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7)
- 2023(15300)
- 2022(13470)
- 2021(12529)
- 2020(10610)
- 2019(24205)
- 2018(24008)
- 2017(46204)
- 2016(25112)
- 2015(27998)
- 2014(27570)
- 2013(27054)
- 2012(24641)
- 2011(22213)
- 2010(22296)
- 2009(20900)
- 2008(20010)
- 2007(17289)
- 2006(15349)
- 2005(13561)
- 学科
- 济(95431)
- 经济(95297)
- 管理(74073)
- 业(66782)
- 企(55808)
- 企业(55808)
- 方法(40705)
- 数学(34837)
- 数学方法(34352)
- 农(27273)
- 财(26381)
- 中国(25158)
- 业经(22265)
- 地方(21940)
- 学(21656)
- 制(21474)
- 农业(17972)
- 贸(16573)
- 贸易(16561)
- 环境(16508)
- 理论(16229)
- 务(16188)
- 财务(16112)
- 财务管理(16080)
- 易(16015)
- 和(15438)
- 企业财务(15199)
- 体(14824)
- 技术(14774)
- 划(14616)
- 机构
- 大学(345350)
- 学院(344402)
- 管理(135234)
- 济(132418)
- 经济(129219)
- 理学(116721)
- 研究(115566)
- 理学院(115322)
- 管理学(113149)
- 管理学院(112531)
- 中国(85417)
- 京(73812)
- 科学(72650)
- 财(63662)
- 所(57637)
- 农(55587)
- 中心(52492)
- 研究所(52295)
- 业大(52244)
- 江(51877)
- 财经(49987)
- 范(47191)
- 师范(46803)
- 北京(46108)
- 经(45250)
- 农业(43308)
- 院(42444)
- 州(41608)
- 经济学(39021)
- 师范大学(37942)
- 基金
- 项目(237609)
- 科学(186881)
- 研究(174881)
- 基金(171499)
- 家(148879)
- 国家(147669)
- 科学基金(127304)
- 社会(109235)
- 社会科(103385)
- 社会科学(103358)
- 省(94944)
- 基金项目(91696)
- 自然(83157)
- 自然科(81101)
- 自然科学(81077)
- 教育(80242)
- 自然科学基金(79540)
- 划(78442)
- 编号(72364)
- 资助(69734)
- 成果(58784)
- 重点(53165)
- 部(51705)
- 发(50194)
- 课题(49869)
- 创(49088)
- 创新(45788)
- 制(45553)
- 科研(45039)
- 教育部(44349)
- 期刊
- 济(150007)
- 经济(150007)
- 研究(102996)
- 中国(70331)
- 学报(54778)
- 农(51297)
- 科学(50309)
- 管理(49574)
- 财(49161)
- 大学(41609)
- 教育(41071)
- 学学(38820)
- 农业(35426)
- 技术(29365)
- 融(28200)
- 金融(28200)
- 业经(25259)
- 财经(23796)
- 经济研究(23039)
- 经(20193)
- 问题(19386)
- 图书(18892)
- 业(18081)
- 科技(17102)
- 理论(16654)
- 版(16535)
- 资源(16429)
- 现代(15684)
- 技术经济(15525)
- 实践(15331)
共检索到510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靖懿 卢霞
本文立足湖南省实际,提出耕地保护“一张图”编制的思路、流程和内容,旨在统筹解决全省规划期耕地及其后备资源等要素的空间落位,把握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耕地后备资源和林地、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和村庄规划等的关系,实现以图管地、精准管控,切实服务于新时期耕地保护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霞
为践行全国粮食主产区的使命担当,严守耕地红线,湖南省率先编制了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耕保专项规划”)。耕保专项规划注重统筹保护与保障、发展与安全、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协调解决耕地与建设用地、生态空间的矛盾冲突,确定耕地占用、补充、恢复以及质量提升空间布局,并明确了耕地开发利用的时序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满春 陈振杰 周琛 张鸿辉 黄秋昊
研究目的:解决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面临的国土空间要素难以快速感测、多源异构大数据难以系统管理、多主体应用诉求难以得到全面支撑等诸多难题。研究方法:系统分析规划管控要素,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架构;建立"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分布式管理模式;通过规则与学习的混合决策,建立未知世界认知模型。研究结果: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了要素全面、内容完整、动态适应、实时更新的规划大数据集体系,提出了数据联动贯通、信息无损传输、情势动态推演的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云控平台架构。研究结论:规划数据库是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国土空间优化的基础,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的有序建设、科学管理和精准应用是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源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宁 涂蕾 彭佳捷 唐凯
空间规划体系重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空间发展战略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规划目标制定、空间格局与治理策略谋划的根本出发点。文章基于空间规划重构这一现实背景,通过科学研判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演变及趋势,提出效率导向、平衡导向、生态导向、生活质量导向4种情景模式下的发展战略构想。结果表明: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湖南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应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塑造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品质国土空间。以生活质量为导向制定阶段性战略方案,符合湖南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能够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下人们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青 孙中原 孙成苗 李丹 刘一萍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清晰详实的现状图和数据是摸清自然资源家底的重要基础,也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支撑。而当前国土空间现状数据的用地分类标准、数据精度和应用目标等尚不统一。基于遥感影像、地理国情和互联网POI等多源数据进行国土空间现状一张图研究,综合现有用地分类标准和数据精度,构建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现状一张图。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应用方向,包括青岛市"三生空间"和资源环境研判分析,以及城镇建设适宜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农业生产适宜性分析等内容。国土空间规划现状一张图的构建,对于明确资源利用上限与环境质量底线,规范国土空间规划数据,以及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振业
今年3月下旬,湖南省安乡县因水土保护和生态建设成绩突出被确定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同时被列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单位。近年来,安乡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安乡"建设的发展战略,以规划计划管理为龙头,以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以土地整治为途径,大力推进生态国土、低碳国土建设,实行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共鸣、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同步,确保了耕地总量增加、耕地质量提高、环境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晶
2017年4月,原国土资源部下发《贯彻落实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开展省级国土规划编制。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将原来分散的空间规划职能整合到自然资源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空间资源管控与利用被提上重要议程。各地自然资源管理机构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在省级国土规划基础
关键词:
国土空间 湖北省 规划编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伟鹏 张古月 黄晓芳
本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新《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于乡村地区国土空间管理的相关要求,提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须重点转变的思维方式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媛明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成为近年来空间管理中的重要议题。南京市为响应和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空间治理体系改革的号召,基于自身的府际关系特点探索出了市级统筹、区级协调的编制协调模式。文章从南京市一区府际关系格局及"多规合一"编制总体思路展开,解读了南京市在新型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中的探索,为完善市级空间规划编制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明确了基本方向,清晰认识了府际治理重构是实现市级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建祥 周庄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湖南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当引入生态红线思维,确定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的红线保护区域。生态用地是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依据,用以满足生态保护的用地需要,因此,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应当涵盖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未利用地四种类型,并运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的编制工作中。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严格的监测、评估与考核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国土资源管理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用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根榕 顾朝林 陈乐琳
通过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和实践的回顾,阐明土地利用布局原理,建立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三调”)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提供方法参考。文章构建的技术方法为:(1)基于“二调”和“三调”数据,对研究区域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总体对比分析,明确各类土地利用的未变化区和变化区;(2)从符合自然规律和相关政策法规两个原则出发,建立土地利用变化合理性判别准则,根据“双评价”中各要素评价结果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分析研究区域各类用地变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3)根据文章设计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7种土地利用调整情景,构建基于图斑单元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提供支撑。文章通过以兴安盟为案例开展以图斑为单元的多情景国土空间规划,验证了该方法具有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服务于以“三调”图斑为单元的土地利用布局以及更加精细化的规划管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毅 彭佳捷 麻战洪 刘师师
标准地域单元划分是国土空间规划关于国土空间综合分区进行空间评价的基础。为了给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更好的单元服务,在借鉴欧盟NUTS划分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评价单元模式——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NUTSP)理念,构建了标准地域单元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技术路线,并结合湖南省对省级尺度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NUTSP划分原则与方法,结合湖南省域内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特征、资源禀赋差异、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并与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相衔接,对全省现有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进行适当合并与拆分,重新划定135个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单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孔宇 甄峰 李兆中 傅行行
智慧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影响着人地关系,而智能技术作为智慧社会崛起的主要动力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在改变着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与治理模式,也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规划编制中,智能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在技术层面也有很多实践,但缺少对智能技术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思考。基于"生态文明"基础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对传统规划编制与当前智能技术应用梳理的基础上,从智能感知与收集、智能分析与处理、智能评估和智能决策四个方面,系统地构建全流程的智能技术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框架,以适应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新要求,辅助编制更合理、科学、智慧的方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小东 韩昊英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好"多规划合一、多部门合一、多责权合一",研究从一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者视角出发,采用现场座谈和个人访谈的研究方法,归纳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行政部门间的博弈关系、规划编制部门间的博弈关系和新老规划体系之间的博弈关系,行政部门为了行政权力范围大小形成了内部、同级、上下级之间的博弈行为;规划编制部门间为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话语权、项目经费等内容进行了博弈;新旧规划体系之间也形成了传承或消亡的博弈关系。总之,这些博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实施落地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只有切实做到"图合一、心合一、力合一",才能真正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雷 王树盛 张宁
文章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专项规划统筹管理视角,剖析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逻辑关系,分析当前线网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专项规划审查衔接机制,指出国家、省、市级自然资源部门主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