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
2023(1365)
2022(1175)
2021(1125)
2020(890)
2019(1975)
2018(1785)
2017(3404)
2016(1872)
2015(1888)
2014(1765)
2013(1712)
2012(1581)
2011(1431)
2010(1434)
2009(1217)
2008(1238)
2007(836)
2006(870)
2005(656)
作者
(5122)
(4351)
(4282)
(4152)
(2745)
(2134)
(1912)
(1690)
(1647)
(1542)
(1495)
(1480)
(1421)
(1395)
(1320)
(1282)
(1266)
(1232)
(1226)
(1212)
(1074)
(1017)
(992)
(983)
(958)
(947)
(931)
(907)
(882)
(862)
学科
(7601)
经济(7599)
管理(3854)
地方(2892)
(2562)
方法(2450)
数学(2317)
中国(2267)
数学方法(2243)
(2065)
(1734)
企业(1734)
环境(1630)
地方经济(1517)
(1441)
土地(1386)
(1334)
城市(1329)
(1244)
(1220)
业经(1156)
经济学(1132)
资源(1102)
农业(1077)
城市经济(981)
生态(900)
(890)
规划(853)
(792)
发展(751)
机构
大学(23828)
学院(23229)
研究(9936)
(8127)
经济(7747)
管理(7590)
科学(6815)
理学(6570)
中国(6522)
理学院(6364)
管理学(6149)
管理学院(6104)
(6039)
(4676)
(4474)
(4456)
师范(4450)
中心(4414)
研究所(4222)
师范大学(3892)
(3713)
业大(3656)
(3656)
北京(3640)
(3526)
资源(3517)
(3501)
城市(3367)
研究院(3358)
规划(3262)
基金
项目(18077)
科学(14990)
基金(14142)
(12958)
国家(12911)
科学基金(11469)
研究(11327)
自然(8402)
自然科(8233)
自然科学(8232)
基金项目(8204)
自然科学基金(8046)
社会(7732)
社会科(7457)
社会科学(7457)
(6774)
(6527)
资助(5231)
教育(4993)
重点(4082)
编号(3847)
计划(3774)
(3768)
(3656)
国家社会(3514)
(3492)
科研(3461)
创新(3307)
规划(3118)
大学(3063)
期刊
(8907)
经济(8907)
研究(8394)
中国(5446)
科学(4174)
学报(3445)
城市(3362)
(2760)
(2697)
管理(2651)
地理(2634)
资源(2589)
大学(2482)
(2414)
学学(2329)
农业(2064)
经济地理(1927)
教育(1823)
国土(1814)
现代(1792)
发展(1625)
(1625)
土地(1617)
技术(1566)
(1465)
问题(1457)
科技(1359)
(1345)
经济研究(1301)
统计(1227)
共检索到34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国华  欧心泉  
201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建设进入新时代。从过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到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围绕规划的变与不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改造方式在不断深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晓玲  赵雲泰  贾克敬  
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个国家空间战略与政策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袤的国土空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化,在支撑经济总量迈入世界第二的同时,因长期以来国土空间开发缺乏顶层设计而带来的空间矛盾与冲突也日益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卓君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国土空间的规划也提出了不同的规范和要求。针对有限的土地资源,需要注重国土空间规划的集约化设计。集约化是当前国土规划中的重要原则,在规划中重点考虑场地资源的配置,建筑集群的空间布置,以及交通线路的组织。将这些不同的要素进行整合并统筹考虑,这是在城市化背景下注重效率以及资源协调性的体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少康  李统华  
长期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总体上种类繁多、体系庞杂,各类空间规划在编制、实施和审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相互矛盾、相互交叉的环节,造成了空间资源浪费、管理成本增加以及管理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现行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势在必行。面对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历史机遇,系统分析各类空间规划的优缺点,加快各类空间规划的整合,通过规划体系、规划层级、指标体系、管理体系改革,推进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有利于提升我国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晓玲  赵雲泰  贾克敬  
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个国家空间战略与政策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袤的国土空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化,在支撑经济总量迈入世界第二的同时,因长期以来国土空间开发缺乏顶层设计而带来的空间矛盾与冲突也日益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畅  高洁  董珂  
综合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现代化空间治理要求、自然资源部门"两个统一行使"职责,判断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显著的资产效应。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媒介,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产效应的市场化实现机制与路径。进而从制度逻辑和技术逻辑两个维度,揭示国土空间规划发挥资产效应的机理。制度逻辑是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作为形成资产效应的前置条件,以国土空间规划制定供需匹配的空间政策作为发挥资产效应的后端保障;技术逻辑是以空间政策为接口,谋划全域长远发展的基本格局,明确国土用途管制的总体方向,为各类要素有序流动搭建空间框架。最后,提出发挥国土空间规划资产效应的技术手段:一是以市场化程度和产品生产类别优化功能分区,落实治理责任主体;二是以"生态产品生产许可线"丰富用途管制内容,激励权益主体;三是以系统耦合为导向,从区域统筹、流动调节、空间引导三个方面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超  赵竹君  李海梅  
通过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地下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域全要素管控体系中发挥着与地面规划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应重视资源评估和空间预留,在与地面规划协同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专业统筹、平战结合、盘活存量,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形成新时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上地下统筹协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庆  彭建  魏冶  王丰龙  姚华松  李禕  王伟  张书海  邓玲  赵雲泰  马学广  戈大专  戴俊骋  朱鹤  张茂鑫  
科学辨析"国土空间"概念内涵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的前提。应根据国土空间治理需求变化和学科理论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完善对"国土空间"的理解。本刊邀请15位青年学者研讨"国土空间"的概念内涵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议,主要观点如下:(1)国土空间是复杂的人地耦合系统,具有构成要素多元性、时空尺度嵌套性等特征。需要用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维,进行国土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与系统修复保护,提出基于自然的空间治理方案。(2)国土空间是"流"所构建的网络空间,是不同利益主体组成的关系空间和为精细化治理服务的可计算领域。需要通过"流空间"进行国土空间的整合,推动区域之间资源和要素的共享,实现协同发展;也需要重视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构,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和谐发展;还需要完善国土空间开发管控的技术手段,平衡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灵活性与统一性矛盾。(3)国土空间是有温度的空间。需要充分感知国土空间的风险性、适宜性、约束性、可达性,编制"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土空间规划,提升国土空间的人文关怀、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4)国土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的对象,是具体的海洋空间、乡村空间、文化空间等,具有载体属性、资产属性、权利属性等,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实现资源资产统一管理,彰显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满足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对国土空间的多样化需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国土空间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在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是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伟鹏  张古月  黄晓芳  
本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新《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于乡村地区国土空间管理的相关要求,提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须重点转变的思维方式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辜寄蓉  朱明仓  江浏光艳  吴修月  
[目的]为应对快速城市化给规划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弹性空间"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热点。资源的空间特性,其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最终会传递到空间上形成弹性空间,因此,探索不确定条件下土地资源优化的弹性空间划定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研究梳理了"弹性"与"弹性空间"的理论发展与基本内涵,确定了"刚柔并济,弹性优化"的原则。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从"现状地表"和"适宜性评价"两条数据线,构建"弹性空间"的划分路径,并以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为例在规划中进行了实践。[结果](1)在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分的刚性区域包括:由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形成的农业空间,由生态红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区域形成的生态空间、由现状城镇及其扩展区域形成的城镇空间,可保证1—2年内的用地指标都在刚性区域内。(2)划分的弹性区域包括:未来可优先开发的农业/城镇区和后备开发的生态/城镇区,也有未来农业和生态的相互转换区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结论]研究表明弹性空间是资源优化配置不确定性在空间上的表现,弹性空间划定可提前感知并应对不确定性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规划政策有效性。研究为空间规划中弹性空间划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祚继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从土地利用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变革,明晰国土空间规划的观念、体系、任务、方法和实施要求,以期对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规划要着力强化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在规划体系建设中处理好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的关系,把重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作为新时代规划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空间规划基本理论、基础性方法和前沿性方法研究,创新规划实施的行政、法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机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产物,既要继承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在内的原有空间规划的优点,也要注意克服其不足,根据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要,在规划观念、规划体系、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重构性变革,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军  周小天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一定空间联系为标准划分的都市圈成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适应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更加准确地划定都市圈,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都市圈划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等新方法、新理念,运用交通路网、手机信令、企业总部分支、区域投入产出和生态环境等数据,以广州市为例进行试划,进而尝试建立一套面向规划、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划分方法,为我国其他城市都市圈的划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苟雨君  何孝凡  苏振宇  
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树立底线思维、集约高效开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旅游空间结构作为旅游专项规划的重要成果之一,呈现出重概念、轻落位,重发展、轻管控的特征,在空间用途管制、资源约束利用等诸多方面都难以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文章以普洱市为例,提出“底线确定—本底分析—结构识别”的旅游空间结构识别路径,结合“三区三线”成果,完成旅游“底线—约束性”评价;结合旅游开发潜力及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完成旅游“本底—适宜性”评价;再通过判断矩阵综合划定普洱市旅游主体功能区。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力指标、GIS空间分析法及定性分析法,实现旅游空间节点确定、旅游发展轴线组织及旅游功能区划分;最后,构建普洱市“三核、八心、六轴、四片区”的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一套旅游空间结构识别的集成技术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旅游空间结构规划提供新思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巍  杨承兴  王录仓  冯斌  权金宗  
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使我国的规划体系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与发展语境,国土空间开发方向已从生产空间为主导转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协调。如何将基于"三生空间"概念的传统国土空间认知提升到丰富文化脉络、生态特征、生活基础的复合魅力国土空间,如何对不同区域的发展进行侧重,杜绝对单一发展模式的盲目跟风,是国家和地方面临的共同重大主题。结合国土空间在历史与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表征和形成原因,在回溯空间认知过程、反思空间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了魅力国土空间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魅力国土空间的关注焦点,从区域发展平衡、管控弹性调整、空间要素流动、发展目标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魅力国土空间的作用与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