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6)
2023(10022)
2022(8980)
2021(8468)
2020(7010)
2019(16411)
2018(16305)
2017(31538)
2016(17057)
2015(19061)
2014(18963)
2013(18737)
2012(16936)
2011(15286)
2010(14967)
2009(13356)
2008(12843)
2007(10818)
2006(9345)
2005(7946)
作者
(48575)
(40135)
(39907)
(37950)
(25530)
(19265)
(18208)
(15929)
(15333)
(14127)
(13971)
(13359)
(12567)
(12564)
(12456)
(12145)
(12113)
(11992)
(11331)
(11265)
(10016)
(9655)
(9575)
(9161)
(9077)
(8907)
(8856)
(8758)
(8029)
(7957)
学科
(66828)
经济(66757)
管理(47297)
(44221)
(37440)
企业(37440)
方法(32220)
数学(27815)
数学方法(27457)
(16707)
中国(16667)
(15758)
(15055)
业经(15030)
地方(14745)
理论(12029)
农业(11372)
(11362)
环境(11039)
(10911)
贸易(10905)
(10525)
技术(10394)
(10235)
(9934)
财务(9872)
财务管理(9858)
教育(9455)
(9371)
企业财务(9355)
机构
大学(237917)
学院(235133)
管理(97224)
(88413)
经济(86310)
理学(85487)
理学院(84494)
管理学(82949)
管理学院(82535)
研究(77160)
中国(54730)
(51094)
科学(50324)
(38592)
(38026)
业大(36352)
(35822)
研究所(35058)
中心(34589)
(32687)
师范(32420)
北京(32167)
(32109)
财经(31926)
(29090)
(28602)
农业(28109)
(26786)
师范大学(26605)
经济学(25239)
基金
项目(170144)
科学(133838)
研究(123736)
基金(123293)
(107458)
国家(106582)
科学基金(92149)
社会(76313)
社会科(72349)
社会科学(72330)
基金项目(67195)
(66720)
自然(61656)
自然科(60201)
自然科学(60189)
自然科学基金(59061)
教育(56532)
(56296)
编号(50808)
资助(50122)
成果(40274)
重点(37570)
(36825)
(35616)
(35278)
课题(34578)
创新(32797)
科研(32602)
大学(31593)
项目编号(31492)
期刊
(93316)
经济(93316)
研究(67675)
中国(40526)
学报(37639)
科学(35150)
管理(34267)
(31619)
大学(28129)
教育(27353)
(26809)
学学(26266)
农业(22840)
技术(20454)
(15386)
金融(15386)
业经(15375)
图书(14617)
经济研究(14349)
财经(14043)
科技(12403)
理论(12287)
问题(12032)
(11773)
实践(11464)
(11464)
(11332)
资源(11202)
技术经济(11080)
现代(10842)
共检索到326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念沛豪  蔡玉梅  马世发  庄立  张路路  
研究目的:从指标体系和分区方法两方面对具有综合分区性质的主体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分区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对未来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研究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对比法等。研究结果:(1)这两类分区的指标体系构建仅从城镇化、工业化开发或土地利用等单主题或单角度出发,不足以体现统筹复合国土空间的各类要素的综合分区性质;(2)分区的定性方法无法支撑整个分区过程,常规定量方法在空间上表达不佳,"3S"技术等新方法在分区中的应用尚有进一步的挖掘空间。研究结论:应深化多模型耦合的智能化分区模型研究,加强对多主题集成综合分区以及时空演变下动态分区的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念沛豪  蔡玉梅  谢秀珍  张文新  马世发  
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是国土规划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湖南省作为案例研究区,通过赋予生态位理论在功能方面的新内涵,构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功能评价模型,将国土空间功能划分为农产品生产、产业发展、人居服务、旅游休闲、矿产资源供给和生态服务6类,并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势功能选取、空间-属性双重聚类以及专家定性调整3步生成综合功能分区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体现区域的多功能特征,能与省内现行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相关区划进行衔接,证明了该文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本研究不仅能为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可为省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兰维  张鸿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结合自身实际及资源开发利用特点,探索市域范围内分区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针对中部山岳地带、北部丘陵高原与南部平原区域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别侧重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符蓉  张丽君  喻锋  马永欢  徐卫华  张静波  
国土综合分区是国土规划的重要内容和实施基础。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国土分区进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新一轮全国国土规划编制中国土综合分区的理念原则、分区方法和分区政策等内容,进而将全国国土划分为陆域9区、海域4区,最后以泛东北区和渤海海域为例论述了如何对分区加以指引和管控,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红燕  谭永忠  王庆日  陈佳  余振国  
研究目的:阐述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总结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历程:(1)分区依据从自然因素到社会经济因素再到生态环境因素,由单一走向综合;(2)主要从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单元两种尺度空间开展土地利用分区研究;(3)分区方法经历了由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再过渡到"3S"技术大量应用为主三个阶段;(4)存在土地利用分区理论研究有待深化,面对土地管理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有待统一规范,土地利用分区技术手段需要更新等问题。研究结论:建议结合试点,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方舟  杨雨濛  严金明  
研究目的:梳理和总结近40年来中国国土综合整治的文献研究,分析各个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阶段演进与发展变化,总结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核心内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综合整治相关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历经起始、发展、演变和延拓4个阶段,在内涵理念上经历了重规划、重协调、重工程与重统筹4个过程,已然成为以服务国家顶层战略为导向,统筹推进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综合平台和重要抓手。研究结论: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内涵是以提高国土利用效率和效益、保障国土资源永续利用、改善生态景观环境为主要目的,以全区域、全要素和全周期为特征,利用整理、开发、修复、治理和保护等一系列手段,通过"山水林田湖草路村城"综合整治提升人类生活和生产条件、保育生态空间,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统筹发展的活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建  王军  
本文在综述我国土地资源综合分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资源综合分区的原则、依据和等级体系。在前人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途径,根据水热气候指标与地势差异划分出我国的11个土地资源区,即东北山地平原农林用地区、华北平原旱作农业与工矿建设用地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与林牧用地区、四川盆地及秦岭山地农林用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渔与工矿建设用地区、江南丘陵山地农林用地区、云贵高原农林用地区、华南、滇南热带亚热带农林渔果与工矿建设用地区、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旱作农业与牧业用地区、西北内陆干旱荒漠与绿洲农牧用地区、青藏高原高寒荒漠与林牧用地区;在各土地资源区内部,采用自下而上归并的途径,依据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文霞  肖平  
幸存者综合征在管理学领域是指组织裁员事件对留岗者心理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从工作方面看,裁员引发的留岗者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工作不安全感增强、工作满意度降低以及工作积极性双向变化;从组织方面看,裁员会影响留岗者的组织信任感、心理契约和组织承诺。组织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减少裁员事件对留岗者的消极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傅鸿源  胡焱  
在对城市承载力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方法和途径,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冬青  
文章对目前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相关研究成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1)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与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枢纽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3)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形态、用地功能和空间结构等;(4)综合交通枢纽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流线组织以及设施布局;(5)枢纽建筑综合体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文帅  荣朝和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转换期,运输系统本身越发复杂,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的矛盾越发突出,对运输方式之间连接性、一体化以及可持续运输发展方式的要求也已经越发强烈。这些都使得研究综合交通运输的意义更加突出。本文从综合交通运输的概念与内涵,起因、组成与发展方向,政策与管理体制以及实现方式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综合交通运输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并对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叶  
综合商社最早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成长于二战后,本世纪70年代以来被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所移植和模仿。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定以后,一些大型专业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大型企业集团也在探索综合商社发展之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开始由国家和省两级审批进行综合商社试点。国家审批的有,1994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为国家级首家规范化的综合商社试点企业,省(直辖市)级审批的有,1994年辽宁省政府批准辽宁省畜产进出口公司为辽宁省级综合商社试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洋  周涛滔  
生物质能源的综合效益即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3个方面。文章着重从国内外学者对生物质能源综合效益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评价,提出在生物质能源综合效益研究中纳入环境成本,并引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生物质能源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挖掘,以期获取有价值的研究基点和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罗仙仙  亢新刚  
从核心概念出发,介绍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比较国内外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特点,同时分析了世界主要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现状。在分析中国森林资源监测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森林资源监测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形势对监测工作的需求,指出中国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发展趋势和建设目标为监测内容多样化、监测周期年度化、监测技术标准化、监测手段一体化和监测信息共享化。参4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