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4)
- 2023(17302)
- 2022(14976)
- 2021(14107)
- 2020(11701)
- 2019(27202)
- 2018(26614)
- 2017(49524)
- 2016(26650)
- 2015(30023)
- 2014(29589)
- 2013(28966)
- 2012(26521)
- 2011(23746)
- 2010(23456)
- 2009(21182)
- 2008(20473)
- 2007(17355)
- 2006(14908)
- 2005(12926)
- 学科
- 济(103367)
- 经济(103265)
- 管理(80919)
- 业(75861)
- 企(64265)
- 企业(64265)
- 方法(49000)
- 数学(42438)
- 数学方法(41847)
- 中国(28771)
- 农(26855)
- 财(25260)
- 业经(24020)
- 技术(23669)
- 学(23183)
- 地方(20856)
- 贸(18764)
- 贸易(18751)
- 理论(18462)
- 农业(18316)
- 易(18233)
- 制(17959)
- 和(17872)
- 环境(16740)
- 务(16128)
- 财务(16049)
- 银(16048)
- 财务管理(16016)
- 银行(16005)
- 行(15231)
- 机构
- 大学(366721)
- 学院(364219)
- 管理(149756)
- 济(143115)
- 经济(140047)
- 理学(130404)
- 理学院(128993)
- 管理学(126614)
- 管理学院(125941)
- 研究(120082)
- 中国(90269)
- 京(77812)
- 科学(75986)
- 财(63655)
- 所(58491)
- 中心(56386)
- 农(55636)
- 业大(54215)
- 研究所(53746)
- 江(52218)
- 财经(51553)
- 范(49186)
- 北京(48773)
- 师范(48732)
- 经(47235)
- 院(44696)
- 农业(43358)
- 州(42718)
- 经济学(42284)
- 技术(40108)
- 基金
- 项目(260912)
- 科学(207041)
- 研究(190462)
- 基金(190290)
- 家(166085)
- 国家(164762)
- 科学基金(143051)
- 社会(120053)
- 社会科(113855)
- 社会科学(113825)
- 省(101822)
- 基金项目(101484)
- 自然(94131)
- 自然科(91916)
- 自然科学(91897)
- 自然科学基金(90240)
- 教育(87968)
- 划(86068)
- 编号(77751)
- 资助(77089)
- 成果(61257)
- 重点(58512)
- 创(57376)
- 部(57230)
- 发(55312)
- 创新(53031)
- 课题(52631)
- 科研(50113)
- 国家社会(49662)
- 教育部(49202)
- 期刊
- 济(148079)
- 经济(148079)
- 研究(103278)
- 中国(73717)
- 学报(57350)
- 管理(55180)
- 科学(54083)
- 农(48192)
- 财(47604)
- 教育(44450)
- 大学(43604)
- 学学(40461)
- 技术(35615)
- 农业(34179)
- 融(27609)
- 金融(27609)
- 业经(24626)
- 财经(23934)
- 经济研究(23912)
- 图书(23677)
- 经(20502)
- 科技(20326)
- 业(19162)
- 技术经济(18911)
- 问题(18609)
- 资源(18335)
- 理论(18086)
- 实践(16747)
- 践(16747)
- 版(16270)
共检索到529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春明 殷茵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2011—2019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信息为数据来源,构建国土资源行业协同创新网络,分析国土资源行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国土资源行业协同创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从整体上看该行业各创新主体间的合作仍然不够紧密,协同创新效率不高;从演化规律看,虽然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创新主体数量不断增大,合作关系和范围变大,但是网络密度变化不大;合作网络中存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点居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协同创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芳 杨玲 谢秀珍
"十一五"期间,在国土资源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和科技工作者,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国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等科技项目,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2011年度我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这些成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展示了国土资源系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歌 张安录 杨帆 李景旺 黄俊添
研究目的: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为例,基于2004—2018年的产学研合作获奖项目数据,对土地科技创新的合作网络及热点演化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方法: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科技创新的合作网络具有显著的无标度特征,网络密度为0.018,平均度为4.672,网络的整体结构较为松散;(2)网络规模呈现U型变化趋势,随着时间推移,从单中心的伞形结构向多中心的集群结构转变;(3)多阶段的词云分析和文本挖掘显示,土地科技发展早期聚焦于土地调查与监测等方面,而近期则与智慧国土、土地生态整治等热点联系紧密。研究结论:需要突破单中心的伞形或分散独立的环形合作创新格局,通过设立土地科技创新基金等路径,鼓励跨部门、跨行业的开放式合作创新,重点从大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互联网+"创新联盟等方向挖掘土地科技创新的潜力。
关键词:
土地资源 技术创新 合作网络 数据挖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芳 谢秀珍 杨玲
国土资源部于2002年设立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简称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并制定了科技奖励办法,保证科技奖励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国土资源科技奖每年评审一次,设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奖励项目每年不超过70项。截止2013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共申报项目1 893项,774项获奖,其中一等奖102项,二等奖672项,近7 000名国土资源系统科技人员获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晓
国土资源数据作为基础国情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国土资源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与应用,是"大数据"时代国土资源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对浙江、贵州、南京、武汉等省市的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基本模式,分析了当下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土资源 大数据 管理模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晓
国土资源数据作为基础国情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国土资源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与应用,是"大数据"时代国土资源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对浙江、贵州、南京、武汉等省市的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基本模式,分析了当下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土资源 大数据 管理模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楚亮 宋韦剑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发展,研究格网化的国土执法监察手段对于当前的国土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格网化管理的概念出发,以徐州市为例,研究了使用网络RTK技术对手持GPS接收机进行精密差分,利用移动GIS终端实现违法用地从发现到采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对利用3S结合的手段创新国土资源执法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建立快速高效的执法监察体系提供了技术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卫东 顾培亮
国土资源的系统研究 ,不仅仅是资源本身的问题 ,而是与人口、经济、环境相关的复杂系统问题。本文就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履华 孙在宏 曾微波 高权忠
研究目的:研究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管理技术路线,解决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影像数据管理与共享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对比试验法,实例验证法。研究结果:(1)采用数据库和文件系统混合管理方式,显著提高影像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效率;(2)通过建立影像镶嵌数据集,构建影像金字塔和概视图,实现了TB级遥感影像数据的快速组织、更新和发布;(3)采用JPEG_YCbCr视觉无损压缩方法,大幅度提升影像金字塔压缩效率和压缩比。研究结论:基于镶嵌数据集的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管理技术,应用于江苏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省级数据中心系统建设,解决了技术瓶颈,实验证明该技术路线可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百明
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目前,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地质矿产资源的匮乏要求人类深化对固体地球的认识;而当人类把目光转向蓝色海洋的时候,却发现人类活动早已影响了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庄立 刘洋
一、国土资源科学开发利用与管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保障作用1.有序推进土地资源保护利用,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稳定了15.6亿亩基本农田,并为子孙后代生存发展预留了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520多万亩,保障了工业化、城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左蕾蕾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焦智博
随着创新资源和知识流动性日益增强,装备制造业逐渐从企业内部独立研发转向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成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创新形式。以黑龙江1985-2017年专利合作数据为基础,对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并呈现出"国退民进"特征,民营企业地位迅速提升,国有企业地位有所下降但仍占据关键节点,高校与科研院所参与创新数量较少但为重要的创新实践者和桥接者;(2)创新网络结构等级性明显,创新网络空间结构存在结构洞现象,高校、国有企业或主要城市占据结构洞位置;(3)城市尺度、省级尺度协同创新地位不断下降,国家尺度创新成为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因此,欠发达地区应拓展创新合作尺度和范围,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技术守门员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资源有序流动和创新主体合作的创新市场体系,建立创新发展共同体和产学研"创新三角"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履安
在研究贵州国土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将贵州国土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自然环境的梯级性和复杂性;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贫瘠性和脆弱性;自然环境地球化学的异常性和敏感性;自然生态环境贫瘠脆弱和社会贫困的区域叠加性;粗放地开发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严重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