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8)
- 2023(19035)
- 2022(16271)
- 2021(15190)
- 2020(12554)
- 2019(28632)
- 2018(28355)
- 2017(54424)
- 2016(29558)
- 2015(33212)
- 2014(33334)
- 2013(32899)
- 2012(30830)
- 2011(28029)
- 2010(28502)
- 2009(26419)
- 2008(25980)
- 2007(23148)
- 2006(20841)
- 2005(19120)
- 学科
- 济(135240)
- 经济(135080)
- 管理(87301)
- 业(79670)
- 企(65271)
- 企业(65271)
- 方法(49748)
- 数学(42253)
- 数学方法(41820)
- 中国(37130)
- 地方(35060)
- 农(34382)
- 财(33168)
- 业经(30040)
- 学(28615)
- 制(27470)
- 农业(23278)
- 贸(21343)
- 贸易(21323)
- 环境(21156)
- 银(20838)
- 融(20833)
- 金融(20827)
- 银行(20790)
- 易(20520)
- 行(20027)
- 和(19964)
- 理论(19373)
- 体(19110)
- 技术(18667)
- 机构
- 大学(425929)
- 学院(423989)
- 济(177214)
- 经济(173315)
- 管理(162624)
- 研究(153010)
- 理学(138541)
- 理学院(136853)
- 管理学(134689)
- 管理学院(133889)
- 中国(115351)
- 京(93172)
- 科学(92263)
- 财(84598)
- 所(77657)
- 研究所(69845)
- 中心(68309)
- 农(67511)
- 财经(65231)
- 江(65210)
- 业大(60150)
- 北京(59923)
- 经(59130)
- 范(57935)
- 师范(57442)
- 院(55912)
- 经济学(54123)
- 州(52177)
- 农业(52078)
- 经济学院(48327)
- 基金
- 项目(280761)
- 科学(221098)
- 研究(207123)
- 基金(203213)
- 家(176717)
- 国家(175248)
- 科学基金(150133)
- 社会(131664)
- 社会科(124753)
- 社会科学(124724)
- 省(108835)
- 基金项目(107582)
- 自然(95838)
- 教育(93926)
- 自然科(93467)
- 自然科学(93443)
- 划(91929)
- 自然科学基金(91731)
- 编号(83854)
- 资助(83454)
- 成果(69434)
- 重点(63410)
- 发(63234)
- 部(62012)
- 课题(58994)
- 创(57397)
- 国家社会(54316)
- 创新(53718)
- 教育部(53148)
- 制(52925)
- 期刊
- 济(210559)
- 经济(210559)
- 研究(135950)
- 中国(91288)
- 财(64725)
- 学报(64599)
- 管理(62456)
- 农(62185)
- 科学(60997)
- 大学(49326)
- 教育(48228)
- 学学(46344)
- 农业(42521)
- 融(41962)
- 金融(41962)
- 技术(36671)
- 经济研究(33306)
- 财经(32896)
- 业经(32420)
- 经(28254)
- 问题(27186)
- 业(21897)
- 图书(21458)
- 技术经济(21114)
- 理论(20295)
- 资源(20170)
- 科技(19961)
- 现代(19933)
- 贸(19906)
- 世界(19398)
共检索到660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研究目的:实证检验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在对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并基于湖北省82个县(市、区)域单元2002—2015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加以检验。研究结果:国土空间被管制强度越高的区域,其地方政府可以运作的土地要素就越少,则该地区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竞赛中的竞争力就越弱,进而其经济发展水平就相应较低,与国土空间被管制强度较弱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研究结论:在中国把国土空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为协调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应建立起管制弱化区域和管制强化区域之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土地发展权交易市场,使不同区域均能享受到国土空间优化带来的福利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厉敏萍 熊璋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尽管有利于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制度创新,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政府 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论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协调机制"这一逻辑框架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受限制区域的土地产权受到抑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未能有效地内在化;2)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保护型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可贸易性较差,使其落入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论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协调机制"这一逻辑框架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受限制区域的土地产权受到抑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未能有效地内在化;2)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保护型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可贸易性较差,使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3)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土地发展权漂移、税费调节和地役权保护。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空间规划管制从诞生起,就面临效率的争议,但在资源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之下,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在实践层面又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设计。这对我国在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背景下,为避免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厉敏萍 陈剑林
制度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第三个因素"。依靠制度变迁吸纳域外生产要素是地方政府竞争实质所在。由于宏观失控的后果人人有份,地方政府为追逐本体利益与其他区域政府展开有利于己的竞争博弈,而无需负担宏观失控的全部成本。要正确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需要对地方政府行为和激励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其制度转型方式。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政府 制度竞争 制度转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文超
运用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在考虑市场化程度差异的情况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弱会由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出随着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深化,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市场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在市场化发展较不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因此,在区域市场化程度未达到门槛值之前,须充分发挥政府竞争的积极作用,通过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等方式促进区域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地区间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市场化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应适当降低政府竞争的力度,使政府更多地让位于市场,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的效率损失,加强行政制度建设,不断消除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行政性障碍,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好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家君 魏伟 张建清
文章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利用1999~2012年间的地级市人均GDP数据,对湖北省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我们发现整体而言,湖北省区域经济在考察期前期,并未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现象,但随着各类区域战略的实施,逐渐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自相关现象。另外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武汉城市圈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但并未形成明显的高高型集聚,整体区域一体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承喜,魏尚平,邓有成,付春晖
一、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到2001年底,湖北省有64个县(市),包括39个县,24个县级市,1个林区。64个县(市)国土面积占全省的82.2%,人口占全省的68%,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7%。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交汇点,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省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灿伟 张俊飚
基于湖北省2009年县域经济发展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呈现"双核结构""、金字塔结构""、圈层结构"和"点-轴结构"空间特征,省内发达县域(第一、二圈层)位于"宜昌市和武汉市"两个内核周边,沿长江、沪蓉高速、京广、京九、焦枝铁路等轴线集中;第三圈层位于江汉平原核心和东部,第四圈层位于省际边缘区;从空间上看,湖北省县域经济形成小范围的"高-高"集聚,但不存在明显的"低-低"聚集,出现聚积发展型、极核发展、均衡发展、边缘发展四种类型。根据分析,本文提出建设武汉-荆州都市连绵区、打造宜昌市和襄樊市城市增长极点、强化"两轴四...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分异 湖北省 优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军委 林永然
使用中国2000~2013年267个地级市层面的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资本流动及其交叉调节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均衡;资本流动扩大了区域经济的空间非均衡,地方政府竞争对资本流动的调节效应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均衡。分区域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增长,但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表现出动态非一致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资本流动 空间均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永 曾菊新
地方政府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科层组织,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是政府、市场、企业三类组织的行为边界和三者在经济活动中功能的排列组合。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认为,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是政府;优化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治理政府。其措施为:(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控制政府规模;(2)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3)坚决约束政府自利倾向,建立服务政府。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治理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景华 刘炼
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区域增长的差异。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成为研究地区经济差距变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的区域经济效应,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又及时弥补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制度缺陷,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政府竞争 区域经济 区域差距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鹏
中国经济转型的总体格局是由转型路径分异的区域演进所合成的。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转型路径的演化机理:在历史逻辑起点上,区域经济转型被更多地强调要依据初始条件来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方式;地方政府具有推动区域转型路径不断强化的内在倾向,通过地方政府间竞争,不断创造出适宜当地经济转型进一步深化的有利条件。区域经济转型路径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强化的同时,也内生出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区域内动态性调整,使转型路径得到优化并能够持续演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彦 陈全明
一、湖北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人力资本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旗帜鲜明的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发展县域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当省会城市和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日渐饱和时,县域经济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东部沿海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省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主要增长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华新 龚金保 莫之军 李婧 吴晓玲 杨大银 潘新洲 彭叶军 王中顺 白红升 姜向东 谢俊
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本文对2003年以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点,探讨财政扶持政策的着力点,提出运用财政杠杆进一步加快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