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2)
- 2023(4681)
- 2022(4065)
- 2021(3869)
- 2020(3270)
- 2019(7108)
- 2018(6876)
- 2017(12850)
- 2016(7247)
- 2015(8015)
- 2014(7972)
- 2013(7790)
- 2012(7525)
- 2011(6683)
- 2010(7102)
- 2009(6613)
- 2008(6748)
- 2007(6075)
- 2006(5873)
- 2005(5620)
- 学科
- 济(27055)
- 经济(27012)
- 管理(18958)
- 业(16306)
- 企(12076)
- 企业(12076)
- 地方(10298)
- 农(10152)
- 中国(9468)
- 制(7630)
- 财(7552)
- 学(7188)
- 农业(6734)
- 业经(6485)
- 方法(6134)
- 贸(5527)
- 贸易(5517)
- 银(5498)
- 银行(5493)
- 易(5266)
- 行(5240)
- 环境(4927)
- 数学(4902)
- 地方经济(4875)
- 税(4683)
- 数学方法(4667)
- 融(4593)
- 金融(4591)
- 教育(4514)
- 体(4474)
- 机构
- 学院(98390)
- 大学(97094)
- 研究(38254)
- 济(35701)
- 经济(34428)
- 管理(32418)
- 中国(30788)
- 理学(25673)
- 理学院(25213)
- 管理学(24594)
- 管理学院(24399)
- 科学(23722)
- 京(22844)
- 所(19856)
- 财(19762)
- 江(18704)
- 中心(18569)
- 研究所(17279)
- 范(16564)
- 师范(16477)
- 农(16395)
- 北京(15335)
- 州(15211)
- 省(14762)
- 院(14646)
- 财经(14161)
- 业大(13315)
- 师范大学(13293)
- 经(12430)
- 农业(12220)
- 基金
- 项目(58680)
- 科学(45579)
- 研究(44105)
- 基金(40532)
- 家(35764)
- 国家(35449)
- 科学基金(29641)
- 社会(26361)
- 社会科(24886)
- 社会科学(24881)
- 省(23347)
- 基金项目(21541)
- 划(20521)
- 教育(20173)
- 自然(19377)
- 自然科(18824)
- 自然科学(18817)
- 编号(18794)
- 自然科学基金(18393)
- 资助(16361)
- 成果(16192)
- 课题(14394)
- 重点(13697)
- 发(13378)
- 年(12150)
- 部(11893)
- 创(11274)
- 规划(11250)
- 性(11025)
- 科研(10839)
共检索到173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文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衔接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现实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规划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开展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评估、加强“三区三线”与风景名胜区规划衔接、完善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体系建设等建议,以期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制度环境提供思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佳 甘德欣
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管理能力,能够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提供最新、实时的数字影像以及地理信息,解决信息陈旧、表达抽象、管理滞后、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实现科学有效的辅助规划决策。总结了国内GIS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运用现状和研究成果。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规划 相关利益主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先鹏 鲍维科 李修连
由于现行空间规划类法律分散在多部单一资源要素的法律法规中,导致相关理念片面化、体系复杂化、法律碎片化等问题,亟待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立法,实现空间规划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完善。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立法的重要意义,并就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如何与多个资源要素立法的法律衔接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房静思 李迪华 毛岩 王松 郑跃进
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实现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重要依据。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圆桌会议等方法,对2005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05版规划对城镇空间布局、城镇风貌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正面作用巨大。但规划控制与实施存在不少问题:1)空间发展超出规划建设区限制;2)游客数量超出环境容量、接待设施建设过多;3)同质化建设投资风险巨大;4)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总结出风景名胜区中城镇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实施有以下特点:1)合理的总体规划与严格实施是城镇有序建设的保障;2)政府和市场的不理性逐利是规划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坤 许景权
确保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充分衔接并形成规划合力,是建立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环节。虽然“两规”衔接工作受到重视,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准确把握规划从业人员对“两规”衔接的共识与分歧,对促进“两规”衔接显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此类研究目前尚处空白。通过对规划从业人员的实证调研,分析了其对“两规”衔接的法律地位、牵头主体、内容重点等问题的认知情况,及其对“两规”衔接必要性和实践效果等方面的感知评价,以期为深入开展“两规”衔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军山,斯惠中
本文首先介绍了江南第一家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概况,其次在比较国内同类资源基础上评析了该风景区的资源特色和开发的可行性,并进而提出了开发规划思路。
关键词:
江南 风景名胜区 开发规划 旅游资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宁汀 石春晖 宋峰 王晓辉
在分析国内外已有保护地规划实施评估框架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风景名胜区性质特点、价值特征、系统构成,初步提出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框架。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案例,从规划适应性、规划与建设情况、风景资源保护状态、管理与政策4方面对总体规划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西湖风景名胜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由风景资源保护转向社会经济人口调控,下一轮规划编制应着重关注交通、业态、居民点、土地利用以及景区单位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仰麟 杨新军
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对理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界定,它将有关协调和管理人类活动的两种基本思路———追求发展和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结合在一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则是人们对旅游开发领域中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积极响应和深刻理解。风景名胜区作为我国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旅游规划中必须导入持续发展的思路。本文以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为例,试图将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旅游持续规划中。论证了在其总体规划中,必须以生态理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资源开发利用与景观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在开发过程中应遵从两大基本思路:一是景观生态整体性的保证,二是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结构图式设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五红 胡斌 冯善元 叶菁
本文探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的关系及其衔接问题,提出了厘清国土空间规划与管制事权、强化空间尺度与管制规则关联程度、利用市场调节增强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灵活特性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提高国土空间治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勇 王亚风 黄晖 张启瑞 刘杰
为解决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偏重主观经验、缺少量化评价依据、科学性和系统性较差的弊端,以国家4A级景区重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原理和方法提出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网络结构测评体系,通过网络密度、聚类系数、平均距离、中心度、中心势、n-派系和结构洞等结构测评指标,从网络完备程度和运行状态两方面对游线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游线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长寿湖景区现状游线网络完备程度较高,运行状态良好,总体合理,但存在相关游线数量偏少,部分景点承载压力过大等问题。为此,以不同类型游线产品为线索,从游线数量、中心景点和旅游点的修正、游览的层次性等方面提出规划优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立英 张继东 尹立峰 黄浩云
本文以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为例,分析规划本身对区域产业、社会、环保产生的直接影响,进而识别规划对资源环境要素产生的间接影响,并确定评价重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晓玲 赵雲泰 贾克敬
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个国家空间战略与政策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袤的国土空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化,在支撑经济总量迈入世界第二的同时,因长期以来国土空间开发缺乏顶层设计而带来的空间矛盾与冲突也日益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晓玲 赵雲泰 贾克敬
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个国家空间战略与政策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袤的国土空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化,在支撑经济总量迈入世界第二的同时,因长期以来国土空间开发缺乏顶层设计而带来的空间矛盾与冲突也日益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