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9)
- 2023(11462)
- 2022(9680)
- 2021(9209)
- 2020(7743)
- 2019(17720)
- 2018(17677)
- 2017(35677)
- 2016(18701)
- 2015(21017)
- 2014(20669)
- 2013(20343)
- 2012(18624)
- 2011(16292)
- 2010(16286)
- 2009(14647)
- 2008(13912)
- 2007(11990)
- 2006(10255)
- 2005(8906)
- 学科
- 济(77253)
- 经济(77165)
- 业(53587)
- 管理(52399)
- 企(42277)
- 企业(42277)
- 方法(35159)
- 数学(31502)
- 数学方法(31133)
- 农(22924)
- 中国(22425)
- 财(20516)
- 业经(17337)
- 制(15530)
- 农业(15405)
- 贸(14517)
- 贸易(14506)
- 地方(14325)
- 易(14143)
- 务(13091)
- 财务(13055)
- 财务管理(13030)
- 技术(12942)
- 银(12805)
- 银行(12794)
- 企业财务(12392)
- 行(12265)
- 产业(12160)
- 融(11938)
- 金融(11937)
- 机构
- 学院(254118)
- 大学(252387)
- 济(111887)
- 经济(109779)
- 管理(103375)
- 理学(89749)
- 理学院(88951)
- 管理学(87733)
- 管理学院(87246)
- 研究(77209)
- 中国(60222)
- 财(51602)
- 京(50488)
- 财经(41874)
- 科学(41609)
- 经(38162)
- 中心(37404)
- 江(35836)
- 经济学(35382)
- 所(35025)
- 农(32841)
- 业大(32519)
- 经济学院(32268)
- 范(32107)
- 师范(31839)
- 北京(31443)
- 研究所(31418)
- 财经大学(31398)
- 州(28990)
- 院(28473)
- 基金
- 项目(171237)
- 科学(136974)
- 研究(132898)
- 基金(125151)
- 家(105768)
- 国家(104872)
- 科学基金(92117)
- 社会(86187)
- 社会科(81865)
- 社会科学(81849)
- 基金项目(66674)
- 省(66596)
- 教育(62183)
- 自然(56221)
- 划(55397)
- 编号(55191)
- 自然科(54913)
- 自然科学(54900)
- 自然科学基金(53912)
- 资助(50076)
- 成果(44163)
- 部(39640)
- 发(38000)
- 重点(37943)
- 创(37082)
- 课题(36770)
- 国家社会(36021)
- 教育部(35277)
- 人文(34881)
- 创新(34551)
- 期刊
- 济(116555)
- 经济(116555)
- 研究(72905)
- 中国(45472)
- 财(38507)
- 管理(38262)
- 农(30228)
- 科学(29243)
- 学报(28654)
- 教育(28183)
- 融(25236)
- 金融(25236)
- 技术(24783)
- 大学(24162)
- 学学(22544)
- 农业(21136)
- 业经(20779)
- 财经(20239)
- 经济研究(18806)
- 经(17511)
- 问题(16719)
- 贸(13563)
- 理论(12946)
- 商业(12571)
- 技术经济(12311)
- 国际(11797)
- 实践(11667)
- 践(11667)
- 现代(11598)
- 统计(11381)
共检索到364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丽娜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产业民主作为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式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发挥重要作用。国外在产业民主具体运行存在不同模式,本文对越南的非正式员工参与形式、韩国的劳资理事会形式、德国的职工委员会形式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产业民主实践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劳资合作 产业民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永众 章群
西方劳资关系理论根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工业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一元论、正统多元论、劳资关系系统模型、劳资关系战略选择模型、劳资关系氛围理论等理论。西方劳资关系理论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下劳资关系构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资关系氛围理论 新型工业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淑娟 赵增耀
一、德国公司劳资合作决策的历史德国被认为是“员工参与决策”的典型。德国职工参与决策可溯源到200多年前,早期社会主义者就提出过员工参与决策的思想,但真正的酝酿期是在工业化初期的19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大力发展。1918年工人运动高涨,资本家迫于形势与工会达成协议,成立了一个由劳资双方对半参加的“德国工商业劳资中央工作委员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萍
劳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领域里较核心与重要的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劳资理论及其理论嬗变的研究,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尽管马克思劳资理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丽敏
在世界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过程中,针对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各国都在不遗余力的寻找应对的措施,世界各国的研究和实践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提出值得借鉴的经验主要有:(1)必须确保老年人口医疗保障的普及性;(2)应以渐进方式确定或提高医疗保障程度或水平;(3)对于居民较高医疗保障需求可通过多元化医疗保障方式加以补充;(4)增加医疗保障基金的途径除了要增加政府相应投入外,还有必要强调个人对医疗保障投入的责任;(5)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节流,而节流的重点是医疗服务提供成本的控制。
关键词:
人口 老龄化 医疗保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荣荣 陈彩云
私有经济比例畸高的经济结构是近年来我国劳资矛盾不断激化的根本原因,国企改制必须巩固加强国企对经济的控制力。工厂工人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依然是当今工人阶级的核心组成部分。劳资矛盾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中国的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可能成为今后劳资纠纷高发的行业。世界工厂的地位使中国拥有一支世界上规模最大、集中程度最高的工人阶级队伍,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发育具备最优越的现实条件,这决定了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阶级和主体力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志强 吴芳
尽管德国劳资共决制度的形成和构造有其特定的本土性,但劳资共决制与集体谈判机制所形成的对职工利益的"双重代表"模式对我国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劳资共决机制的构建应当以工会而不是职代会为中心。在审视劳资关系利益一致性和对立性的事实前提下,应建立中国特色的劳资协议机关和劳资共决机关,并使特定的资本权利在两个机关作出合理的配置。同时,应强化共决权实现的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权利虚置的状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提出劳资两利的思想,提出双方在利益对立的情况下有开展合作的可能。劳资两利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内外协调的机制,能够达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要求。劳资两利思想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在于:建立外部约束框架、多重沟通协商谈判机制和仲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基于劳资两利思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重点是要严格落实监督制度,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
关键词:
劳资两利思想 和谐劳资关系 启示 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提出劳资两利的思想,提出双方在利益对立的情况下有开展合作的可能。劳资两利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内外协调的机制,能够达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要求。劳资两利思想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在于:建立外部约束框架、多重沟通协商谈判机制和仲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基于劳资两利思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重点是要严格落实监督制度,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
关键词:
劳资两利思想 和谐劳资关系 启示 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提出劳资两利的思想,提出双方在利益对立的情况下有开展合作的可能。劳资两利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内外协调的机制,能够达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要求。劳资两利思想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在于:建立外部约束框架、多重沟通协商谈判机制和仲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基于劳资两利思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重点是要严格落实监督制度,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
关键词:
劳资两利思想 和谐劳资关系 启示 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勇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些国家在这方面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走在中国前面,对中国有诸多启示。本文首先介绍与分析若干典型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然后对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领域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从这些实践与研究中得出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产业多元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晓峰
西方国家劳资双方的矛盾近年来得到很大的缓解 ,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德国政府通过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形成了一整套以两大社会平衡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企业组织制度 ,使劳资矛盾得到缓和 ,结成了较为稳定的“社会伙伴关系”,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我国企业制度和分配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社会平衡系统 社会伙伴关系 劳资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平 肖金成 高国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庆海 费利群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既是对国际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改造的经验总结,也是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出路。英、美、日、韩等国家在乡村改造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等,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我国应在科学规划、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以及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等方面,缩小城乡差距,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国外实践 策略选择 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