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8)
- 2023(10155)
- 2022(8483)
- 2021(7991)
- 2020(6615)
- 2019(14413)
- 2018(14231)
- 2017(26172)
- 2016(14791)
- 2015(16283)
- 2014(16246)
- 2013(15643)
- 2012(14372)
- 2011(12767)
- 2010(12949)
- 2009(11802)
- 2008(11799)
- 2007(10527)
- 2006(9453)
- 2005(8412)
- 学科
- 济(51473)
- 经济(51390)
- 管理(42058)
- 业(37340)
- 企(29250)
- 企业(29250)
- 方法(20226)
- 数学(17456)
- 数学方法(17147)
- 农(16706)
- 财(16410)
- 中国(16322)
- 学(14434)
- 制(13710)
- 业经(11727)
- 地方(11050)
- 农业(10941)
- 贸(10315)
- 贸易(10310)
- 易(9962)
- 体(9943)
- 银(9821)
- 银行(9772)
- 务(9676)
- 财务(9640)
- 财务管理(9612)
- 行(9250)
- 企业财务(9089)
- 理论(8943)
- 环境(8923)
- 机构
- 学院(204940)
- 大学(204867)
- 济(77065)
- 研究(75581)
- 经济(75074)
- 管理(73727)
- 理学(62897)
- 理学院(62009)
- 管理学(60589)
- 管理学院(60239)
- 中国(56833)
- 科学(50079)
- 京(44971)
- 农(44670)
- 所(40292)
- 财(37829)
- 研究所(36578)
- 业大(36176)
- 农业(35309)
- 中心(34646)
- 江(32550)
- 财经(29183)
- 北京(28402)
- 院(28251)
- 范(27953)
- 师范(27528)
- 经(26404)
- 省(26275)
- 州(25763)
- 技术(23749)
- 基金
- 项目(141252)
- 科学(109450)
- 基金(101228)
- 研究(96968)
- 家(92507)
- 国家(91732)
- 科学基金(76454)
- 社会(60717)
- 社会科(57426)
- 社会科学(57410)
- 省(56183)
- 基金项目(53934)
- 自然(51535)
- 自然科(50365)
- 自然科学(50343)
- 自然科学基金(49393)
- 划(48673)
- 教育(44235)
- 资助(40512)
- 编号(38136)
- 重点(32395)
- 成果(31009)
- 发(29782)
- 部(29611)
- 创(29059)
- 计划(28673)
- 课题(27774)
- 科研(27635)
- 创新(27231)
- 国家社会(25372)
共检索到312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国胜
首先对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进行内涵界定,阐释其主要特征和核心价值。然后,提出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构成和周期特征、健康影响评估的层级和强度等方面对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体系进行建构,并对其要点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技术方法的构建,聚焦“评估前的依据问题”、“评估中的操作问题”和“评估后的利用问题”,尝试建立起理论探究与实证评估相结合的研究框架,并对其研究要点和思路进行分析,以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天尧 刘晏彤 李凌月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卫生问题频现和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成为当前规划学科领域的热点议题。诸多研究表明,在规划环节开展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简称HIA)可有效预防因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健康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尚未明确对HIA作出相关规定,极大制约了规划在提升公共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经验追溯等方法,对HIA嵌构国土空间规划的认知基础、关键议题、方案设想进行探讨,提出相应制度保障和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HIA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彦平 刘大海 姜伟 池源
通过对用途管制的概念比较和内涵延伸分析,明确了海洋空间用途管制的核心内容为规划分区与管制规则。规划分区应具有“区域、边界、用途、使用条件”四个基本属性,并以科学认知海洋的客观属性及演变规律为基础,故基于“双评价”客观认知海洋空间的功能或用途是规划分区的关键。海洋空间用途管制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是“如何保护”“如何利用”“如何在保护中利用”“如何在利用中保护”。进而,以“双评价”为基础,构建开发保护二维坐标系,明确海洋空间用途管制的政策取向与内容导向。其中,海洋生态空间管制宜采用“分级+分类”的管制方式,海洋开发利用空间宜采用“分区管理+用海准入”的管制方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超 赵竹君 李海梅
通过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地下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域全要素管控体系中发挥着与地面规划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应重视资源评估和空间预留,在与地面规划协同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专业统筹、平战结合、盘活存量,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形成新时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上地下统筹协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晓莉 胡业翠 牛帅 李欣哲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是保障规划实施成效、促进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如何科学监管成为下一步规划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在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实施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以期为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遥 王启轩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已经建构形成的背景下,摸清国土空间开发现状绩效,建立科学系统的工作框架,并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空间开发与用途管制提供基础性支撑至关重要。依据既有实践中的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工作,试图阐释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的国土空间开发绩效内涵,进而结合正在开展的各层级规划实践,提出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工作的框架体系和关键议题。研究认为:针对国土空间开发绩效的研究源于传统空间开发模式存在的严峻问题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长期的战略需求,其已经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将有助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各类型空间的格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及提升工作,应该与各层级空间规划相协调,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的多级框架。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的开展,可为指导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空间绩效提升提供综合性思路,并对相应空间挖潜与再开发等政策的制定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利哲 张杨 宋家宁
"三线"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也是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进入"后半程"时期,"三线"划定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少康 李统华
长期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总体上种类繁多、体系庞杂,各类空间规划在编制、实施和审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相互矛盾、相互交叉的环节,造成了空间资源浪费、管理成本增加以及管理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现行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势在必行。面对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历史机遇,系统分析各类空间规划的优缺点,加快各类空间规划的整合,通过规划体系、规划层级、指标体系、管理体系改革,推进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有利于提升我国空间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司劲松
构建我国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有利于保护和优化利用空间资源,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开发。空间规划体系要明确各类空间性规划的定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终结边界不清、交叉重叠、矛盾冲突的局面,形成相互支撑、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
空间规划 主体功能区 规划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征学 王丽
空间规划是政府加强空间管制、协调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孕育发展,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配重要战略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制于规划理念、管理体制、配套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我国空间规划体系还不完善。须进一步理清思路、改革创新、规范编制、强化保障,加快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
强化空间管制 提升空间效率 优化空间结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永春 张薇 曹宛鹏 穆焱杰
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自上而下试图从宏观层面尽可能解决或缓解自改革开放以来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约束、人地关系冲突、多头管理、规划权威性等关键问题。我国国土规划的体系、架构和技术条例等迄今已形成相对科学合理的"共性"规范,但在战略层面讨论面向未来国家安全背景下的地域"个性"问题仍较缺乏。面对国家需求和西部特殊情境,应考虑建立基于国家安全考量的跨省区、跨流域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在战略层面,为保障国家安全,此规划应着重考虑:(1)理论上,基于国家安全视角应建立跨省区、跨流域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2)实践中,建议制定西部空间尺度的以生态区、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安全"专项规划,以边境线、支撑线为规划脉络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存安全"专项规划(或在规划中明确"国防安全细则"),依托主要交通线以城镇体系为组织脉络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活安全"专项规划(或在规划中明确"西部和谐社会建设细则"),遵循主体功能区且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群等为中心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产安全"专项规划(或"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重构生态空间、生存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3)特别建议强化边疆城镇/村寨建设,设立新时代"大三线建设"——西部"环青藏高原重点建设带",以应对后疫情时期有限全球化和"双循环"现实的可能的国家安全需求。整体上,西部情境特殊,其国土空间规划与东中部应有差异,切忌一刀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民锋 杨昔 徐放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规划目标—规划策略(分项/分区)—规划指标"的逻辑思路,从规划实施角度制定细化规划目标的分项/分区策略,推导形成规划分项/分区策略指标、主要指标和分解指标,以有助于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张瑜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旨在解决传统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缺乏统筹问题。从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的演变,实质上是不断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要素”统筹的国土空间治理。在构建国土空间体系的指引下,国土空间治理既要聚焦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绘就国土空间协调发展蓝图,又要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做好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统筹。研究结论:面向国土空间体系构建,国土空间治理未来应做好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区域—要素”统筹治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黄尚宁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明确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按照意见要求,2019年要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2020年要基本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大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近年来进行区级国土规划编制以及在柳州等部分城市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的经验,加快推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杨开忠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能满足对自然资源干扰最小、对生态环境最友好,又能公平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对人与自然的活动在时空上的统筹优化安排。(3)国土空间规划是扩大实质性民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4)国土空间规划要构建"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