"核心素养是什么"的还原论思维倾向,引发了核心素养理解的要素、表现与实体性思维等种种误区。核心素养是面对复杂情境,运用知识、技能、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内涵蕴含着整合性、整体性的理解思路。理解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将有助于澄清核心素养与其要素、表现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凸显核心素养自身的内涵,并有助于理解核心素养培育的复杂性,凸显讲授法的限度,为创新培育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国宏  
自从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Brundtland委员会)在其1987年发表的学术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使用“可持续的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一提法之后,“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一个术语被广泛运用于有关的发展研究和环境问题研究中,并成为一个流行用语。特别是,在1992年联合国举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它更是作为一种概念、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一种原则而频繁地出现于报刊杂志之中。毫无疑问,“可持续发展”问题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学术问题和实践课题,然而同时,它也是最众说纷纭而时常被歧解的一个概念。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砚莉  汤吉军  
虽然马克思没有使用沉淀成本这一概念,但已认识到沉淀成本的本质特征——成本补偿或价值实现问题。因此,从马克思价值实现角度扩展西方学者对沉淀成本概念的理解,不仅突破了西方学者沉淀成本概念仅仅与资产特征和市场交易成本相关的局限性,而且将沉淀成本和生产过程与产品价值实现联系起来,从而纳入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中。从马克思价值实现角度出发,再次回到投资生产上来,充分理解影响沉淀成本的诸多因素,为政府制定政策或制度安排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在于避免出现沉淀成本,形成良好的再生产过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是马克思1864年上半年撰写的《资本论》第一卷最后一章的手稿,后来没有收入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这部手稿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最为详尽地论述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和逻辑起点的内涵和本质规定的文本。手稿对商品范畴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的问题作了论述,在历史逻辑上确定了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的内在必然性;手稿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上,对商品范畴从"元素"到"结果"的理论逻辑上作了整体阐释。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完全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是马克思1864年上半年撰写的《资本论》第一卷最后一章的手稿,后来没有收入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这部手稿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最为详尽地论述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和逻辑起点的内涵和本质规定的文本。手稿对商品范畴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的问题作了论述,在历史逻辑上确定了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的内在必然性;手稿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上,对商品范畴从"元素"到"结果"的理论逻辑上作了整体阐释。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完全是由马克思所说的"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全部发展过程决定的,完全是由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专有的特征"决定的。列宁依循马克思的思想精髓和科学方法,创立了以资本集中为始基范畴、以垄断为核心范畴的关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这是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列宁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理论体系的发展,要依循"列宁路径",要避免"布哈林陷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薛云建   刘爱兰  
对消费者来说,产品包括一切能满足购买者需求和欲望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各种因素。物质的产品,包括产品实体及其品质、特色(颜色、味道等)、式样、牌子和包装。非物质的产品包括产品能够给买者提供的利益以及售后服务,保证产品形象、销售者声誉、交货等。这些因素不是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而是附加在产品之上的,只有具备了物质和非物质二种因素的产品才算作完整的产品。这种观念,在市场营销学中被称为“整体产品概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元玉  
近些年来,新兴市场成为国内外学者以及经济界和政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究竟什么是新兴市场,它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意义何在,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冉铁星  
“教”与“学”在我国长期被笼统地看作为“教学”。这种看似微小但却微妙的歧误有意无意地顺应并助长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意义 ,并在三纲五常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 ,至今妨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本文尝试澄清“教学”关系的认识歧误 ,对“教”与“学”关系作了新的探讨 ,为教育主体问题提供了结构性的认识角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志刚  
高等教育观念创新在高等教育创新中居于核心和首要地位,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先导性因素。高等教育观念创新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发展性、超前性和实践性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趋势的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观念创新整体化取向的主要原因。树立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整体意识,加强创新主体与实践主体的互动与对话,实现三级教育观念创新的整合,构建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是进行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整体化策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