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2)
- 2023(3592)
- 2022(3038)
- 2021(2954)
- 2020(2563)
- 2019(5677)
- 2018(5475)
- 2017(10456)
- 2016(6023)
- 2015(6946)
- 2014(6886)
- 2013(6977)
- 2012(6381)
- 2011(5409)
- 2010(5493)
- 2009(5011)
- 2008(5321)
- 2007(4379)
- 2006(3786)
- 2005(3248)
- 学科
- 财(23462)
- 管理(22057)
- 济(21327)
- 经济(21296)
- 业(18217)
- 企(16462)
- 企业(16462)
- 财政(12448)
- 方法(10592)
- 政(10073)
- 数学(9309)
- 务(9255)
- 财务(9251)
- 数学方法(9247)
- 财务管理(9203)
- 企业财务(8847)
- 中国(6877)
- 制(6687)
- 地方(6144)
- 学(5688)
- 农(5115)
- 税(5100)
- 税收(4836)
- 体(4825)
- 收(4773)
- 度(4589)
- 制度(4579)
- 策(4521)
- 收入(4517)
- 体制(4258)
- 机构
- 大学(79063)
- 学院(78411)
- 济(30574)
- 经济(29910)
- 管理(28645)
- 研究(27178)
- 财(26156)
- 理学(24845)
- 理学院(24532)
- 管理学(24044)
- 管理学院(23925)
- 中国(22152)
- 科学(17529)
- 财经(16200)
- 京(16099)
- 经(14690)
- 所(14650)
- 研究所(12890)
- 江(12359)
- 中心(12270)
- 财经大学(11766)
- 农(11544)
- 业大(10312)
- 北京(10185)
- 范(10082)
- 师范(10003)
- 院(9963)
- 省(9938)
- 经济学(9731)
- 财政(9604)
- 基金
- 项目(51723)
- 科学(40558)
- 基金(38341)
- 研究(36549)
- 家(33741)
- 国家(33456)
- 科学基金(28477)
- 社会(23423)
- 社会科(22183)
- 社会科学(22177)
- 基金项目(20649)
- 省(19426)
- 自然(18759)
- 自然科(18347)
- 自然科学(18341)
- 自然科学基金(18024)
- 教育(16948)
- 划(16621)
- 资助(15722)
- 编号(14161)
- 成果(12559)
- 重点(11990)
- 部(11705)
- 科研(10511)
- 性(10461)
- 创(10343)
- 发(10046)
- 教育部(10045)
- 课题(9912)
- 大学(9784)
共检索到124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明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共同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央财力的集中程度较高,国家宏观调控具有主动权。二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三是建立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补助制度,贯彻和实现国家的政策意图。这些特征对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本文认为,日本在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保持中央财政财源优势,然后中央以地方交付税和国库支出金形式补贴地方.这一财政资金分配体制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协调、指导地位,对于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作者提出,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需要建立一种中央与地方责任明确的、由中央补贴地方的财政资金分配体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一、关于放“钱”与放“权”的问题 我国的历次财政体制改革,基本上体现了一种“放”的思路。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放“钱”,即放财力而不是放“权”上。从中央来看,由于放掉的主要是钱而不是权(这里主要指法律意义上的权力),钱又可以凭权力重新拿回来,故而在某些时期出现“左手放、右手拿”的现象。从地方来看,由于只是得到了“钱”而没有真正得到“权”,或即使在某种程序上得到了某种权力,但这些权力没有用法律正式规定下来,因此,地方在利益的预期性方面较差,心中无底,自然很容易出现某些短期行为。所以,在每次放以后往往就会出现“乱”。对于放之后出现的这种乱,我们把主要原因归结为放的过度,而很少考虑在放“钱”与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课题组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变化:回顾与反思1.改革进程中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变革的回顾。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领域入手,以财政为突破口,率先由变革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启动的。预算管理体制作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管理权限、财力划分的基本内容。1980——1984年,我国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即所谓“分灶吃饭”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正确处理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财政部科研所《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课题组本文认为,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增强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控制能力,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尚蒲 张日新
基于财政收入视角,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历程,认识到宪政背景、意识形态和地方可支配财力对财政分权的重要意义。分税制改革是政府间财力的重新分配。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享不断调整。中央通过扩大共享税范围,增加了分享比例,集中税收,上收财力。分税制规定了政府间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并没有规定支出,实质上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支配权。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减少,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地方政府通过增加非税收入规模,提高中央转移支付额度,实现收支平衡。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可支配收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相互交
关键词:
财政收入 财政分权 税收共享 非税收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中一
在我国,国家财政大致分为4级,第1级是中央财政;第2级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第3级是县、市、自治县、市辖区财政;第4级是乡、镇财政。在这4级财政中,后面3级统属地方财政,构成了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若按照中央与地方财政进行分块,不难发现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支台柱子。地方财政通过自己的业务行为发挥着调控地区国民经济运行、为地方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敏杰
本文通过归纳分税制改革以来在财政激励、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中央地方财政博弈的典型特征,发现分税制改革确立的以共享税分成为主体的税收分成制度已经成为中央地方财政博弈的现实基础。中央地方财政博弈行为的典型特征为:中央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代价是拉大地方初始财力差距,中央财政收入法治化的代价是扩张地方和全国非税收入,中央财政支出公共化与地方财政支出的生产建设偏向形成鲜明对比,旨在缩小地方财力差距的转移支付导致项目膨胀和财政分配规则弱化。中央地方财政博弈的典型特征说明中国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因为内嵌了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体现出特殊性,借助政商关系、行政层级制和社会组织的准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扩展了资源配置能力,也因为严格的政治秩序排斥纵向博弈,助长了地方政府的非正规博弈行为。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前后的预算报告名称变化,体现出国家治理视角下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复杂性。推进中央地方财政博弈治理,意味着未来的政府间纵向关系构建不仅要完善财政分配关系,更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完善制度设计、规制政府行为、减少共同事权,建立中央地方零和博弈空间,从而形成“纵向互补、横向竞争”的良性财政发展格局。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博弈 财政分成制度 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子基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在步入较快增长的发展阶段,形势喜人,但财政却一直处于紧运行的状态,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与财政困难的不断加重并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思。财政改革和发展之所以举步维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运行上的原因,有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小林
"国家分配论"把财政本质归结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理论渊源是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关系的研究,但是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却是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关系运动本身并不是目的。把财政概括成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荣鄂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划分税种为基础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已于1994年在我国全面推行。分税制的推行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分税制改革方案出台之后,已经初步显示了其良好的效应,它必将对推动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华
晚清中央对地方财政监管的失控,财权的不断下移以致崩溃,构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变化的基本态势。其间外债作为晚清财政的产物,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并使得这一关系更为复杂和特殊。
关键词:
外债 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军 李帆
1.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统筹谋划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方向和政策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中央与地方关系绝不仅仅是一个财政范畴、经济范畴,而是跨越多个领域与多个学科的综合范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与地方关系牵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其改革方案设计、制定、执行、评估往往依赖多个国家部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启聪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也应进一步理顺。 (一)政企分开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前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晚清时期 ,由于列强控制下的中国近代海关的介入 ,在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基础上 ,围绕财权分割和财源争夺 ,中央政府、地方当局和近代海关三者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阐述了这一关系形成和演化的曲折历程 ,剖析了这一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由此展示了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重要问题。
关键词:
晚清 财政关系 近代海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