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3)
2023(11606)
2022(9747)
2021(9189)
2020(7510)
2019(16622)
2018(16509)
2017(30258)
2016(16858)
2015(19092)
2014(19399)
2013(18664)
2012(17528)
2011(15684)
2010(15845)
2009(14401)
2008(14055)
2007(12646)
2006(11206)
2005(9814)
作者
(48891)
(40923)
(40185)
(38379)
(25743)
(19579)
(18631)
(15937)
(15634)
(14685)
(14185)
(13766)
(13323)
(12652)
(12512)
(12460)
(12391)
(12016)
(11748)
(11563)
(10193)
(10029)
(9744)
(9455)
(9303)
(8997)
(8951)
(8854)
(8293)
(8251)
学科
(63515)
经济(63439)
管理(43776)
(33387)
(25550)
企业(25550)
地方(23786)
中国(21988)
(20241)
方法(19282)
(16028)
业经(15148)
数学(15116)
数学方法(14842)
农业(13790)
理论(13432)
(13246)
(12859)
环境(12627)
(12030)
地方经济(11804)
教育(10477)
资源(10336)
(9871)
(9619)
(9098)
金融(9090)
(8999)
(8950)
银行(8927)
机构
学院(230372)
大学(225662)
研究(82173)
管理(80169)
(79354)
经济(76748)
理学(66924)
理学院(65847)
管理学(64417)
管理学院(63958)
中国(61207)
科学(54759)
(50746)
(42521)
(40760)
(39514)
中心(38495)
研究所(38483)
(37811)
(37734)
师范(37468)
业大(34980)
(32025)
农业(31691)
北京(31629)
(31112)
师范大学(29979)
(29593)
财经(28739)
技术(28690)
基金
项目(155185)
科学(120096)
研究(116999)
基金(105797)
(92744)
国家(91863)
科学基金(77538)
社会(70373)
社会科(66237)
社会科学(66223)
(66026)
基金项目(57052)
(53963)
教育(53287)
编号(51549)
自然(49173)
自然科(47757)
自然科学(47740)
自然科学基金(46766)
成果(42190)
资助(40895)
课题(36867)
(35781)
重点(35455)
(31408)
(31349)
(30638)
项目编号(29600)
创新(29226)
规划(28574)
期刊
(100365)
经济(100365)
研究(67701)
中国(56979)
学报(38124)
(37394)
教育(36267)
科学(34541)
(29886)
管理(27716)
大学(27639)
农业(25372)
学学(25075)
技术(21080)
业经(18541)
图书(18141)
(17769)
金融(17769)
资源(16437)
问题(14365)
(13895)
经济研究(13665)
(13653)
书馆(13344)
图书馆(13344)
财经(12688)
(12228)
职业(11781)
(11715)
论坛(11715)
共检索到361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田家兴  郝静  单彦名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其针对文化空间保护体系的构建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我国原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发展历程的梳理研究,总结原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存在的局限性,并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任务要求为指导,基于山东聊城市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研究,初步探索市域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体系构建方法,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市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伊婧   张姗琪   林昀   甄峰   赵赛帅   李璐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机制,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效率和水平,是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应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行为进行长期性、动态性监测,为了解国土空间规划实时运行状态、推动规划实时反馈优化提供基础。系统回顾中国规划实施监测相关工作的发展历程,从监测工作定位、内容技术体系和传导衔接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现有工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全过程支撑”的工作定位,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从规划要求落实监测、规划实施效果监测和规划过程调整监测三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内容体系,进而建立规划监测指标与规则库、趋势分析与预警模型库和弹性监测分析单元三大技术体系,为全面开展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黄尚宁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明确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按照意见要求,2019年要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2020年要基本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大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近年来进行区级国土规划编制以及在柳州等部分城市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的经验,加快推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晓丽  姜登国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本文以1990-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数据为基础,分析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的变动呈负显著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也趋向更加合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涛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脱胎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保护与发展这一主题,保护理论与方法不断积累完善。历史性城市景观理论的出现,提供了街区保护的新视角。本文回顾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法的演变,结合本轮规划的研究与编制过程,简述本次规划在保护方法上的探索与收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德宝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化推进,以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为核心的规划体制机制改革越发迫在眉睫。国家四部委联合发文,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探索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技术途径和机制体系保障。结合大理市"四规合一"实践,试图界定"多规合一"工作的范畴和成果形式,为各地"多规合一"开展提供借鉴。明确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三方面重点:建立上下互动、左右协作的空间管制体系,建立覆盖全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基于各级空间事权的机制体系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荫凯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虽具雏形,但不明确、不健全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不适应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既损害了空间规划的形象和效力,也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研究表明,国外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有四个共同点,分别是:配套法律的完备性、协调机构的权威性、规划层级的系统性、制定实施的开放性。建立完善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应加强法制建设,明确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健全管理体制,强化对空间开发行为的统筹协调;理顺层级关系,明确各类空间规划的地位作用;创新实施机制,保障规划任务目标的实现;鼓励公众参与,着力夯实科技支撑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丹  牛锐  刘洁  
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非建设空间规划体系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核心内容和难点所在。本文基于对首都非建设空间规划的认识,从行政逻辑、技术逻辑、空间逻辑、治理逻辑和实施逻辑五个维度出发,探讨了首都非建设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逻辑,并梳理了新时期的相关实践探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庆双  
本文以山东聊城市"空心村"现状的调查为基础,探讨了制约欠发达地区"空心村"治理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空心村"治理的原则、模式和措施,以期对欠发达地区"空心村"治理工作有所启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超  赵竹君  李海梅  
通过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地下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域全要素管控体系中发挥着与地面规划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应重视资源评估和空间预留,在与地面规划协同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专业统筹、平战结合、盘活存量,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形成新时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上地下统筹协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少康  李统华  
长期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总体上种类繁多、体系庞杂,各类空间规划在编制、实施和审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相互矛盾、相互交叉的环节,造成了空间资源浪费、管理成本增加以及管理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现行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势在必行。面对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历史机遇,系统分析各类空间规划的优缺点,加快各类空间规划的整合,通过规划体系、规划层级、指标体系、管理体系改革,推进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有利于提升我国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琪  卢进东  巢佳玲  
新时期,国家要求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背景下,武汉市对新时期生态空间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再认识和再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生态空间规划与传导管控体系,为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光  张险峰  杨丹丹  
以延庆分区规划为例探讨建立一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利用为宗旨,促进要素有机融合、协调布局的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构建与生态文明转型相适应的空间格局。首先构建面向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任务框架,分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重点突出生态、生产、生活三个子系统的空间关系的整体优化,中观层面增强生态要素与生产、生活空间的渗透和融合,以乡镇为基础规划四类覆盖全域的生态融合单元,将各类控制和引导要求落实到下一层次的乡镇规划中,实现对空间布局优化设想的具体落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司劲松  
构建我国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有利于保护和优化利用空间资源,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开发。空间规划体系要明确各类空间性规划的定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终结边界不清、交叉重叠、矛盾冲突的局面,形成相互支撑、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云  许磊  
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建馆、共享资源,是一种新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聊城大学和聊城市政府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成效。实践证明,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独具特色,对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发展地方文化、经济和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参考文献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