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1)
2023(17554)
2022(14824)
2021(13856)
2020(11323)
2019(25998)
2018(25869)
2017(50151)
2016(27794)
2015(30925)
2014(30983)
2013(30116)
2012(27888)
2011(24980)
2010(24951)
2009(22742)
2008(21628)
2007(18909)
2006(16909)
2005(14852)
作者
(79003)
(65611)
(65074)
(62312)
(41991)
(31604)
(29661)
(25662)
(25085)
(23559)
(22467)
(22169)
(20956)
(20782)
(20345)
(20307)
(19724)
(19519)
(18900)
(18825)
(16373)
(16182)
(15881)
(15008)
(14743)
(14667)
(14604)
(14552)
(13259)
(13023)
学科
(106879)
经济(106762)
管理(76860)
(70681)
(56531)
企业(56531)
方法(43334)
数学(37506)
数学方法(36975)
(32970)
中国(30134)
(26369)
地方(26065)
(25647)
业经(24520)
农业(21928)
环境(19920)
(19512)
(18807)
贸易(18797)
(18158)
(17164)
理论(17107)
(15794)
财务(15710)
财务管理(15686)
(15543)
(15515)
(15499)
银行(15486)
机构
学院(379807)
大学(378270)
管理(146423)
(146155)
经济(142642)
研究(131775)
理学(125825)
理学院(124310)
管理学(121932)
管理学院(121266)
中国(98304)
科学(84210)
(82731)
(67201)
(66834)
(65892)
研究所(60980)
中心(60425)
业大(58872)
(57946)
(53294)
财经(53222)
师范(52816)
北京(52181)
农业(51449)
(48794)
(48303)
(46949)
经济学(42765)
师范大学(42471)
基金
项目(261966)
科学(205010)
研究(191617)
基金(187696)
(164457)
国家(163092)
科学基金(139186)
社会(118288)
社会科(111828)
社会科学(111803)
(102777)
基金项目(100091)
自然(91583)
自然科(89359)
自然科学(89337)
自然科学基金(87669)
教育(87514)
(87396)
编号(80098)
资助(76374)
成果(64667)
重点(59152)
(56987)
(56526)
课题(55335)
(53661)
创新(50078)
科研(49836)
项目编号(47982)
大学(47965)
期刊
(165819)
经济(165819)
研究(111955)
中国(77100)
学报(61371)
(61093)
科学(57492)
管理(52399)
(49724)
大学(45520)
教育(45212)
学学(42601)
农业(41933)
(33761)
金融(33761)
技术(32368)
业经(28647)
经济研究(25569)
财经(24289)
问题(22180)
图书(21861)
(21577)
(20785)
资源(19904)
科技(18515)
(18013)
现代(17577)
理论(17470)
技术经济(17012)
(16210)
共检索到565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天君  周华  韩敏  
国土空间规划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明显,进而对区域碳储量带来影响。文章以快速城镇化地区贵阳市为例,利用FLUS模型分别进行自然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约束两种情景模拟,探究各情景下碳储量能力。研究发现:(1)国土空间规划将实施至2035年,在平衡发展和保护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相比2020年,耕地保持稳定,林地面积增长32.61%,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相比自然发展情景可减少1.16个百分点。(2)在同一阶段,自然发展情景碳储量减少0.24×106t,国土空间规划约束情景碳储量增加6.37×106t,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实施在增强碳汇上作用显著,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其实施可以有效推进区域碳汇能力提升,支撑国家“双碳”政策落地。(3)模型研究法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研究中,应考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政策空间异质性,分区域模拟提升研究准确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灿  汤惠君  王枫  张凤荣  
为深入探索城镇化空间推进的过程及其特征,利用顺义区1992、1999和2009年3期遥感土地利用/覆盖解译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析模型,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率指数,并运用900m×900m网格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定量、定位分析。研究发现:1)耕地在研究期间减少突出,减少幅度达24.26%,建设用地和林地增加幅度明显,分别上升了15.34%和11.37%;其他土地、水域和林地的动态度相对突出,分别为5.82%,4.16%和2.78%;林地在空间上新增和减少的规模变化最为明显,空间分析模型显示为20.52%;相对于整个研究区而言,耕地和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潘浩之   施睿   蔡子攀   黄贤金  
文章以南京市为例,探索基于多源空间大数据“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城市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源。通过自上而下地从宏观层面分析统计数据,将碳排放总量分配到城市不同区域,进而自下而上地从居民建筑、产业活动和交通等排放活动出发,计算出具体地块的碳排放。研究旨在为南京的生态空间、紧凑用地、绿色行为、结构优化、产业新城等方面提供国土空间规划支持,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泓江   闫凤英   尹文超  
双碳目标背景下,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碳中和建设、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新阶段的战略重点。然而,目前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缺乏减排目标和低碳规划技术手段的融合,导致国土空间规划控碳的行动路径仍不清晰。为此,针对县级城市,从土地利用视角切入,构建了一套融合“方法—机制”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控碳体系。一方面,开发基于低碳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划控碳方法体系,通过对土地利用碳效应的“核算分析—预测评估—干预调整”,为低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创新“编管结合”的控碳机制,将减碳目标与低碳技术系统统筹在以空间规划为载体的编制框架内,并为空间规划引领碳中和建设提供公共政策保障和智慧管理平台。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进行方法应用与机制探索,证明了县级空间规划控碳体系的有效性,可推广到其他县级城市的碳中和实践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馨裔  刘志有  董露  李慧  党海涛  宁静  
通过定性与相关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并针对土地利用的产业格局和分布特征结合新的规划期给予理论指导和科学建议,以期为研究区的城乡规划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研究区产业结构对不同产业用地的影响有不同的显著性,并且区域内产业用地布局整体符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研究结论:在新的规划体系和制度下,应促进区域内土地利用和产业用地合理规划和分布,使土地利用结构向着科学、合理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推进国家新规划体系的实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冠敏   肖瑶   刘渺渺   林森   巫志龙   胡喜生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演变过程与土地利用变化息息相关,而交通规划政策往往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格局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当前考虑交通规划情景对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鉴于此,以福州市为例,基于PLUS模型模拟自然发展情景(A1)、交通规划情景(A2)和生态保护情景(A3)下的203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运用InVEST模型测算碳储量,分析交通规划对土地利用变化及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福州市2000—2020年间耕地面积大幅下降(239.25 km~2),建设用地成倍扩张(423.34 km~2),林地面积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2)PLUS模型在福州市具有较高的适用性,Kappa系数为0.928;(3)交通规划情景下,总体耕地转出区域得到优化,相比自然发展情景,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减少(1.90 km~2),转为林地的面积增加(1.89 km~2),未利用土地也在交通规划情景得到最优配置;(4)交通规划情景下,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比2020年减少了32.84 t,仍比自然发展情景多储存2.25 t,但比生态保护情景多流失49.91 t;(5)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三种情景的碳储量均存在较大的空间正相关性,碳储量高值区域在福州市西北部呈现聚集状态,低值区域主要聚集在闽江流域和临海地区。PLUS模型和InVEST模型的结合,实现了对未来碳储量的精准预测,可为优化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提升碳储存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军   邓云思   黄泳杰   夏建国   穆羽   冯庆   高雪松   刘志彬  
【目的】通过模型定量核算研究区各类用地的碳排放和碳储量,掌握土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情况及其动态变化特征,为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区域碳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雅安市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FLUS-InVEST模型对雅安市近20年来的碳储量进行量化,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多情景模拟预测雅安市2030年的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结果】①在雅安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中,除草地和未利用地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呈正增长趋势,变化幅度由低到高分别为草地、未利用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变化幅度分别为-7.41%、-3.87%、0.45%、3.42%、71.71%、104.57%。②雅安市2000—2020年碳储量呈先高速上升再缓慢下降趋势,碳储量整体水平是小幅增加,增加了4.88×1010 t,增幅为1.03%;从空间上看,雅安市碳储量最高的区域为邛崃山—大雪山一线,蒙顶山、周公山等区域呈点状分布。③基于FLUS-InVEST模型测算,相较于2020年,在自然发展情景下,2030年雅安市碳储量呈下降趋势,其下降总量为5.23×108 t;在生态协调发展情景下,2030年雅安市碳储量呈上升趋势,其增加总量为1.77×109 t。【结论】据预测,在生态协调发展情景下,雅安市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碳储量比自然发展情景下更多,因此可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促进区域碳储量的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青  黄贤金  濮励杰  李宪文  周峰  吴伟坤  
文章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985年~2000年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城市化发展、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指结构变化)的态势。对研究区域城市化发展主导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机理分析,认为城镇化发展主要带来人口、经济的非农化及农业集约化的发展,这些影响都在土地利用上得到落实,并通过土地利用主体的行为实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变量,同时尝试性的将各类用地变化率绝对值之和定义为衡量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的标准,并构建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模型。通过机理分析和模型分析,得出研究区域1985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杰  
围绕"人、地、财"等新型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衍生出人口流动的社会、空间、经济属性,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人口城镇化概念模型。基于迁移流、位置识别和企业关联网络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层面:受落户门槛、家庭权益、社会保障等限制,人口流动比资本流动更为谨慎,也更遵从行政区经济和城镇等级体系。(2)市域层面:城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城市和乡村的直接联系,重点镇辐射和吸纳作用不强。(3)新经济使后发地区弯道超车成为可能。研究发现此概念模型适用性较好,能够合理识别经济社会联系的主体格局,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对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区域协调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兴榆  黄贤金  赵小风  陆汝成  赖力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利用1980、1990和2005年三期遥感影像解译并提取了环太湖地区1980~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根据《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计算了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中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1980~1990年耕地、林地及草地分别净减少了223.26、1182.50和178.90 km2,其中耕地主要转出为林地与建设用地,转入来源为林地、草地及未利用地,草地主要转出为耕地、林地及建设用地,其他地类之间转化较小;1990~2005年耕地及林地净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晶  
协调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利用安全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保障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与社会安定,是转型期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政策调控目标的秩序化重构、经济规制政策的适应性调整、生态规制政策的前瞻性设计、社会规制政策的公平性改良、政策实施路径的网络化布局等优化调控路径,解决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问题,拓展了土地调控政策回应社会转型、结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野,为转型期资源利用安全问题的政策调控研究提供了一点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祚继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从土地利用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变革,明晰国土空间规划的观念、体系、任务、方法和实施要求,以期对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规划要着力强化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在规划体系建设中处理好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的关系,把重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作为新时代规划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空间规划基本理论、基础性方法和前沿性方法研究,创新规划实施的行政、法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机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产物,既要继承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在内的原有空间规划的优点,也要注意克服其不足,根据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要,在规划观念、规划体系、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重构性变革,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佳丽  黄贤金  陆汝成  肖思思  郑泽庆  
文章在评述生态系统服务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认为在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和不可持续的状态下,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对降低生态系统服务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引入了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变化脆弱性评估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土地利用类型渐变、土地管理方式变化的脆弱性响应机理,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碳储量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在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3个时间段,农田、林地的显著减少和建设用地的急剧增加致使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强度变化表现得愈加脆弱,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碳储量分别减少0.90 Tg、1.68 Tg、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健  
90年代以来 ,苏南的集镇规划达到高潮。大型集镇 ,作为苏南一种较为普遍的集镇类型 ,其规划的功能布局与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相对复杂 ,客观上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该文选取苏、锡、常地区的 6个集镇规划样本 ,从集镇性质、规模定位和主导产业选择、路网设计和交通规划、公共用地布局以及功能布局与集镇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等方面对苏南大型集镇的空间规划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最后 ,就规划实践中的若干共性问题和新的尝试展开讨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昉  魏媛  
土地利用生态冲突作为土地利用冲突的重要分类,不仅有着与其他土地利用冲突类型的共同特质,也反映了土地利用过程中造成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协调。文章通过PSIR模型对2004—2013年贵阳市的土地利用生态冲突的强度进行诊断,并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生态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2004—2013年,贵阳市土地利用生态压力和冲突影响逐渐增大,但增加的生态地面积和环保响应在起着缓解冲突的作用;(2)全市土地利用生态冲突强度不高,在波动中有缓慢增长的趋势,综合指数从2004年的0.111上升至2013年的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